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永燕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课程教育改革得到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素质要求与小学数学课程完全结合起来,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展开积极的反思和改进。基础教育是小学的课程教育。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学习多门课程内容。数学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对此,需要充分结合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以及具体实践方法等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9-0165-01
  学会学习,学会认知是当代人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增强数学的实用性
  学生之所以学习数学就是用其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然而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多是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绞尽脑汁设计教学环节,努力让学生明白掌握知识点,会解题,少错题,觉得学生题题都对课堂就是成功的。而主动把课堂问题和实践事件联系起来的很少,成绩好而能力差往往成为一些学生的短板。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现实,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本质,需要我们思考在备课的时候要想到哪些知识与哪些生活相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使用到它,尽量做到在实际情景中融入数学知识,而不是干巴巴地就知识讲知识。有学生喜闻乐见的例子,就要替代枯燥的例题;能通过动手操作学习的,就不强硬灌输;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小组探究解决的问题,就不就书讲述,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活”走进课堂。
  二、把握好师生之间课堂上的良好互动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充分体现了我国在课程教育改革中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基础教育的质量方面和教学规范方面作出了新的要求,倡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在以往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将课本内容整合到备课课程中,然后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演讲。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僵化,讲课模式也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以及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不高。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可以充分突破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让学生主动提问,并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把握有效解决问题。例如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中关于简易方程的解答,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如果是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很快就能够根据算数顺序解答,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结构的方程,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学习疑惑,并由老师指导学生对题目中的相关数量关系展开分析,以逆向思维解答问题。
  三、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时代在发展,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的重要价值。倡导学生通过教师的解释和探究学习掌握知识,使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收获知识和学习方法,促进其解决思路与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但是,由于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大多数数学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辩证地理解运用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两种截然相反的学习方式,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相关知识时,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我们可以从原先的知识入手,估好铺垫与准备工作通过练习逐层引入正题,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入到新知识点中,并通过运算规律使他们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最终达到计算的目的。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具体应用题的运算引导他们探究运算顺序,提升实际计算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及时调整,使学生都能在学习的同时有所收获,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的要求是对我们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思维的一种挑战,它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思考。面对新课程改革,每位教师都必须经历苦恼、反思、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以及教学方法和技能的改进,并将其反映在每一节课堂教学活动中。让我们通过积极实践和不断思考,在新课改的征途上蹄疾步稳,不懈进取,努力取得丰硕的成果,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更快地達到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秋莲.小学数学教学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策略[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3]莫荣锋.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有效提升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7(04):217.
   [4]李烁.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西部皮革,2017(02):2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