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赵建军教授治疗失眠验案2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失眠已经对生活和学习有了严重影响。研究显示,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0%[2]。西医治疗失眠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具有药物依赖及副作用等问题,远期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在治疗上失眠上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
  【关键词】失眠;心肾不交;因人制宜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7..02
  中医学认为失眠属于“不寐”,中医称失眠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不寐病位在心,病因复杂,病机总为心神不安,阳不入阴。《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睡眠与心的关系极为密切[3]。诚如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不寐》中所云:“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則不寐[4]。”《灵枢·大惑论》中有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又云:“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黄帝内经》认为若卫气留于阳分而不能交于阴分,则人不寐。诚如《类经·疾病类》云:“夫阳主昼,阴主夜;阳主升,阴主降。凡人之寤寐,由于卫气。卫气者,昼行于阳,则动而为寤,夜行于阴,则静而为寐[5]。而心神不安,影响了营卫二气的正常运行,即会出现睡眠异常。
  1 案例1
  患者张xx,女,43岁,家庭主妇,初次就诊时间2018年09月21日。患者自诉失眠多梦15年,同时伴有睡后易醒,晨起后仍觉困倦,月经量少,经期延长。既往间断服用地西泮片,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舌质紫暗,苔薄黄,脉沉弦。
  方用:红花15 g、桃仁15 g、赤芍15 g、当归15 g、白芍15 g、枳壳15 g、牛膝15 g、川芎15 g、香附15 g、柴胡15 g、郁金30 g、栀子15 g、竹叶10 g、木通10 g、益母草25 g,10付300 mL水煎服,150 mL日两次口服。服药10日后二诊,失眠多梦减轻,舌紫暗,苔薄白,脉弦滑,方中加桃仁15 g、红花15 g,仍予10付。再次复诊时,诸症减轻,继续服用,2个月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按:患者失眠日久,瘀血阻络,“血乱则神明失常也”,经络阻滞,卫气不能入于脉,阳不能入阴,故发为不寐。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阐述失眠多梦的病机为“夜寐多梦是血瘀”。因瘀血阻滞经脉,见月经量少,经期延长。舌质紫暗,苔薄黄,脉沉弦皆是血瘀日久之征象。故以活血化瘀安神为法则,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尤其对于日久顽固失眠,活血化瘀往往有奇效。
  2 案例2
  患者李x,女,68岁,退休工人,初次就诊时间2019年3月20日。患者自诉入睡困难5余年,加重半月。现夜眠3小时,甚至彻夜不眠,伴有头晕,眼干,胃痛,反酸,口臭,心烦,胸闷气短,急躁易怒,乏力,怕冷怕热,多汗,小便频。曾口服阿普唑仑,效果不佳。既往干眼症8年,胃炎5余年,高血压病6年余。舌红暗,尖红,苔白腻,脉弦滑。
  方用:黄连15 g、肉桂10 g、竹叶20 g、川木通10 g、巴戟天15 g、浮小麦35 g、柴胡15 g、川芎25 g、香附15 g、黄芪15 g、北五加皮5 g、丹皮15 g、红景天15 g、砂仁5 g、藿香15 g、佩兰15 g、升麻15 g、首乌藤60 g、朱砂0.75(冲服)g,10付300 mL水煎服,150 mL日两次口服。服药10日后二诊,此时睡眠稍好,仍眼干,予加羚羊角3 g、枸杞子20 g、菊花30 g,继续服用10付,再次复诊时,自诉胃痛减轻,睡眠大好。
  按:该患年老体虚,情志不畅,郁而化火,肝火上炎,故见头晕,眼干,肝火引动心火,致心火亢于上,故见失眠,心烦,急躁易怒。心胃同病,故见胃痛、反酸、口臭,素体脾胃虚弱,中焦无力运化水谷精微,不能滋养肾阴,则怕热,头晕,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故发为失眠。患者脾胃虚弱日久,“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引《下经》原文,“人有逆气不得卧,……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胃不和则营卫不合,化生无源,阴阳升降失序。故治疗时以交通心肾,清胃安神为法。
  3 小 结
  《素问·调经纶》中所云: “谨察阴阳所在以调之,以平为期。”不寐的治法,也当如此。主要有清心泻火法、清肝泻火法、疏肝理气法、清热化痰法、滋补肝肾法、温补心肾法、温化寒饮法、交通心肾法、健脾生血法等。治疗失眠时,综合患者情况,给与相应的对症处置,做到因人制宜,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做到个体化治疗。另对于情志不调所致不寐的患者,在治疗上应注意积极给与患者心理疏导,使其放松紧张或焦虑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方可事倍使药物达到功半的效果。同时注意矫正患者不良睡前行为,重视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参考文献
  [1] Soldatos CR,Allaert FA,Ohta T,et al.How do individuals sleep around the world Results from a single-day survey in ten countries[J].sleep Med,2005,6(1):5-13.
  [2] 李 梅.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5):51.
  [3] 潘立文,杨先振,张 明,韩朝智.不寐证治规律新探[J].中医学报,2018,10:1952-1957.
  [4] 贺玮苇,唐艳华,杨 艳,王素珍,杨艳艳,余葱葱,王 超.历代医家对“不寐”的病机认识[J].光明中医,2013,12:2513-2514.
  [5] 老膺荣,杨志敏,李 艳,曾 亮.卫气不利成失眠扶阳助卫治不寐——从《黄帝内经》论不寐的基本病机及治则[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5:23-25.
  本文编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0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