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的方案,观察组采取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观察组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总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较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大幅提升。
  【关键词】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
  文章编号:WHR2019051010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之外的妊娠,多发为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又称为宫外孕,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异位妊娠早期患者往往不具有典型的症状,因此很容易发展成为异位妊娠破裂,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现阶段,随着医疗水平提高,通过血β-HCG检测、B超检测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异位妊娠的早期检出率。当前临床上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为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本文主要研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3±2.12)岁;停经时间34~83d,平均时间(63.4±6.3)d。观察组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6.8±2.10)岁;停经时间35~84d,平均时间(64.2±6.5)d。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时间等一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一甲氨蝶呤用药的治疗方式,每日一次0.4mg/kg肌内注射,持续给药5d,停药1周后进行复查,根据结果判断是否需要下一周期治疗。
  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用药的治疗方式,甲氨蝶呤用药方式和剂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0mg/次,每日2次,持续给药3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1个周期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以及治疗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
  1.4 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腹痛、阴道出血以及其他不适症状消失,血β-HCG值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者腹痛、陰道出血以及其他不适症状明显缓解,血β-HCG值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腹痛、阴道出血以及其他不适症状症状无缓解,血β-HCG值异常。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25/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
  观察组患者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为(17.3±3.5)d,对照组患者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为(26.3±5.2)d。观察组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接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后,住院总时间为(12.62±1.93)d;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甲氨蝶呤治疗后,住院总时间为(15.72±1.84)d。对照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1例患者发生口腔溃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例患者发生口腔溃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异位妊娠亦称宫外孕,近年来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在传统的异位妊娠治疗中,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手术治疗的风险性较大,且容易对女性的生殖系统造成破坏。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异位妊娠早期能够被发现,实施保守药物治疗也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极大降低对患者的伤害[2]。同时,采用保守药物治疗的方式所需要的费用相比手术治疗来说要低很多,极大的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因此,药物治疗的方式逐渐成为当前临床中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目前,常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有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甲氨蝶呤通过干扰DNA合成,促使胚胎死亡;米非司酮能够加快腺上细胞及绒毛合体滋养细胞的凋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可以有效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在促使妊娠囊停止发育的同时,降低受精卵着床,促使胚胎的死亡以及排除,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中,将使用单一甲氨蝶呤治疗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为(17.3±3.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3±5.2)d,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中,两组患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大幅提升,且有效降低血β-HCG值恢复时间。
  参考文献
  [1] 卢红,董琳.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5):141-143.
  [2] 贾荣聪.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J].药品评价,2018,15(05):58-61.
  [3] 刘莉娜,武伟琦,皇甫雨静.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4(03):49-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3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