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卫洪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小学生的思维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问题意识较弱,所以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问题导学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确实能够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导学法;思维引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8B-0086-02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知识的深入思考过程,如果思考得不够深入,就无法提出有效的问题。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深化理解,这也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流程。但是从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学形式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多方面的束缚和限制,独立思考能力较差。
  所以,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应该积极应用问题导学法,将小学生的思维引向高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应用问题导学法过程中存在的阻碍
  在既有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部分教师仍然认为,不管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开展怎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根本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问题导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服务的。
  一些年轻教师在形成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思想比较前卫,但是一些执教时间较长的老师,基本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既有的教学体系已经形成,如果想要这些教师将全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因为对于小学教育来说,老师教学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在之前的教学发展环境下,学习成绩似乎成为学生素质的唯一衡量指标,同时也是学校办学水平和老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所以学校和老师都想办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教学形式与教育的基础和宗旨是相违背的,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尽管素质教育理念对于传统教学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多数情况下,当前的教育仍然是披着素质教育外衣的应试教育,虽然一些年轻教师会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一些的创新想法,但是迫于教学评价的压力,也只能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之上徘徊。
  从教学本质来看,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老师的教学目标与定位存在偏差,而教学目标又是老师采取教学方式的主要依据。
  所以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就会在潜意识中排斥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因为从短期来看,问题导学法虽然对引导和启发小学生的思维有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却不会直接反映在考试成绩之上。
  所以,迫于传统教学评价形式的压力,老师仍然会选择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同时,因为教学时间有限,老师会将主要的时间都用在考試内容之上,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则没有精力涉及。也就是说,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还处于理论阶段,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应用对策
  (一)应用问题导学法启发小学生思维,完善语文知识体系
  对于小学生来说,认知体系的构建对于学习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给予更多的重视,并使其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能够充分发挥原有知识体系的作用。
  具体来说,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认知体系也已经初步成型,知识基础也不是完全空白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在进行新知识讲解的时候,就应该首先明确学生的认知起点,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思维方式。
  然后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教学形式,用问题引导学习,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认知新知识,并且逐渐将其融入到知识体系之中,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应。
  同时,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尊重并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接受学生的多样化思路,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比如,老师在讲解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应用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学习。
  比如老师在学习之前可以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高尔基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儿子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学习,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再如,在讲解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时,老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法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其中的内容,领略课文的真情实感。
  老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识昆虫吗?”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认识。”“那么你们能举出一些你们见过的昆虫吗?”这时候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举例子。
  接下来,老师提问:“那你们认识的昆虫都是生活在哪里的呢?”有的学生回答:“在大自然里。”老师说:“那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装满昆虫的衣袋,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昆虫会装在衣袋里呢?”这时候学生就会对这篇课文产生一定的好奇心,老师适时让学生开展课文阅读,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在阅读完成之后,老师接着用问题引导学习:“法布尔居住的小村子是什么样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这样,学生就会回到课文之中寻找答案,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紧接着,老师再提问:“两个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都是一些昆虫、石子、贝壳等,这时候法布尔心情是怎样的?”“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一回事?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他衣袋里东西时的情景的?”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小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课文内容,使小学生对于《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的理解不断深化,最终掌握课文的精髓,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应用问题导学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一种探索倾向。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充满兴趣,那么整个学习过程就会非常愉快,因此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之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积极应用问题导学法,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情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情绪就容易出现波动,此时老师应该注重心理教育,强化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例如,老师在讲解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展示月亮的图片,然后问小学生想到了什么,进而引出嫦娥的故事。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逐渐运用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嫦娥心地善良的品质。
  三、结束语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也是促进小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进而深入研究所学内容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启发小学生的思维,完善小学生的语文认知体系,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薛素莉.巧谈小学语文“导学单”的设计与运用——以统编版三年级为例[J].速读(下旬),2019,(2).
  [2]蔡东奖.刍议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8).
  [3]郑晓倩.小学高年级语文导学提纲可以这样设计——以《纪昌学射》导学提纲为例[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8,(1).
  [4]杨礼艳.任务驱动,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5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