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主题式”学习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语文教学的尴尬在于许多教师拘泥于课文、肢解文章,导致部分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失去了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从整本书出发,从主题学习入手,带领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阅读,讨论感悟,从阅读到写作,有计划地、有序列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或许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主题学习;积累;阅读;任务群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5-0069-02
  引 言
  部编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学习任务群,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活动探究,如何在这些学习任务群中分主题地进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并且在教学中贯彻和实施2018年新课程标准,教会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规律”,一线老师针对部编语文“主题式”学习提出想法并付诸实施。
  一、基础知识积累
  语文学习是积累的过程,主题学习更是一种积累的过程。 语文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关键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有作者生平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基础词语注音、释义、经典美文或典型语句鉴赏品析等。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让学生熟悉一个单元的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直接的、初步的印象,并且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为之后快速阅读、理解课文重点做好铺垫[1]。
  主题积累课上,学生以“伴你学”为抓手,围绕单元的学习主题,精读和自读单元中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尤其是有了對作者和作品背景的了解,学生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了。教师平时要求每位学生人手一本字典或词典,随时解决生字词问题,及时扫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同时也要求学生养成及时动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慢慢杜绝只依靠教师讲解、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现象。对经典美文或者精华语句的鉴品赏析,做好笔记是首要要求。照葫芦画瓢,这样学生自己慢慢就可以学会对句子的鉴赏。背诵积累、朗读积累,都要循序渐进、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二、主题阅读措施
  温儒敏教授说:“部编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克服师生不读书的坏习惯。”现在的部编语文教材正朝着引导学生的扩大阅读量的方面发展,教师要顺势引导语文阅读教学由课内走向课外,但是又不仅仅流于外在形式,而是要紧密结合课内、课外两方面。“主题式”阅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1.内化学习方法
  主题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活动,是编写者为教师,特别是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范本。教师强调语文主题学习要用大量的、丰富的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目的就是在丰富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准确的辨别和评析。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广泛地阅读名家名篇,多读名著,体验情感,丰富积累,形成语感。这些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首先系统地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学习。例如,《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单元阅读的主题是“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对学期的具体分析,让学生体会东晋末期动荡的社会,作者虚构桃花源的故事,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石潭记》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身临其境。《核舟记》则是通过写核舟上的人、物、文、景等,表达我国古代优秀工匠的聪明才智。这三篇文章虽然都是“记”,但写法各不相同。《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从体例上说都是游记,都有清晰的游踪,但也有所不同。《桃花源记》是借游记之体讲述虚构的故事,从而表达社会理想,与真正的游记不是一回事;《小石潭记》是比较典型的游记,在记述沿途及小石潭上所见的同时,更多地抒发作者的情感。《核舟记》虽然名为“记”,但并不是游记,而只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应重点关注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说明的顺序等。通过这一单元的主题式学习,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记”这种体例文章的写作技法,并内化为写作技巧。
  2.主题拓展延伸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主题阅读正是体现这一要求。学生应该围绕单元的主题,在课外阅读大量的相关主题的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加强字、词、句的积累,结合“学案引领"做好读书笔记。学生做阅读笔记时有具体的要求,既要摘录精彩句子、发表个人见解,还要有个性化阅读,并做适当的评析,让学生学会鉴赏作品。部编版教材几乎在每篇文章之后都有一些名家名篇的推荐,教师需要先行阅读,进而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为下一步的主题写作打下基础。
  3.成果交流展示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学完“口语交际”或者“综合学习”这些项目以后,可以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学习成果,这就是课堂的生成。但是,这些生成仅仅是一闪而过,需要加以巩固和提升。此时,学习成果展示就显得特别重要。
  学习成果展示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学生读书笔记、周记、名篇名段摘抄等;教师也可以在课前推荐优美的文章或段落,简单阐述推荐的理由,师生一起讨论、学习和共同感悟。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团结合作,又可各抒己见。教师通过展示学习成果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技巧和能力,又可使学生收获自信,提升写作技巧。
  三、主题习作探讨
  主题写作是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呈现方式,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彰显自我的表达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主题写作如果得到加强,势必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主题写作的内容可以灵活安排,也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来确定,并且一定要形成序列,千万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主题写作课分为三步来完成:指导课、成文课、讲评课。
  第一,指导课。在找范文之前,首先教师需要结合学情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争取有的放矢;其次,教学生如何理顺写作思路,列好提纲;最后,找一些范文,让学生利用主题单元学习的方法进行赏析,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讨论范文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写什么、怎样写,比让学生先写后改,告诉他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有效得多。
  第二,成文课。这是很关键的一环,也是前期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成文课就是在规定的写作时间内必须按照要求完成习作的课堂。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衡量,可以通过定时、定量、定内容的测试来完成,所以,有时限的写作或规矩写作还是有必要的。
   第三,讲评课。这个环节是和之前两个环节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这一环节是以教师的评讲为主,以学生的自评、互评为辅。自评和互评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四到六人一组,组内合作,交流评价。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构思要点评析,并写出点评和总评,并且根据标准划分相应的等级。每个组中再挑选出优秀作文或者优秀语段,师生一起学习欣赏,还可以把优秀作品结集成册,推荐给相关报刊发表。
  四、主题学习巩固
  学完一个单元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顾总结,对本单元训练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筛选重点内容进行集体学习,人人汇报学习的体会和感受。
  复习巩固后,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可以以老师出的试卷为准,也可以以学生出的试卷为准,然后批阅试卷,进行试卷分析,查找原因,修改错误,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结 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只要教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就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马丹.浅析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神州旬刊,2016(11):56.
  作者简介:侍作芹(1975.4—),女,江苏灌云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2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