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东莞理工学院的快速发展,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为契机,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以计算机系统知识体系和校企合作为依托,以软、硬件并重和专业领域交叉为特色,不断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校企合作与创业训练6大部分构成,通过不同的环节有机结合,能够培养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需要,适应国家、广东,特别是东莞经济建设、现代产业、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专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关    键   词]  递进式;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85-0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智慧地球、感知世界口号的提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更是大力支持、引导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工业模式、新的产业业态、新的交叉技术、新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须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进程。为了践行“新工科”,我们认为工程教育必须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边界,走向有机交叉融合,从而探索出新的教学友好的大学、企业、社会深度互作互助的教学生态系统。
   为适应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带来的IT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朝着创新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方向转变的趋势,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先后进行了不同类型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其中近五年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建设的项目包括“基于校企合作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广东省质量工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建设与改革”“基于OBE的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东莞理工学院—IBM创新(南方)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跨学科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专业建设”。
   总结五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广东省第九批重点特色学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支点,借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契机,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依托计算机系统知识体系并且联合专业领域交叉的软、硬件并重特色进行校企合作,致力于培养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需要、符合国家要求的、立足于广东,致力于东莞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时至今日,我们专业在方方面面实施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颇丰。据反馈,我们的学生培养质量,受到了广深莞乃至整个珠三角IT业界的广泛关注及大力认可。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课程框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校企合作与创业训练六大部分构成,通过不同的环节有机结合,培养能够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需要、适应广东,特别是东莞市经济建设、现代产业、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高素质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如图1所示)。
   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是一个反馈互动的循序递进过程,故而我们根据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个环环相扣持续递进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主要有四个部分:课程学习、课程实践、科研实践和创新研發。该流程以校内学习为主,创业训练为辅、产学研合作兼具,沿着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如图2所示),按照“了解→体验→熟悉→融入”的路径,循序渐进、有序地开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教学改革的前两年,我们选定省内省外多所目标大学和专业,组织专业团队和老师多批次进行了专业“对标”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基础,坚持以学生为本、应用为本、课程为本、特色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提升专业素养、培养科学思维为根本目标,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思路。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我们深化教学改革、细化课程大纲、落实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体系建设,以实践“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我们建立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能力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见文末)。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能力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一)人才培养体系优化
   根据专业定位,按照目标岗位群对毕业生技能要求,考虑近年来“一本”生源质量的提升,参考企业专家意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淘汰内容老化过时的课程,压缩理论课程,加强编程基础课程,增开主流开发工具、开发技术课程和产业相关课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
   按模块化方法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限选课程划分到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任选模块中,通过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任选模块的组合来实现学生多样化技能的培养。
   (三)双主线课程结构
   编程类课程和硬件设计类课程不断线开设,形成两条主线,体现软硬件并重和专业交叉特性,强化务实技能培养。
   (四)教学方法改革
   借助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改革,探索和推行阶梯递进、任务驱动、实验先行、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产出。    (五)专业导师制
   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给大三学生安排专业导师,实施全方位个性化指导,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参加各种国内国际赛事,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主动创业意识。
   (六)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
   利用我校产业化学院和东莞各种专业协会,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按共建、共有、共育方式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创建创新训练平台。
   (七)校企联合专业技能实训
   增加校内联合实训环节,结合校外就业培训,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能与产业需求对接的专业技能,制定校企联合实训规范,实现校内教育和企业教育的融合与促进。
   (八)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机制建设
   提出人才培养“金字塔”评价模型,对专业改革整体效果进行评价。
   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小结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构建支撑广东特别是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具有“互联网+智能制造”特色的计算机专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校企合作与创业训练六大部分构成。
   (二)特色课程体系创新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逆向设计各门课程,建立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能力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
   (三)递进式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创新
   以校内学习为主,创业训练为辅、产学研合作并重;以“了解→体验→熟悉→融入”为主导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四)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课程体系中引入项目课程、企业课程;实践环节以往都是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现在改为课内实验+实践专题(每周2学时持续12周)+分散企业实习+集中校企联合综合实训(6周)。
   五、结语
   新工程教育注重新技术、新产业,教育对新经济的服务性,认为高素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面向主流性、前瞻性技术,最好以卓越软件工程师的培养为目标,强化产教融合,引入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利用新技术平台开展校企合作,按照企业需求的导向,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在国家转型升级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Z].2015-05-08.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2015-07-04.
  ◎編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