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肩负重任,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一、利用传统节日,发扬继承优秀文化
  语文这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涉及语文。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社会和学校有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全面,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契机,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文化渗透。传统节日传承至今,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凝聚而成的瑰宝,也是灿烂的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等等传统节日来进行文化渗透。例如新年不久就是元宵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和元宵节有关的灯谜、故事、传说和习俗等等,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并为父母写一张节日贺卡,让他们懂得感恩,感受阖家欢乐的气氛和元宵节的深层含义。再例如,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到就近的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为学生讲述战争年代的英雄事迹,让学生学习英雄精神的同时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牢记国家荣辱,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春节到来之际,让学生自己准备毛笔、墨汁,为家里、班级、学校写一副对联,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传统文化;在端午节到来之际,选取屈原的诗歌组织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积极奋发的态度[2]。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范围,使学生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
  语文教学是使学生接受良好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观念,从根本上重视语文教学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语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也由一维转向多维,学校开设了多种多样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这也为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学更加注重鉴赏阅读、表达能力、名著研读等方式,在教材中,传统文化所占比例也日益增加,笔者认为,这些现象都是为了让教育者在根本上对传统文化进行重视。在具体的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安排到一起讲授,有重点、有目标的进行讲解,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文化时容量少的问题,使传统文化的地位显现出来[3]。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既要引导学生理解学生田园隐居的闲适之情和对田园风景的喜爱,又要让学生深入挖掘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权贵的蔑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是有积极意义的,诗人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一种积极的、超然的生活态度。
  三、在古诗文中挖掘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
  纵观目前的中学语文教材,各个版本中所选取的古诗文非常丰富,历代经典都有涉及,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元曲,其中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都是时代的经典,浓缩的精华,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代表作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些优秀文化作品,培养学生努力学好传统文化的意识[4]。作为教学方法中使用最普遍、最实用的一种方法,诵读法得到了教师的广泛推崇,通过阅读,学生的思维会被不断地引向更深的层次,诵读有三个原则:读出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在诵读中学生会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积累经典名句,并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去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正是这个道理。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演讲、诵读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咀嚼经典,滋润心灵,养育灵魂,塑造人格,又在这样的过程中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四、深入挖掘教材,渗透文化精髓
  古诗文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字里行间都是宝贵的精华,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性学生结合教材。联系实际,感受课文深处的精神力量。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传统文化是古代先哲智慧的结晶,对学生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对于初中生而言,此阶段正是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中的有利成分,在阅读、分析中将课文的中心含义上升到观念教育上来,在思想道德、优秀品质、可贵精神方面寻求审视点,挖掘作品的深层含义。例如在学习司马迁的作品时,要明确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政治忧愤和爱国情怀。司马迁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通过了解课文背景,要让学生感受作者在叙述史实中饱含着的强烈的爱憎感情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进取精神和改革现实的积极意义,让古诗文这一文化明珠绽放出更加光彩夺目的光芒。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材是渗透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优秀传统文化不应该被遗弃,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一种激励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道远,要在语文教学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将优秀文化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将优秀的民族文化继续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徐海燕.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张成军,曾君.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探赜[J].成才之路,2019(27):24-25.
  [3]杨永兴.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51-52.
  [4]马君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学周刊,2019(30):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0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