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邓万程

   摘 要: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一般认为能够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教学就是高效的教学。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就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这么简单了,而是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基于此,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进行了简单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2-003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026
   数学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应用已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一种文化,所以数学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初中数学作为小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连接阶段,是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这要通过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了解教材的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构建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教学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要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注重教学结果的同时更注重教学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但是,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没有充分认识到新的教学观念的意义所在,依旧在教学活动中充当教学主体,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却由于认识不够、方法不当,以致达不到教学要求。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陈旧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过于单一。常常是教师通过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外加一张黑板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知识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对于新型的教学资源教师很少利用,但是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理论性比较强,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而就会使数学课堂陷入死气沉沉的状态,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教师自身不注重专业能力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俗话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但是,目前由于教学压力逐渐增大,很多教师不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总是按部就班地照着教材和大纲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就会使数学课堂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严重阻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基于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教师必须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长期努力。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目前,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数学学科不感兴趣,认为数学枯燥无味。事实证明,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就会对数学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好奇心和欲望,进而会推动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可见,兴趣是一种潜在的内推力,可以推动学生学习数学。因此,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兴趣充分发挥其作为潜在内推力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寻找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点。首先,应该从数学学科本身出发。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将数学学科枯燥的数字、公式、定理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发现数学的独特魅力,进而爱上数学。其次,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为学生拓展一些古今中外的数学趣事,用以调节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因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己發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比如:根据学生的发展差异和学习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确定探究主题、探究方法以及探究过程等,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得到发展。教师必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为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这样,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彭成安.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2018(5).
  [2]卓发乾.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2).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邓万程(1981.5—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9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