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助工作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晔庚

  [摘           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侧重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和积极的机构。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针对高职院校心理资助工作,分析其现状及困境,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实现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贫困生;心理资助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260-02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兴起于1998年,它的提出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林格曼,它的出现引发了心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传统心理学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其各种理论和流派常把人看作动物或机器,其主要目标是认识、预防和治疗心理疾患,但忽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缺少对美好生命的关注。而积极心理学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人及其出现的问题,它认为,人类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缺点、悲痛同时存在,它侧重于关注人的美好力量,致力于帮助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积极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愉悦、感激、成绩等;(2)积极的个人特质,如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等;(3)积极的机构,如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及社会等。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积极机构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体现,进而促进积极主观体验的产生。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助困境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深化改革,高职院校贫困生也随之快速增加。为推进和保证教育公平政策的实施,国家和各高校一直致力于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当前,以国家教育部门为主导,已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贷、助、补、减”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以各高校为主导,已建立贫困生心理资助体系,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着手,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然而,贫困是把“双刃剑”,很多学生因为贫困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各高校虽然在针对贫困生心理援助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资助工作比较被动,引发了新的问题和困境。
   (一)目标取向偏消极
   与常人相比,贫困生常见的心理异常有严重自卑、盲目自大、过多焦虑以及抑郁、妒忌、敏感、多疑等,针对此类问题,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出现问题,再来解决问题,缺乏主动干预意识。学校一般安排心理健康中心或心理咨询老师来处置和提供心理援助工作,在应对方式上常采用“诊所”模式,即主要是坐等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前来咨询和求助;在处理方式上侧重于消极心理学的方式,即偏重于病态心理的治疗和预防。而且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常采用讲座、做报告的形式开展,对贫困生特有的心理问题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二)体系结构片面化
   当前高校针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工作常被看成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甚至是心理健康课,学校往往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工作分隔开来,使贫困生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没有统一起来,使学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形成有效的组织支持系统,不易取得好的效果。
   (三)贫困认定方式给学生带来压力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是贫困生认定,当前,一些高校采用“个人申请—班级评议—系部公示—学校审核”的模式,这一程序虽然保证了一定程度上的公开公正,但容易造成贫困生个人隐私的被迫公开,甚至有些班级在操作过程中,采用公开“演讲”“竞选”的方式,伤害了贫困生的自尊心,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四)方法僵化
   当前高校的贫困生心理资助工作,方法过于单一,无论是心理咨询、治疗还是心理辅导,都侧重于理论说教,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活动的参与感和精神上的共鸣,心理资助难以实现“助人者自助”,难以产生好的效果。
   (五)关系取向对立,过于强调他助
   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共同体。目前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常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将来求助的学生放在心理问题的焦点上,去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的對立关系,使贫困生对心理健康老师敬而远之,以防止被认为是心理不健康,不利于贫困生的心理资助工作。此外,当前的心理资助工作,过于强调他助,往往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而且学生来了之后越来越被动,不利于心理资助的良性循环。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助的有效途径
   (一)以构建积极心理品质为导向,走进贫困生的内心世界
   针对贫困生现状,高职院校资助机构应转变资助理念,除了解决学生物质上的困境外,还应以帮助贫困生构建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而非简单的只处理心理问题。针对贫困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资助时,应致力于让学生的心理体验积极而丰富,使学生发展积极的人格品质,引导学生发展如感恩、爱、乐观、宽容、自律等积极的品质,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在具体活动中,可采用课堂讨论、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沙龙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归因,调整不合理认知和观念,促使形成积极的品质。在心理辅导活动中,除了关注活动的设计与形式外,还应重视贫困生的反应与提问,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与烦恼,真正走进贫困生的内心世界。    (二)成立专门的贫困生心理资助机构,构建完善的心理资助支持体系
   切实落实贫困生的心理资助工作,重点在于建立学生心理资助长效机制。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心理资助机构,划拨专款,以此提高心理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制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很多,老师、学校、家庭、社会都有影响,因此,要构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我们不仅要处理学生的横向问题,解决贫困学生面临的物质问题、心理问题、个人职业发展问题,还要从纵向层次处理问题,主动联合贫困生家庭与社会,形成校、家、社会紧密协作,三位一体构建支持贫困生良性发展的心理资助支持体系。
   (三)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时,就建立贫困生档案和信息库,采用动态管理机制,一定范围内公开认定结果,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同时,学校贫困生管理部门可联动校园一卡通中心,结合学生的月度、季度、年度在校消费数据,调整学生贫困等级及入库资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认定效率和公平性,还能避免认定过程中过于暴露学生的隐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四)重视积极体验式的应对方法,建立全方位的咨询体系
   积极体验理论认为,通过“积极体验”可发掘和塑造人们本身的积极潜力,能更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和更幸福健康地生活。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于提高他们本身的积极体验。可针对贫困生开展文学、音乐、哲学、美术等多方面的素养训练,进行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成为活动的主角并在活动中产生积极体验。同时,针对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咨询方法中可灵活采用访谈法、角色扮演法、团体疗法等,除采用个人咨询外,还可以采用电话、网络等方式,随时随地解决问题,构建全方位的咨询体系。
   (五)倡导信任的师生关系,提高贫困生的自助能力
   在贫困生的心理资助工作中,教师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发展中的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倾听,赋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而且要真诚待人,关愛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成为心理拓展活动的主角,得到真正放松和成长。同时,学校在心理资助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起贫困生的心理自助意识,这样学生才会切实付诸行动,活动及措施才有效果。
   参考文献:
   [1]闫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0-84.
   [2]许韶平.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4):90-92.
   [3]桑海云,强冬梅,咸大伟.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5(3):109-110.
   [4][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5]鲁伟,刘承赫.高校贫困生建档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
   [6]肖雪丽.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贫困生资助模式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7]张亮,肖冬梅,相楠,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8]闫凤霞.大学生生命态度调查及高校生命教育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编辑 郑晓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