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农资产品质量的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主体的发展十分重要。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假冒伪劣现象,应当采取一定措施及时制止,以确保农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保障农业生产效益。
  关键词:假冒伪劣;农资质量;农业生產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7-008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03         文献标志码:A
   农业生产经营离不开农资产品,而农资产品的质量十分重要,但由于一些不法分子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和农资产品管理监督中的漏洞,制造了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来蒙骗农民,而农民普遍缺乏识别能力,在购买时很难发现问题。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营造一个健康的农资市场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1  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现状
   在农村的农业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肆意横行,造假现象十分严重,亟须政府部门加大关注力度,彻底解决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问题。
  1.1  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屡见不鲜
   假农药主要表现为生产厂家注册时采用过期的登记证,有的标注内容和登记内容不相符,还有的假农药会有两个标签,其中的标注内容也不相符。农药的标签包含了大量信息,但一般人对其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对农药中标注的成分也不了解。
   假种子主要表现在一些种子已经被禁止使用,但还会出现在市场中,有的种子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还有的造假者会替换外包装,修改品种的名字。
   假化肥虽然不如前两者情况复杂,但也存在一些成分混乱、标签标准不详细等问题,有的商家为了增加销售量,还会夸大化肥的功效[1]。
  1.2  被禁的农药会再次出现
   虽然有些农药的效用很高,但存在剧毒,因此被禁用。但是很多农民并没有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一些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将这些被禁的农药进行售卖,但整个过程都是地下交易,很难排查[2]。
  1.3  假冒品牌时有发生
   由于农资中存在暴利,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盗用商标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名牌农资”却有低廉的价格,很受农民的欢迎。甚至有人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直接混入真货中,由于农民识别能力差,导致不法分子有恃无恐。
  2  假冒伪劣农资的特点
   假冒伪劣农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一些基础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而造假者的造假手段逐步提高,会在无照经营的小规模作坊中制造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由此可见,假冒伪劣产品主要存在于农资生产的源头[3]。②由于大部分农民没有较高的识别能力,造假者会钻这一空子,大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并夸大功效,诱导农民购买。而且大部分农民没有维权意识,当他们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之后,也是选择默认,这也会导致不法分子更加猖狂。
  3  提高农资产品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抓好农资产品的生产源头
   只有抓好农资产品的生产源头,才能有效预防假冒伪劣产品出现在市场中。在生产阶段,应当提高对生产厂家的重视,并开展高效的质检工作,不断加强质量在生产中的核心地位,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强化质量激励政策,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还需要建立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以此来激励工作人员,保障农资产品的质量[4]。
  3.2  建立相应的农业组织
   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可以建立相应的农业组织。组织成员应具有专业的农业知识,能够针对农资产品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其最终的属性。也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对农资产品进行现场试验,验证农资产品的效果。在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效果之后,才能进一步推广使用[5]。同时应利用农业组织建立一条能够防控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防线,杜绝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在农村市场上流通。
  3.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识别能力
   由于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在识别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方面有一定难度,因此政府应当提高关注度,选拔一些专业人才深入到农村,帮助农民识别假冒伪劣产品,并教会农民如何识别。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意识到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对农作物和经济效益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在购买农资产品时提高判断力,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识别,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没有了买方,卖方就会亏损,也会减少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使这种行为逐步消失。
  3.4  规范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和农资商品流通渠道
   对农村中各个农资商品售卖代销店和专卖店进行调查,规范农资商品的流通渠道,确保货物来源均是正规渠道。同时还需要在农业生产机制中引进先进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营销方式,确保销售的规范化。通过这种生产经营机制,能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还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售后,使农资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真实的效用。
  3.5  强化农资商品中的样品抽检工作
   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质量方面的样品抽检工作,一般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农资批发市场、农资产品售卖点等场所,要加大检查力度,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测制度,加强各大企业和商户对农资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对一些出现违法行为的农资生产单位作出相应的惩罚,并依法处理不合格的企业。此外,还应接受群众的监督举报,在发现一些违反乱纪行为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提高群众的监督意识,加大监督力度。
  4  结束语
   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需要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只有保证了农资产品的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出现,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业生产质量,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行动中,应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力度,从生产源头抓起,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辨别能力,拒绝使用被禁农资产品,使假种子、假农药和假化肥从农业市场中彻底消失。
  参考文献:
  [1]刘成果.抓好农资质量管理  确保农业增产增收[J].中国技术监督,1997(6):8.
  [2]潘顺贤.严把农资质量确保农资安全记奉贤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护农工作[J].检察风云,2011(3):51.
  [3]李建斌.严控质量确保安全[J].科学之友,2010(23):78-78,80.
  [4]佚名.浙江宁波:小农资店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实施方案出台[J].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2008(9):35.
  [5]赵长宾.山东莱芜六大举措确保农资质量[J].农业知识(瓜果菜),2009(7):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3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