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但多数地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缺乏顶层设计、缺乏共享机制、缺乏人才保障机制、缺乏适应信息化的财务运行模式等问题。因此,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需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完善财务信息化基础建设和做好财务数据容灾工作。
  关键词:地方高校;财务信息化;困境;对策
  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会计电算化核算阶段,主要是利用单机版会计核算软件实现会计凭证的录入、制单和会计报表打印等功能,解决了手工做账效率低下的问题;第二阶段为校园财务软件集成阶段,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局域网内实现数据共享,可以简单地完成职工工资、学生缴费、报账经费等的查询,嵌入了少量预算控制功能;第三个阶段为互联网下的智慧财务阶段,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财务业务集成,业务和财务高度融合和共享,实现财务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绩效目标考核,真正实现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财务支撑。多数地方高校的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还处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地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原因和解决途径进行分析。
  1.地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建设进程缓慢
  目前,众多地方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期初往往忽视顶层设计工作。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财务、教务、学工、招生、科研、人事及后勤等各大信息系统及子系统的开发与实施,通常是以各自业务需求为中心,忽视了与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有效对接,每个系统单独管理输入输出数据,导致数据项的重复赘余,不同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同步。因此,顶层设计缺失,导致后期具体方案的实施性和操作性及差,严重制约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1.2 缺乏共享机制导致效率低下和执行不力
  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基本都建立了各自的管理信息子系统,但相对独立,且均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开展工作,跨部门业务流程不畅,数据不能实现实时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重复劳动较多,效率低下。各部门软件系统的数据只能在部门内的数据库中共享,对外部并未开通权限,加上接口对接问题导致不能接收和传输内外部数据,使得不能及时、便捷的核对账目,如计财处和人事处数据不能共享,目前采取的方式还是原始办法,人事处统计各用人单位发放情况统表后传计财处,计财处根据所报数据进行税务、五险一金扣除后进行发放,一个数据需经过多个环节报送和计算,重复劳动多,效率低,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工作延迟。
  (2)往来账款清理困难,财务数据和相关职能部门和个人数据不能共享,外来进账收入需进账人员认领,给财务人员添加了大量询问工作量,且效果不好;应收应付账款同样存在催收困难问题。
  (3)经济合同执行中有遗漏现象的可能。目前学校经济合同由各职能部门负责,没有完整的数据共享及预警机制,存在经济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不明,学校潜在债务债权不清的情况。
  1.3 缺乏人才保障机制导致工作推进困难
  财务信息化建设首要问题在于人才,既要计算机技能熟练,又要财务专业知识精通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种复合型人才及其稀缺。人才的稀缺已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以A高校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合型人才存量严重不足。学校财务人员18名,具有计算机学历背景的人员为零,现行财务软件及硬件维护只能依托学校信息化办公室,无法安排核实的财务人员负责财务数据信息化安全与维护,存在财务数据控制风险。
  (2)复合型人才引进困难。学校对财务人员引进确定为非编A类(人事代理),条件是具有财经类背景的硕士。当前财务高学历人员(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学校财务工作繁忙、待遇相对较低,吸引人才动力不足。学校虽做了大量引才宣传工作,但一直未招到符合条件的会计人才,引进具有计算机和财务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难上加难。
  (3)复合型人才内部培养困难。学校财务人员情况存在以下三方面不合理:一是具有编制的财务工作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50岁左右8人,40岁以下的只有3人;二是男女结构不合理,18名职工中男性只有4名;三是学习内动力不足,所有人员均没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甚少,缺乏主动学习更新技术的意愿,难以适应信息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新进财务人员多是本科聘用,前台财务知识需要进一步培训和学习,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心也无力!
  1.4 缺乏适应信息化的财务运行模式导致财务管理落后
  国内众多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尚处于第二阶段,核算仍是财务管理的最主要职能。由于财务信息化程度较低,在核算过程中财务人员的数据录入工作繁重,信息传递方式落后,数据生成时效性差,因此无法达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化、流程化、精细化等要求。
  目前学校计财处的主要工作为财务预算、核算,工作重点放在了预算决算、经费报销、账目核算、收支、税务等日常工作方面,再加上应对审计、巡视和各类检查,数据处理繁多、工作任务特重、工作压力倍增,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研究不足,学校财务现代化、信息化的程度很低,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是海量数据人工处理,效率低;另一方面是工作任务重,财务人员无法抽身进行信息化提升,同时也存在传统思维工作,信息化推广更加困难的循环往复。
  2.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主观原因
  财务传统思维定式导致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力。对财务工作者工作职责停留在核算会计时代,核算会计更多地考虑账务核算的准确性和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性,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繁重的经费报销(检查报账单是否填写规范、核实原始票据是否合法合理、核对报账金额是否合规、逐笔录入摘要和科目的核对,有时需指导报账人员规范填写报账单)和应对各类专项审计、各类检查工作所占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推进,流程化逐步科学,制度化建设的完善,财务核算将逐步为机器所取代,高校财务工作职责更多的需向管理会计转型。管理会计需要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计划、做出決策、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捕捉”和呈报管理信息,并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可见,管理会计需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学校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进而达到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这是会计发展的方向和必然。   2.2 客观原因
  学校现状在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上存在一定困难。财务信息化建设协调和沟通机制急需建立,更需要一个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财务和其他部门业务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整合学校的人财物的信息化建设,打通“信息孤岛”,确保“数出一门”。
  3 地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智慧财务建设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为将该项工作做好做实,针对信息化财务建设中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制定和完善顶层设计,解决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问题
  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期初,通过制定和完善顶层设计,对财务、教务、学工、招生、科研、人事及后勤等各大信息系统及子系统的开发与实施起到统领作用,从而保障各子系统之间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互联互通。通过顶层设计的制定和完善,能极大提高后期具体方案的实施性和操作性,进而加速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2 建立信息化建设协调和沟通机制,解决校园信息孤岛问题
  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做的是各項智慧建设的职责分工和协调。首先,建立健全校园公共信息数据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按照数据总线(支持同构和异构数据库、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交换;支持本地和远程数据交换;支持定时、定期或实时交换;支持增量和非增量数据交换)要求,财务信息化需要建立统一的财务数据接口, 统一标准财务数据字典和结构,实现三统一(身份认证号统一编码;业务数据统一编码;共享交换数据统一编码),为学校其他系统的互通和互用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构建完善信息化管控系统,解决财务、资产、人事、教学、科研、后勤等系统的兼容问题,支持构建主题数据库、支持各类信息系统间数据交换;支持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交换,完成各信息平台的互通与互享需要。
  3.3 完善财务信息化制度、财务软件和人员建设,解决财务信息化基础问题
  首先,加强财务信息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责任制。一是设立财务信息化科,从人财物给予支持,保障复合型财务信息化人才乐意担负该项工作,全面负责学校智慧财务工作;二是加强学校经济业务内控制度建设,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打下制度基础,内控制度建设需做到“四性”:即内控坚持全面性,实现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需贯穿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内控坚持重要性,对于重要经济活动、重大风险进行内控重点;内控坚持适应新,内控需符合国家和单位实际需要,并根据发展而改进;内控坚持制衡性,单位内部在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权责关系。
  其次,完善财务信息化软件建设,推动财务软件的升级换代。财务系统是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前提,可通过购买或定制开发一系列满足财务信息化诸多功能的系统软件,设计符合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财务核算和管理的相关流程和模块,以达到提升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质量的目的。
  最后,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积极适应现代财务转型。从政策上支持财务复合人才引进,解决财务信息化人才短缺问题。强化财务人员学习,近期需加强职工三个方面的财务知识学习,一是认真学习财务软件系统功能,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启动各子系统建设,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加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相关知识学习,弄通搞懂相关制度、规定,熟悉业务处理流程;三是加强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信息化知识学习,为财务人员转型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
  3.4 做好财务数据容灾工作,保障财务信息安全
  首先,建设财务容灾备份系统,对整体数据库进行异地容灾备份,保证中心数据库在发生崩溃情况下的财务工作正常进行。其次,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防止外部恶意入侵。一方面需防止以财务数据安全为由拒绝财务数据共享的保守做法阻碍财务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内外部信息系统之间交互传递的安全性建设须高度重视,落实专岗负责。
  总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按照“业务处理信息化、核算软件自动化、预算管控精准化、过程管理绩效化、决策管理智能化”要求,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自动化及精细化建设,为学校工作提供财务保障。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基本指南.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6(02)
  [2]刘羽.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5)
  [3]江小琴.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会计之友,2017(24)
  [4]胡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8(22)
  [5]黄德,胡均国.基于智慧校园背景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0)
  [6]崔秀秀.浅谈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6(03)
  [7]蒋小平.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高高校财务管理[J].智库时代,2018(08)
  作者简介:
  胡均国(1969-  ),男,重庆奉节人,重庆三峡学院计财处处长,副教授,硕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