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开展运动康复训练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运动康复训练的开展需要在科学合理的范畴内进行,运动康复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不同人群的性质和特点,以适当的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指导运动康复训练的开展。体现在高校的专业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运动康复专业内在含义的基础上,遵循运动康复的训练原则,构建科学合理训练体系;综合运动康复不同时期,选择相匹配的训练方式;充分整合社会现有资源,探索运动康复结构模式;强化运动康复人才培养,重视运动康复信息建设。
  【关键词】运动康复训练策略训练原则体系结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丰富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体力劳动的减少,使得一些慢性常见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发病几率大大增加,且发病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传统的药物治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由此,以专门服务于运动队员的运动康复专业得以拓展。它以专业学科的身份走入高校课堂,以康复疗法的方式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运动康复专业以物理疗法代替药物的化学疗法,减少了药物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在所能治愈的范围内,给予人们最深切的关怀。纵观当前运动康复训练的开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运动康复训练的顺利开展,笔者结合自身在运动康复方面的经验,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运动康复训练。
  一、遵循运动康复训练原则,构建科学合理训练体系
  运动康复训练的开展,需要在科学合理的框架下进行,而框架的构建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深刻理解开展运动康复的现实意义,是理解和遵循运动康复原则的第一步。从运动康复原则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以基本的运动康复训练理论为指导,综合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合理把控阶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地理解运动康复训练的原则。以整体性原则为指导,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方面全面开展运动康复训练工作;坚持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契合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社会主旋律;深入挖掘患者的内在需求,激发患者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患者树立主动训练意识;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特点,对患者所需的运动康复训练进行整体规划,严格遵循运动康复训练的整体性原则。
  做好患者的体检工作,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规划指导患者运动训练工作的开展,从低强度的运动训练开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身体变化,在适当阶段提升训练强度,避免由于患者所受负荷与其身体状况不符导致不良状况的产生。由于患者身体机能的差异,在训练方式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要依据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选取合理的训练方式,即在遵循运动康复训练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以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训练方式的选择。随着训练的逐步推进,患者身体的受损机能开始恢复,因此,针对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需要逐步增加训练的力度,以训练负荷的增强,提高运动康复的效果。在运动训练的各个阶段,都需要遵循最优化原则对训练进行整体规划,全面考虑其中的各个因素,如对运动时间、运动环境、运动频率等多个要素进行整合,将局部因素纳入到整体训练之中,实现科学合理训练体系的构建。
  二、综合运动康复不同时期,选择相匹配的训练方式
  综合实际的运动康复训练经验,为了更好地凸显运动康复训练对患者受损机体的效用,针对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根据受损状况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损伤急性期、医疗康复期、康复体能期、体能训练期等不同的阶段。综合不同时期患者的具体状况,采取灵活有效的训练方式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以期产生最佳的恢复效果。同一患者不同时期训练方式的选择,是对运动训练原则的遵循和实施。针对不同时期患者的身体特征,选择运动康复的方式及治疗周期,把握患者治疗的节奏,结合身体变化灵活调整不同阶段所匹配的康复疗法,实现对患者的科学治疗。
  在运动损伤刚刚发生的阶段,结合伤员的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式,此时伤员应选择正规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针对这一时期患者由于身体使用不当造成的各种急、慢性运动损伤,如肌肉、肌腱、韧带的创伤,骨骼损伤,关节创伤等过度使用性损伤等,让医生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医疗康复期为术后或保守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由康复医师对患者的伤情进行综合评估,综合患者当前使用的治疗方法及其所导致的身体变化,对患者的伤情做出客观评定,并对这一阶段治疗方法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患者的康复需求。在康复体能期,患者通过专门性的康复体能训练实现了对机体的恢复和重建,它以复诊的方式对患者身体恢复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通过机能康复性练习、功能性动作练习、肌群康复性体能练习等方法实现了对患者机体薄弱处的恢复和治疗,加快了患者的患处愈合。体能训练期间的患者基本实现了对自身机体、机能的恢复,但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患者的身体机能,应采取针对性的物理疗法进行机体恢复,如通过中医针灸、按摩、推拿等方式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同时也能够通过此种方式消除患者由于训练导致的肌肉不适感。
  三、充分整合社会现有资源,探索运动康复结构模式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分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从运动康复专业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来看,它主要涉及体育和医学两大学科,且此两门学科又细分为众多的分支學科,从现实操作层面来看,很难由某一单一的结构实现对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运动康复专业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体育和医学的协调统一。如将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医院与体育机构联系起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促进运动康复专业在实际运作中的顺利推进。
  社会资源的引入和使用需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创造出与此专业相匹配的社会价值,实现资源在现实应用场景中的优化和升级。时刻关注运动康复的前沿变化,在运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逐步明确运动康复的基本功能,消除或减轻患者身体功能上的缺陷,帮助患者在身体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开展运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患者的真实需求进行资源的调配以及训练方式、方法的选择。以体育运动为切入点,同时兼顾医学在运动康复专业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应用,如将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篮球、足球、排球、自行车等体育项目中有关运动的成功经验,引入到运动康复训练之中。通过将身体功能训练、运动损伤预防训练、康复再生训练等理念和方法与对应的医学治疗结合起来,如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疗法,实现体育与医学之间的有机融合,进而探索更多有关运动康复的结构模式。   四、强化运动康复人才培养,重视运动康复信息建设
  运动康复训练的开展,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才能得以支撑,而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在充分认识运动康复在现实社会中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运动康复专业中的具体要求,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高校要做好运动康复专业课程设置,将体育与医学充分结合起来,做好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针对社会的真实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优化课程设置。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做好体育运动与医学专业的细分工作,从小处做起,构建运动康复教学的大框架,使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在遵循科学规范制度下实现教学工作的顺利运行。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高校,要能够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与体育、医学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知识落地场景,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践技能。邀请业内专家到高校进行讲课,也是高校相关负责人的份内之事,讲课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可以是以实践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如以授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的深入和拓展;而体能训练、中医疗法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则可以以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贯穿运动康复教学的始终,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的提升。
  运动康复专业教学的开展,要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的训练和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分析运动康复训练与教学可知,二者在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中有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有利于提高运动康复工作的效能,同时也有利于保证康复计划得以有效延续。具体来说,信息化在其中的应用大致包括至少五大类别,第一是健康指标;第二是伤病档案;第三是功能评估指标;第四是机能诊断指标;第五是运动康复指标。以时间为纵轴,以患者的身体变化为横轴,建立数据信息的交叉网络,并以此预防运动损伤的再次发生以及降低患者再次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保证运动康复计划的顺利实施。在进行数据信息管理的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运动康复计划实施的延续性,这既是对运动康复过程呈现出的阶段性和复杂性的认可,也是对不同患者身体恢复计划和办法的协调。以信息技术参与的方式,指导和规划运动康复的实施过程,能够保证其中各个环节信息、资源得以有效运行,从而实现对运动康复过程的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训练的开展,既需要遵从该专业的原则和特性,又要能够通过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实现对运动康复专业的优化和升级。重视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创新训练模式,全面促进运动康复训练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陶小平,陈伟.康复性体能训练在我国运动训练中的研究和实证应用[J].四川体育科學,2007,(04):69.
  [2]金晓平,侯学华.学习先进经验,谋求科学发展——德国运动康复体系优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2):111.
  [3]张宝慧.心脏康复研究的最新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3,(01):4.
  [4]王定宣,陈巧玉,彭博.中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02).
  [5]杨宝成.“健康中国”战略下运动康复人才培养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6):8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0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