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改造,使学生主体本质发生改变,产生具有学科特质的能力和品质,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提升教学策略,担负起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品格塑造的重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5-004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042
   一、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素养的本质是人的修养和特质,学生通过后天的教育、改造,主体本质发生改变,产生具有学科特质的能力和品质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课改的教育要求下,现代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从知识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考虑初中生的内在学习需求,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针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旨在对中学生的思维启迪、价值引领、品格塑造三方面加以培養和改造,体现在教学上是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口语交际及探究推理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完善学生的自我认知、审美鉴赏能力,实现文化传承。也就是说,促进学生语言积累、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能力的全面提升,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塑造的重要任务。
   二、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一)整合教学资源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创建综合型教学课堂,整合教学资源。综合性指的是教学方法与学习内容的综合。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尝试各类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读诵写作外,可开展各类兴趣阅读小组、辩论赛、观后感交流等特色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思考、合作、探究及评价,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内容上,应将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文化、政治、法律、哲学等多元化学科知识相融合。如在教授完一篇课文后,将课文内容与政治经济背景相结合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将课文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相关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及研究。学生长期缺乏思考和表达能力就会形成习惯性思维,等着教师的解答,失去自主学习能力,变得呆板木讷。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重视学生自我思维的表达,可以从自身做起,例如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激发学生沟通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中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极强,会产生下意识模仿与学习教师的一些行为,这也体现了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二)启发学生感性认知
   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单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剖析理解,还要使教学具有一定的情感深度。教师应在问题情境中融入情感素材,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深层次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当前互联网科技发达,学生生活物质水平丰富,初中生有自身独特的个性思维。因此在选择素材内容时,教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思维阶段水平的素材,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依据,语文教师应充分应用教材,在通过教材教会学生基本的读写的同时,体会其中丰富多彩的语境,从而转换为他们的核心素养。语文教材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发掘,促使学生了解文章表达的情境,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抓住学生情感体会的融合点,让学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想法,将课文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如对文中带有情感色彩的词和句子进行着重讲解,提问、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语文阅读学习的效率。同时,应该拓展学生的阅读宽度,通过一篇课文或一个知识点的融合,拓展出更多的读物,以此营造一个更加博大、厚重、高效的群文阅读新时空,从更高的层面上实现学生视野和认识上的融合。而在群文阅读活动中,对照、比较和相互验证的阅读手段不仅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同时还有效提升了学生自主建构阅读的能力,滋养了学生的品性、情感和精神,让他们在文章阅读积累数量无限加大后,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和精神素养。
   (三)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作为课程改革的践行者,教师应把关注点从课堂转移到学生身上,积极营造人本、民主、自然的课堂教学环境,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以阅读填充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在教授课程时要适当留白,不必把所有知识细节都给学生讲清楚,要给学生留有质疑的平台,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突破自身思维的局限。在学生提出疑惑时,教师要调节好“教”与“学”间的关系,不可直接公布答案,而应先充分肯定与鼓励学生自己观察与探索,主动思考和推导答案。其次,在学生回答错误或答案不完整时,教师不可急于否定,而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探究,给他们提供二次质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自由表达,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深化认知。
  参考文献:
  [1]赵福楼.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6(4).
  [2]赵莹莹.从“语文素养”看“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1).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寇宏伟(1972.8— ),男,汉族,甘肃陇南人,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2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