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中职室内设计教学的融合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与中职室内设计教学的合理化融合,能将部分抽象的内容通过直观方式展示出来,同时也能多渠道搜集市场最新装修信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探究
  一、通过信息技术走进市场,了解市场变化情况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对网络有了新的了解和认知,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对市场上的室内装饰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并将新的装修理念传递给学生。例如,市场上进行整体设计的公司很多,主要设计的范围有家庭厨房配套设备、整体衣柜、衣帽间、地板铺设、屋内墙壁装饰等。这些公司都有展示间、家具和其他配套家具。教师可将相关资料下载下来,适度地加入教学内容。第一,理论教学活动开设过程中,教师先要为学生讲授有关厨房空间布局的原则和理论,并进行家具设计等课程;第二,室内设计课上,教师为学生布置室内厨房柜橱或者步入式衣帽间的设计类工作内容,通过课题模拟的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壁橱公司的具体标准,让学生能在出齐平面、立面的过程中进行相关水电位置图的规划,为了能让规划符合实际需求,所有的图纸都要满足施工标准要求,要求所有的尺寸尽量详尽,材料标准也要标注清晰。第三,教师将学生设计的室内草图转换为三维图形,让其他学生进行品评,这样大家在相互交流中能提升自身的能力,这对学生熟练室内装潢设计原则有积极影响。教师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引入新的学习资料,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走出校园后能快速地步入工作岗位。
  二、利用CAD进行设计绘图
  CAD绘图软件在不同领域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尤其在设计环节中,CAD已经成为最为可靠和高效的二维制图软件。中职室内设计专业在开展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能形成独立测量和设计房屋格局的能力,因此CAD软件便成为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室内制图软件之一。通过CAD将房屋的平面图设计出来,之后在房屋结构图中开展室内的平面布置。同时还需要绘制出室内的天花图和开关、插座的布置图,并将各个管道的分布以及每一个房间的立面图都设计出来。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教学要求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训练。教师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为每一小组都安排不同的任务。教师可以设定客户的实际需求,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测量和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客户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设计。当设计方案完成之后教师便要让学生进行编制预算以及计划任务书之间的编制。同时教师还要让各个小组进行项目分工设计,安排指定的人员进行图纸的绘制。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设定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能有一定的紧迫感,从而更加认真。当学生完成设计之后,教师便可以在小组中选择出一个最为优秀的设计方案,并对各种方案做出评定,给出修改意见之后再开展下一个项目。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分歧,这时充分利用CAD软件的高效设计能力,对不同的意见进行尝试和快速修改,直观地将所有的设计意见以及修改意见展示出来,从而提高设计效果。
  三、室内设计教学中3dMax的有效应用和改革
  (一)将室内设计效果进行直观展示
  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效地掌握3dMax的基础使用能力,利用3dMax进行室内场景的设计,将设计与真实场景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更加立体的空间展示。要将3dMax的功能以及辅助插件的作用进行充分展现,让学生能对其活学活用。
  (二)提高工作效率
  教师要重视学生工作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让学生能在训练中逐渐掌握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个设计,并创作出相应的模型,怎样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渲染并降低工作的复杂性,使渲染的效果得以提高,使学生能有效地适应自身的职业需求,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
  利用3dMax进行建模时,必须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其一便是准确性,其二便是远粗近精,不见不建。在准确性上要尽可能地将室内装修效果以最真实和生动的视觉效果展示出来,将设计思想全面展现出来。因此,在建模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照图纸要求进行,这样能有效地缩短制作时间。
  伴随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室内装潢设计领域也出现新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发展中对设计人员的素质有着全面的要求。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集中在学科调整和建设方面,为更好地强化人才的综合性素养,就要重视改革发展的力度,从而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的优秀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焦波.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究:以“做中學、做中教”的工作室制为例[J].现代交际,2017(4):171-172.
  [2]王平.混合教学模式在中职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93-194.
  [作者单位]
  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
  (编辑:刘莉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3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