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所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在教育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所突破。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文章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育改革为背景,对教育改革发展问题进行思考探究,旨在提高其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9-005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9.044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甚至乞丐或强盗。”虽然这话夸大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但却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内的德育,还要跟学校的德育工作保持一致性,同时也不能忽略社会这个“大课堂”,更不能轻视了家庭德育力量的配合。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价值的充分实现有赖于课内德育与课外德育相结合。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考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并和生活素材进行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深入感悟中树立道德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进入到具体情境中,通过角色体验、实践观察等环节加深他们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高效进行。实际上,这些个人德育价值的发挥也会间接地对社会造成影响,它可以推动社会朝着更公平、更公正、更和谐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促成社会风气的改善。小学品德与社会課堂教学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因而,认清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任何教育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之小学生无论身心发展还是品德形成都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有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这决定着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德育价值,社会、家庭、学校须形成一股合力,发挥其整体功能。
  二、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利益协调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德育内容是由中心向外辐散的,从个人层面出发到集体层面再到社会、国家层面。这种从中心向外辐散的内容布局,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个体与他人、社会的紧密联系,知道自身所处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协调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关系。综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比较集中解决的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比如:当学生的个人利益与班集体的利益相冲突时,应如何处理?学校的荣誉需不需要个人的维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知道集体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能够增强小学生的集体意识,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也无法被人们忽视。中国古老的哲学自有一套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有一些观点放在现代依然适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教师通过一些德育小故事,给学生传授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如梁楚浇瓜这样的道德故事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互相帮助;懂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等等。教师要告诉学生,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追求自身利益的诉求,但是不能为了谋求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伤害他人的利益。实际上,这也是道德方面的教育。虽然道德规范没有直接指向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但其在指引学生“向善”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利益协调的作用。小学生可以运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道德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协调好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品德塑造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任务除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之外,还有与其他学科相比更为突出的品德培养的任务,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热爱科学,让学生具有追求真理的思想情感。值得重视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品德发展的形成时期,根据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小学生普遍处在“习俗水平”。处在这一水平的青少年,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并能够自觉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虽然德育并不能通过一两节品德与社会课马上就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是品德与社会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道德理想、道德意志,培养人的价值观,为小学生的品德塑造做好前期铺垫。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承担着思想引导、价值培育、心理疏导等重要使命和职责,既是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廖玉香.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4).
  [2]谢军德.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7).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卢新(1969.3— ),女,汉族,甘肃定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