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损伤与预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余运动训练是为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成绩和身体素质,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体育活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体育训练组成。但由于运动训练项目和训练内容因素,会有运动损伤以及陈旧损伤发生的情况,影响了课余训练的连续性和训练效果,对学生生活学习也造成了严重影响。为降低大学生课余训练损伤发生的概率,要根据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特点,做好预防保护措施。本文主要对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中常见的损伤类型及损伤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实现业余运动训练的高效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大学生  课余训练  运动损伤  预防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023-02
  作为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课余运动训练必不可少,也促进了高校的体育工作开展。响应国家精神号召,我国要建设成体育强国,要从学校抓起,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训练,同时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高校是我国运动训练的重要基地,也是发展体育人才的途径之一,我国已逐渐形成大学人才的体育培养链。但由于体育训练中很多主客观原因会导致运动损伤情况,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致使训练出现中断。因此要从大学生课余训练损伤原因分析入手,从安全教育以及科学训练、疲劳恢复等多方面来进行预防,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1  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损伤原因
  在课余运动训练中常发生的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特点关系很大,对抗性较强的项目会造成开放性损伤,比如足球、散打、篮球等,这些项目需要在场内激烈对抗,常会发生身体碰撞、击打,很容易造成运动伤害出现。一般情况下运动造成的创伤以小创伤为主,严重创伤很少,基本以肌肉、关节囊伤等居多,还有肩袖损伤、髌骨错位、半月板撕裂等。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受伤部位与从事的项目也关系很大,大球类以及散打等会造成肩关节损伤。小球类、投掷类等会造成肘关节伤害。大球类、体操等会造成膝关节损伤。在运动中常见的创伤踝关节扭伤占比达16%以上。在进行跳跃项目会造成跟踺损伤。一般来说腰部损伤是慢性损伤造成的。在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中以轻度和中度损伤为主,重度损伤很少。
  2  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
  2.1 课余性
  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时间是在保证大学生完成学业任务的基础上,余下时间再安排运动训练,高校体育的核心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但学生重心是学习,因此课余性是特点,课余时间开展运动训练时,要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运动训练二者间的关系,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2.2 长期性
  当前我国高校运动训练还具有长期性特点,主要是高校本科阶段,一般为4年,学生的运动训练时间也同样,整体来说,高校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工程,因此需要科学地制定训练体系,并且要有系统性,在长期训练中,会得到理想成绩和最佳运动效果。实践证明,大学生的学制条件,为课余运动训练提供了长期训练的基础,由于很多学生中学已经有了好的基础,高校训练任务是进一步提高运动技术,促进其全面发展。
  2.3 科学性
  科学性在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中的特点也比较突出,比如在训练安排上,为使课余时间得到理想效果,教练人员要做好科学的训练安排,让大学生课余时间发挥最大训练效果,训练计划要结合学生实际身体素质,有针对性地制定运动训练方案。训练方案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以提高专项技术作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大学生文化水平高的特点,理论学习要结合实践学习一起,有别于专业训练队负荷过大情况,要保证训练强度合理,每个训练阶段要有所侧重,更有针对性,从而使运动效果达到最佳。
  3  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损伤预防措施
  很多课余运动的大学生并没有进行过专业体育训练,相关运动知识缺乏,身体运动素质较差。同时由于高校在课余训练配套的软硬件设施比较落后,训练条件不完善,为后期课余训练埋下了安全隐患。为使学生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要避免运动员损伤的出现,对于运动损伤要提前预防,以保证训练的持续性。
  3.1 加強安全及运动知识教育
  运动训练中安全意识是避免损伤的心理自我暗示。作为行为的导向,意识决定行为方式。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这是降低损伤以及预防损伤的有效途径。课余训练中教师作为主导人员,在日常训练时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安全保护意识,使学生在训练中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强度训练,避免损伤发生。教师还要注意运动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训练,并结合营养、休息以及恢复等,根据训练规律,合理进行训练,减少损伤情况出现。
  3.2 有针对性安排训练
  教师要熟悉每位学生的身体情况,并且有区别对待,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了解陈旧性损伤,避免二次损伤。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针对不同特性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可以采取变换训练内容的方法,以免局部运动过重引起某一部位损伤。训练量要合理安排,避免过大,造成身体负担过重,使身体疲劳,导致运动力降低。因此为减少这种原因造成的伤害,要根据运动医学相关知识以及学生情况科学安排好,运动量不要过度,运动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分解动作再到整体进行安排。
  3.3 建立层次训练系统
  在课余运动训练中,学校要使训练教师以及学生认识到训练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思想觉悟,在实际学习和训练中要划分主次,在保证学生时间的基础上,提高课余训练的综合质量。因此学生要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工作,在教育资源上,进行区别分配,要因材施教,建立层次训练系统,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水平,避免损伤出现。
  3.4 加强医务监督
  课余训练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撞伤等情况,因此高校的医务监督工作必须到位。医务监督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训练的损伤出现。一旦出现大学生有损伤情况,要立即减少或停止训练,要加强治疗,在治疗中避免激烈训练,以免二次损伤出现。损伤部位要进行康复以及恢复训练。同时训练教师也要做好医务监督相关知识学习。
  3.5 加强后勤保障
  体育工作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对于学生形象以及学校也是很好的宣传。因此学校体育部门要争取学校支持,加大训练器材投入,争取训练经费,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并设立奖励来鼓劲学生。同时在赛前训练阶段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提高训练效果,也有效预防损伤。
  4  结语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具有课余性、长期性以及科学性等特点,在保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要正确处理好训练与学习的占比,进行科学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教练员要根据大学生的自身情况,科学制定训练方案,要有别于专业训练团队,训练量和训练内容要有针对性,避免运动损伤出现。在课余运动训练中会由于一些原因造成的损伤影响到正常训练,给学生的生活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我们要从教师和学生安全思想觉悟抓起,了解损伤原因,并做好有效的预防,从而减少运动损伤出现,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慧,武宝爱.篮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及康复训练研究[J].体育科研,2019,40(1):81-85.
  [2] 荣从民.大学军事训练运动损伤的防治研究[J].成才之路,2018,(9):4-5.
  [3] 李戈.简析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损伤预防与康复训练[J].运动,2017,(19):37,36.
  [4] 张骊,尹维江.高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恢复方法[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2):191.
  [5] 孙琦林.大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损伤与预防[J].体育时空,2018,(24):2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9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