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建军

   摘 要:想要确保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课堂提问工作的开展显得十分重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提问后给足思考空间、问题设置应具备趣味性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提问三方面,论述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教育行业改革,新课改的实施也逐步深入,但其中仍存在传统教學思想和观念,这一点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认识不足,仍然以“灌输式”教学法实施为主。在该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容易感受到课堂的枯燥,最终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学生的核心地位认知不足
   截至目前,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会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无法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呈现出来,这对于最终的教学效果极为不利。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以机械式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无法实现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培养也会受到严重限制。在课堂提问时,教师也是以教案和教学要求为主,显得过于按部就班,降低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2.提问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截至目前,很多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上,仅仅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知识点来设定问题,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考量。也正是由于这种主观意识存在,教师往往会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来设置问题,主观色彩过于明显。从实际教学角度来说,不同学生的领悟和理解能力不同,部分学生不能全面理解知识点含义,如果教师没有对该种情况加以改善,便无法使学生共同进步。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和方法
   1.提问后给足思考空间
   当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提出一个问题后,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示或者是补充信息,同时为其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整体来看,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极为有限,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新知识时,需要经历一段内化过程。而在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还应该让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变通和组合,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如果遇到较难的问题,学生应组成学习合作小组,以此来解决困难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思考,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确定问题答案。但该项操作不是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而是将重点内容集中在问题解决上。如果学生在没有思考清楚时进行盲目回答,或者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将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这也导致该项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将教学效果更好地展示出来。
   2.问题设置应具备趣味性特点
   高中阶段的部分数学知识具备明显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特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可以通过巧妙选择,将其趣味性更好地展示出来,并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思考和回答过程中。例如,在幂函数讲解上,由于其图象变化具备复杂性特点,变化趋势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所以说,教师在实际问题设计上,决不能提出枯燥、难以理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很容易为学生带来认知和学习困难。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中的例子转移到课堂教学之中,如某人有1万块钱,选择存银行,利率为a%,每年积累下的利息可以作为下一年的利息基础,问10年后可以取出多少钱?该种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单纯的数学运算,而是借助于具体情境和知识理解,提升其思维水平,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基础条件。
   3.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数学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环节时,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充分考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班上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让问题设计显得更加全面。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置针对性强、难度适中的问题,为中下等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意识。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大家回答完中等难度的问题之后,对问题进行下一步延伸,或者是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开展归纳总结操作,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阐述。换句话说,具体课堂问题的设计应将所有学生考虑其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无论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如何,均要给予其正向评价,进而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出来。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对于高中数学课堂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强化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另外,教师在提问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让问题设计显得更具科学性,兼顾全体学生,在问题提出之后,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点评指导操作显得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王明.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9(1):107.
  编辑 李建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4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