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江忠 郑开锦 黄明娥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与网络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社会已经正式进入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和网络环境也给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新的挑战,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形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职学生这一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早已成为使用网络的集中群体。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作为心理健康的教育从业人员对互联网要保持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通过实际情况来探索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    键   词]  网络环境;中职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006-02
   网络环境下,人们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和有效沟通,同时它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步深化发展使人们的生活习惯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青年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容易受到网络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对中职学生的教育非常关注,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去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硬件条件、软件实力还是师资情况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和发展。与此同时,网络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也有了更加多的思考和理解。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尽快地适应来自网络环境的种种变化。在種种问题之中,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也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故而,对中职学校教育来说,要积极建立与现代网络环境相匹配的教育理念,抓住网络环境发展的优势和特长,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打造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一、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中职学生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也是他们吸收外界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网络具有效率高、界面简洁、传播迅速等诸多特点和优势,在中职学生的学业生涯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一)积极作用:丰富多彩的资源渠道
   中职学生,特别是出生于20世纪末的中职学生,他们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一路发展和成长,对网络非常熟悉。网络环境就像是他们生活中的水和空气一样。在网络世界中,他们仿佛如鱼得水,无论是与外界的交流情况还是自身的成长空间,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可以卸下自己的日常身份,与年龄各异的人无界限沟通。众所周知,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的特点,种种这些特质也就为中职学生打造了一个自由自在可以充分互动的虚拟世界,自身的互动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对心理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纵观现在的中职校园,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的学生随身携带着移动设备,他们凭借这些设备实现与社会的有效连接,并且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断加入其中。中职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烈、冒险性突出的性格特质,他们也乐于开展一些最新领域的尝试,喜欢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虚拟世界中,并在此过程中获取自己感兴趣的资源和信息。对这些学生来说,网络环境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他们能够从中吸取到足够的知识和资源,他们也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二)消极作用:沉溺其中的精神成瘾
   在带来一些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网络环境给中职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是一个入口,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最新的信息和资源,但与此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成瘾性,能够让沉溺其中的学子欲罢不能。对中职学生来说,这种情况可能更加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并不离奇。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在上学期间常常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并不友好的言辞的影响,他们受到过一些来自家庭、学校,甚至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常常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心理健康的程度有待提高。对学校来说,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就,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多地放到了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教师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些时候会忽视学生的心理成长建设。但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有表达自己、展示自我的心理诉求,希望能够获得来自其他人更多的认可,一旦这些认可没有得到有力的保障和满足,他们的心理状况便会陷入低谷。有些人是迫于无奈,有些人是源于生活中的无聊琐事,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网络的方式来排遣自身的消极情绪,从而满足自己,宣泄情绪。
   众所周知,网络环境的发展实际上有利也有弊,它是一把双刃剑。纵观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许多人对网络环境是持一个较为依赖的态度。基于这样的环境现状,学校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由室内转向室外,由传统转向现代,扩充到网络世界中。
   二、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无论是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还是当下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都已经较过去的岁月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故步自封,用昨日的教育理念来指导今天的教学工作。基于这样的主观和客观背景,我们要积极响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用网络教育的理念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前进,大力提升教师对网络技术的整体教学指导水平,并从中挖掘新的教育价值和教学观点,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强化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更新观念,转变教育模式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行业来说,教师首先要积极利用好网络多媒体等诸多方式,来改变以往传统的心理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将教育空间进行纵深化拓展,深入挖掘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且身体力行,加强横向的沟通和联合。通过一些新的心理学知识不断深化普及,学生可以借助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来开展针对优质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习,并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并且这一过程是可以重复操作的,学生可以针对自己还没能充分掌握的部分进行反复观摩和思考。对教师来说也大有裨益,教师可以利用移动化的资源终端,实现课程的深度解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理解网络环境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并且积极适应这种方式。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收获心灵上的洗涤,达到心灵净化的目的。    (二)加强宣传,设置心灵港湾
   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要在学校的网络页面上较为醒目地建立心理健康的专题页面,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积极的铺垫,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找到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并创造一个适合心理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打造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身的心灵港湾。在这一过程中,这个心理网页也要充分考虑到乐趣性、相互性、成长性等特点,它的定位应当是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库,能够有机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尽可能多方位、全角度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中职学生能够对心理问题建立起较为自信和正面的认识与理解,发展健康、正面、积极、创新、阳光的人格品质。
   (三)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方法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做到与时俱进,学生要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把握到怎样通过最新的渠道和方式去开展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测评工作。学校应该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如通过开设心理公众号的方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自媒体的方式,第一时间把控到学生的种种心理波动和异常情况,一旦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上的异常或者问题,就要积极地对其现状进行干预,帮助学生尽快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最大程度上滿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诉求,协助学生建立起足够坚实的心理防线,并有效杜绝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拓展渠道,合理利用资源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刻保持高度关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对良好的心理教育资源进行收集,帮助学生使用网络环境来加速自身的心理成长。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常反映许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资源并不是非常贴近现实,有些距离实际情况有着较远的距离。这些教学资源带来的影响难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需要,作为学生,他们更加喜欢一些真实的教学案例和资源,只有真实的故事才能引发出共鸣。通过网络环境这一渠道,中职学生在完成他们的学业之后都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如果能够以这种实际的案例作为依托,会取得更好的心理教育效果。通过更加真实的情景帮助学生自发的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学习心理知识和相关技能,从而达到重塑人格、收获健康的目的。
   (五)加强配合,形成家校合力
   教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网络需要得到充分的利用,才能够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落至实处。作为教师,要对社会热点和敏感信息有所了解,也要积极关心自己的学生在上网时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及较为正面的网络经验和网络理念,获取一些对自身成长更有价值的信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家庭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所扮演的角色。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老师,在教育的诸多环节之中,家庭所占的比例和份额不言而喻。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之下,父母常常并不能平心静气地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相反,他们常常使用一些较为粗暴无礼的方式来干涉孩子的行为。因此,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协同配合,同心同向,打造合力。真正良好的教育合力需要家庭与学校双方发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将学校和家庭进行精确分工,密切配合,才能够真正将家校配合的理念落至实处,确保中职学生不再沉溺于虚拟的世界,耽误宝贵的青春和前途。
   三、结语
   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职业工人的广泛参与,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是祖国发展建设的攻坚力量。他们具备怎样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国职业力量的心理健康程度。如今的中国是一个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国家,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切实提升中职生的素质发展和能力需要,帮助他们在心理健康的条件下成长成才,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俊明.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105-106.
   [2]杨倩,李义鹏.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4(33):232-233.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3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