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内科护理单元法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单元用于AMI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提升其自护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心内科护理单元;急性心肌梗死;应对方式;自护能力
  文章编号:WHR2019041301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升高使得AMI护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1]。这种疾病的预后较差,且患者的复发率较高,因此,临床护理工作除了需要配合治疗外,还需要通过对患者自护能力、应对方式的改善,有效控制患者的复发风险及远期疗效。因此,选择一种更加适宜的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心内科于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异同分为常规组(55例)和观察组(59例)。常规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52.4±2.5)岁。观察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52.6±2.6)岁。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内科护理单元法护理:1)评估单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立即从患者既往病史、检查结果等方面展开评估,利用评估结果为后续单元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2)教育单元。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状况的不同,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初期阶段,重点为AMI患者讲解治疗方法、预期疗效等知识,这一阶段健康教育的重点为,打消患者的疑虑,纠正其错误认知,使其对治疗建立自信;治疗期间,采用发放健康手册联合口头宣教的形式,培养AMI患者的应对能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为其自护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出院前阶段:从情绪管理、饮食控制、用药等方面,逐一指导AMI患者形成良好的自护能力。3)施护单元。心理干预:AMI患者可能因过分担忧病情、对治疗方法不自信等而产生负性情绪。对此,在施护单元中,应注意从AMI患者的日常行为表现、交流积极性等方面,判断其情绪状态。发现患者伴不良情绪时,参照其原因,选用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措施,消除其异常情绪;不良生活习惯纠正:耐心为AMI患者讲解高糖、高胆固醇、高盐饮食、吸烟酗酒对病情控制的危害,促使患者自主形成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的意识。对于酗酒、吸烟较为频繁的AMI患者,可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降低其饮酒量、吸烟频率等;用药指导:根据AMI患者的治疗方案,逐一为其讲解各类药物控制AMI的药理机制,强化患者对按时、合理用药重要性的认识。如AMI患者用药依从性仍偏低,可考虑通过闹钟定时、家属提醒等方式,培养AMI患者的按时用药习惯。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的应对方式变化;判断患者的自护能力变化;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评价方法
  1)应对方式。选用应对方式量表(肖计划)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对方式。该量表由退避、合理化、解决问题、自责、求助以及幻想共6个维度构成。采用二级评分法,总分62分。患者得分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2)自护能力。选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护能力。包含自护技能及自我概念等4个维度,计分为0~172分。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软件为统计工具,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对方式变化
  护理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得分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两组应对方式评分均明显升高,常规组应对方式(42.11±3.85)分,较观察组偏低(P<0.05)。见表1。
  2.2 自护能力变化
  护理前,自护能力差异不显著;护理后,常规组自护能力(109.42±4.51)分,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护理满意度85.45%,较观察组偏低(P<0.05)。见表3。
  3 讨论
  AMI这种心肌梗死疾病的特殊性在于:患者发病后,如未于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其坏死心肌逐渐增加,并对患者的心功能、血液循环状况等产生严重影响[2-3]。而临床护理作为AMI治疗的有利支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AMI护理中,患者的自护能力、应对方式均决定着患者的远期疗效。其中,自护能力作为AMI患者饮食、用药等方面合理控制的能力指标,其能力水平与其病情控制效果之间存在密切关联[4]。常规护理虽然可保障AMI患者的安全,但其在改善患者自护能力及应对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欠佳。
  心内科护理单元是一种以单元为中心的护理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护理人员结合整理护理学、心理学等知识,将心内科护理工作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单元,利用不同单元的协同作用,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5]。与常规护理相比,心内科护理单元的优势在于:1)改善患者依从性。心内科护理单元针对AMI患者在依从性、认知水平方面的要求,建立了独立的教育单元,该单元可结合AMI患者在不同知识掌握水平、不同治疗阶段所呈现出的差异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2)改善应对方式。心内科护理单元可将多个独立单元作为工具,逐步改善AMI患者对配合治疗、调整饮食等的应对方式。本研究证实:护理后,观察组应对方式(50.06±3.79)分,高于常规组(P<0.05)。3)提升自护能力。心内科护理单元的提升自护能力优势与其对AMI患者错误认知、不良生活习惯及负性情绪等的纠正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宜于AMI护理中推行心内科护理单元护理,以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林素贤.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便秘预防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2(44):15-18.[2] 赵振华.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患者中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05(21):80-81.
  [3] 王在远.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8):2772-2774.
  [4] 肖丽.授权教育结合家庭支持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病人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2):1645-1648.
  [5] 钟西红.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中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2(13):60-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3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