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Leary的社交焦虑量表为基础自制问卷,对102名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社交焦虑水平上与非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显著差异;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留守期间感受越消极,成年以后焦虑水平越高,其产生的无助感、失落感,影响他们在自尊层面的发展;父母和孩子的联系频次越少,成年以后对社交关系的满意程度越低。由此得出结论: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成年后的社交关系存在一定影响,为此需要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积极自我调适增强社交能力,学校应当整合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优势,为具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提供专业服务,同时需要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以促进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交焦虑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2-0043-02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其引发的一种社会问题是被留在家乡的儿童长期不能跟父母共同生活。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在我国现有学制之下,最早一批留守儿童已经进入大学校园,当前大学生中有留守经歷的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研究表明,由于童年“留守”经历的影响,加之进入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作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特性的人类,人际交往是社会性的集中体现,人际交往会直接反映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规划和发展。那么,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之间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何不同?我们该如何助力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假设留守经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使其产生社交焦虑,并且其焦虑程度会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数据分析验证该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本研究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界定为:在16岁前,父母一方或双方年度累计在外工作时间达半年及以上,将其留在生源地由父母一方或其他亲人照顾,目前就读大学的群体。
  (二)变量测量与资料分析方法
  设计自制量表进行调查。主要涉及人口学特征,家庭情况,学业情况以及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等。其中包含由Leary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IAS),主要用于评定个体在社交场合反应出来的主观体验的倾向。量表采用5级评分(1~5分;“本条与我一点也不符合”-“本条与我极其符合”),总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社交焦虑程度越高。以此来探讨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成年以后社交关系的影响。数据回收后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分布
  采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法,测验采用统一问卷、指导语。调查对象共计102个样本,其中,女生76名,男生26名;就读大一的有33人,大二学生7人,大三学生27人,大四学生13人,硕士研究生22人。本研究依据他们在儿童期(0~16岁)父母双方或一方有无外出打工累计超过半年,而将其分为留守组(36人)和非留守组(66人),两组共102人。具体情况见表1:
  三、研究发现
  (一)留守组与非留守组相比,留守组社交焦虑水平偏高
  由表2可知,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更高。留守组的均值、标准差分别为45.3889、10.77637,高于非留守组的44.9545、9.76561。留守组的得分范围为23~67分,非留守组的得分范围是22~71分。在独立样本T检验中,留守组与非留守组在社交焦虑水平上,F值=0.778,P=0.380>0.05,不能认为两组社交焦虑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与基准值的比较
  在Leary的社交焦虑量表中,结果解释总分范围为15~75分,焦虑程度与总分呈正比,大学生平均分为45.1,标准差为10.1。处于15-30分段中表示在社交中态度行为自然,并且充满自信心,是一个成功的交往者;处于30-45分段中说明在社交中表现一般,无特定的紧张和焦虑;而在45-60分段中则表明在人际交往中会略显得较为紧张及缺乏信心;最后,处于60-75分段,说明在人际交往之前及过程之中都更加焦虑及缺乏信心,并关注在交往中别人怎样看待他们,还担心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外表。具体见表3、表4:
  H0:μ=μ0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总体均值为45。
  H1:μ≠μ0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总体均值不是45。
  根据表4的T检验结果可知,t值=0.108,P=0.914,由于P值小于检验水准0.05,因此,接受原假设H0:μ=μ0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总体均值为45,可以认为样本所在总体的均数与假设的总体均数相同,即样本总体在社交关系中会表现得较为紧张和缺乏信心。
  (三)留守的感受越消极,在成年后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越低
  将留守时的感受划分为安全、孤独、不被重视、被遗弃、没有特别感受,与当前对人际交往满意的程度进行卡方检验,发现Sig=0.025,通过检验,即留守时的感受与成年后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呈相关关系。此外,留守组的学生在具体频次分布上表明,对社交圈非常满意及满意的人数为4,占比16.7%,基本满意人数为22,占比61.1%,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人数为8,占比22.2%;而非留守组对社交圈非常满意及满意的人数为30,占比45.5%,基本满意人数为28,占比42.4%,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人数为7,占比10.7%。对比留守组与非留守组的数据发现,留守组对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均低于非留守组,而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程度则高于非留守组。   (四)与父母联系的频率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
  H0:μ=μ0大学生留守时与父母联系的频率不影响成年后的社交焦虑水平。
  H1:μ≠μ0大学生留守时与父母联系的频率影响成年后的社交焦虑水平。
  将留守期间儿童与父母联系的频率分为不同阶段,包括1-2星期、1-3个月、半年至一年以及从不联系。将社交焦虑的得分分为四组,15分~29分、30分~44分、45分~59分、60~70分。对于父母联系的频率和社交焦虑水平进行交叉分析,得到P=0.01,由于P值<0.05,所以拒绝原假设H0,接受假设H1。由此发现,大学生在留守期间与父母联系的频率直接影响着其成年后在社交关系中的焦虑程度。具体情况见表6:
  四、討论
  研究结果与本文假设一致,证实留守经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会使其产生社交焦虑,并且其焦虑程度会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首先,研究显示在社交焦虑水平上,留守组与非留守组相比水平偏高。可以看出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的情绪具有延续性影响,也就是说留守经历不仅对当时正在留守的儿童情绪有影响,还对他们长大后的情绪存在着持续性影响。其次,留守期间的感受越消极,在成年后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越低。最后,研究发现与父母联系的频率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父母作为青少年人格发展过程中最有效的社会支持,个体自尊的发展受到父母支持的影响。因此,留守状态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阶段亲子关系的缺失、缺乏父母必要的支持,使其产生一种无助感、失落感,体验到更加消极的情绪,这种经验将会影响他们在自尊层面的发展,进而影响他们的在社交过程中技能、水平的发展。
  每个个体的成长都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具有留守经历且尚未摆脱其消极影响的大学生应主动调试自我、积极增强交往能力、主动与他人交往;同时,人是生活在具体环境中的,因此,学校应发挥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心等心理咨询中心的功能,通过整合学校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专业优势积极为具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开展专业服务,拓展大学生人际交往途径、推进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霞,王玖,林林,胡乃宝,韩春蕾,孙红卫.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2015(4).
  [2]胡巧红.大学生接纳、人际关系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11.
  [3]刘春梅.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4]李晓敏,罗静,高文斌,袁婧.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5).
  [5]杨雪岭,冯现刚,崔梓天.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3).
  [6]张莉华.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
  作者简介:张道林(1989—)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单位为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研究方向为社会服务机构管理。
  赵仲杰(1972—)男,汉族,山西汾阳人,博士,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社工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
  (责任编辑:董惠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7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