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高职院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精细化职业指导是一种从“粗放型、同质化”的职业指导模式向“精细化、个性差异化”的培养模式的转变过程,它具有专业化、全程化、具体化和個性化的特征。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组织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职业指导队伍力量薄弱且专业化程度较低、职业指导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等问题,文章提出健全指导机构、配备专业化队伍、“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校园文化建设、分类指导五个方面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精细化;职业指导;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张巧平(1979- ),女,广东梅州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广东  广州 5105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校政企’合作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职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szz-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03-0070-05
  “精细化职业指导”一词是由“精细化管理”衍变而来的,是指职业指导从业者根据个体自身的个性特征、职业发展方向和综合能力,开展精准、细致、完善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同时借助测评工具,确定个体职业目标,并选择与之匹配的职业。精细化职业指导不仅涉及“指导”,也涵盖“服务”。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以“粗放型、同质化”的职业指导模式向“精细化、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模式转变,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教育特点、学生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精准匹配的精细化职业指导路径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高职院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意义与特征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加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认真探索“应用型+技能型”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满足区域要求、与产业升级相适应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在高职院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将会更好地满足产业升级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一是培养适应新常态的综合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发展如何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成为高职院校“十三五”建设期间新的课题。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薪酬、专业对口率等直接影响院校的社会声誉,进而影响院校的招生情况。高职院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建立起“校企共育”深度合作的培养模式,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针对专业和企业的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识课程,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转为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综合技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双轨”结合,使得学生更精准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二是有助于高职学生合理进行职业规划。高职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为职业人的关键,学生竞争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始终。如何在不同阶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动态的“引擎”牵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全面、动态的职业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将会更加优化大学生个人成长路径设计,更加明确未来的择业方向。三是有助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在95%以上,但学生的就业起薪仍相对较低,学生的就业稳定性也较差。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就是要充分了解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建立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共同培养机制,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达到“人职匹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起薪。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精细化职业指导是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咨询、职业指导和服务的过程,它具有专业化、全程化、具体化和个性化等特征。专业化是指学校应建立专业的职业指导部门和职业指导管理队伍,为学生提供专业性指导和服务;全程化是指学校的职业指导需要形成系统性,形成一种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服务体系;具体化是指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要从实处抓、从细处抓,对不同招生对象、不同学生群体进行分类,开展量体裁衣的就业引导、职业辅导和资源匹配;个性化是指学校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特征和发展特点,提供个体咨询、指导和服务。精细化职业指导要求职业指导工作力求“精准”和“细化”,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精准”服务全覆盖,切实有效地做好精细化职业指导。
  二、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困境
  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基础薄弱,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服务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多数学生接受的是“粗放式”的指导模式。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这种指导模式存在诸多普遍、共性的问题:一是职业指导组织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职业指导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很多院校并未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及建立有效的管理评价体系,在学生中未经常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辅导、求职技巧和礼仪培训、择业心理辅导、毕业生就业质量统计等全过程的“精”和“细”的教育和服务工作。二是职业指导队伍力量薄弱且专业化程度较低。职业指导是一门需要精细考究和探索的专业,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能够针对不同需求、个性的学生做好分类指导。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队伍力量薄弱,职业指导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学生多,教师少,导致职业指导的许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另外,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人员未系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或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理论水平相对较低,且大部分职业指导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缺乏专业的指导理论基础知识,在施教过程中很难做到行之有效。三是职业指导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对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在职业指导过程中仅仅是讲授就业的基本知识,如介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发布就业信息等,职业指导内容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另外,很多高职院校以团体的方式开展职业辅导,很难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量体裁衣地开展有特色和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三、高职院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路径
  精细化职业指导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员参与、校企共育、全程共管”的一个过程。要实现“人岗匹配”,高职院校需从入口关开始对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不仅要认真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找到职业发展方向,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一)成立职业指导机构,完善管理机制
  1.成立校级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主管领导牵头,成立由党委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工作部(职业指导工作室)、院团委(校园文化)、教务处(校企合作)等部门组成的校级职业指导领导小组,加强学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形成“全员育人”的培养机制,通过发挥教育的合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成立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室。要从过去单纯的就业指导服务深化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养成等环节。认真组建职业指导工作室,由职业指导部门组织开展“职业指导月”“职业活动周”和创新创业系列活动,同时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
  3.成立二级学院职业指导工作小组。建立起二级学院党政领导为组长,教研室主任、企业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协同共育的职业指导培育和服务小组,做好“入口关—培育关—输送关”的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全过程育人”的长效机制,探索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有效途径。
  4.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整合力量,依托职教集团中丰富的行业、企业资源,加强行、校、企间的联系和合作深度,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建设标准中融入行业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和针对性,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确保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需要。
  5.完善职业指导管理机制。制定规范的职业指导工作规章制度,把职业指导工作精细化的内涵灌输于制度中,确保每个环节都能落实到位。出台《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实训指导书》,由辅导员和班主任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职业能力训练,并将辅导训练成效与辅导员、班主任年度考核相结合;以提高就业满意度为目标,深化各系部就业考核制度,认真做好从关注就业率到关注就业质量、从关注推荐就业到关注学生职业发展的双重转变;逐步建立起就业质量跟踪反馈机制,并将学生职业教育与就业跟踪调研工作纳入质量管理目标体系。
  (二)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指导能力
  一方面,聘请企业资深专家作为职业指导顾问,通过“请进来”方式邀请他们为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专题讲座和个体咨询等;聘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专家参与实践项目教学,着力解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生产性教学资源不足等突出教学问题;认真开展企业进校园、开展走访、企业调研等活动,深入了解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与匹配程度。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要积极选派职业指导教师参加省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各种相关培训,鼓励他们考取国家职业指导资格证书,积极参与实践工作,提高职业指导的能力和水平;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辅导员精品项目申报”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指导能力。
  (三)“校政行企”协同育人,稳步推进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
  1.以专业建设为特色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1)以生涯规划为起点,点亮职业的“火炬”。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职业发展的“路线图”,在新生入校之际,高职院校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和专业教育。一是组织学生在“大学生职业在线”网站开展个人测评,通过测评明确自身定位;二是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在竞赛中指导学生对所选择的职业领域和职业目标有较为感性的认知;三是精细化修订个人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根据职业发展目标、能力现状和职业生涯“路线图”,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认真地做好阶段性计划,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的需求及时调整规划。(2)开展实践训练,提升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专业实践训练,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将专业技能与策划能力、职业素质相结合,良好的职业养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与社区合作开展实训,能真实地提升“办文、办会、办事”及沟通、协调、礼仪、接待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酒店管理专业与一些知名酒店合作开展“厂中校”项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岗位的特征和需求。(3)打造校企文化融合课堂。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动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如经贸类专业可以邀请专家开展“商务礼仪”“外贸团队建设”等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在社交方面的情商和礼节;电商专业可以开设“职业人的形象构建”“大学生必备的职业素质”“职业角色意识”“阿里巴巴平台操作”“网站优化”等专题的企业课程培训。(4)建立基于“工作室”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设计了以“工作室”真实工程项目为导向,野外作业、校内外项目教学“交叉”的人才培养路径,实现了“五融合”(校企“主体融合、师资融合、设备融合、项目融合”和学生“身份融合”),推进了学生“精细化培育、精准就业”的目标。
  2.以课程为抓手开展精细化职业素质教育。(1)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高职院校应将创业教育纳入职业指导的课程内容,并成立职业发展与创业协会学生社团,在教学和实践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2)开设“职业形象与沟通”实训课程。高职院校对學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第一、第二课堂的合力作用,认真做好入学关的培育,通过职业礼仪和职业能力等实训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职业形象与沟通”实训课程,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得体的职业形象、谦虚严谨的职业品格和锲而不舍的职业精神。(3)开发职业指导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积极摸索学生教育的规律,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目标特点和学校实际,校企组建教材研发团队,撰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同时,组建团队开设课程,并将课程列为必修课,大一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12学时,授课8学时,实践4学时),大二开设“大学生通用技能能力提升”(12学时,授课8学时,实践4学时),大三开设“求职技能提升”(14学时,授课8学时,实践6学时)。   (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涵
  1.开展职业生涯指导服务季。职业生涯指导服务季是职业指导部门在精细化职业指导过程中的一项有力措施,它主要包含“生涯人物访谈沙龙”“顶岗实习岗位对接会”“企业走访参观”等环节,通过采用贴近青年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与企业家面对面对话的互动、参观并了解基于实际工作流程的岗位特性等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选择匹配的工作和岗位,同时更好地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路径。
  2.以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为平台,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项目也蓬勃发展。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模拟市场、跳蚤市场、创意展销会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创业、体验商海的平台,同時增强他们与社会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
  3.举办职业竞赛活动。高职院校要认真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指导学生通过“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制定规划—修订规划—反馈实施”五个步骤制定大学期间及毕业后两年内的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大学生活;同时,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形象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岗位综合能力。
  (五)分类指导,有针对性推进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开展
  1.认真开展日常辅导服务工作,关注困难群体学生,建立起特殊学生档案。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在指导过程中应从新生第一课抓起,认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班会、主题教育、专题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建立起特殊学生档案,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障碍、学习困难学生等,认真开展“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建立起“学校—企业—学生”三循环的服务体系,利用校内实训工作室为困难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邀请企业提供合适的岗位并开展有效的指导。
  2.认真推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在职业指导工作中,高职院校应认真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信息统计和帮扶工作。在信息统计阶段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一是召开座谈会,宣传国家及学校相关就业帮扶政策;二是组织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求职材料撰写、求职途径选择及面试技巧等就业培训;三是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信息进行登记入册,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帮扶和跟踪,邀请企业入校举办招聘会,努力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找到更为合适的工作。
  职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质量和促进高职学生生涯发展的选择。在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个性需求和特征,认真考究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在实施共性教育的同时开展不同专业、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服务,使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和细处。
  [参考文献]
  [1]宋玲,张继清.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观念变革与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2(6):92-94.
  [2]钱琨.高职院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作用与实施[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10):40-41.
  [3]赵娜.论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J].科技信息,2014(6):107-108.
  [4]张建军,李东.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6):48-50.
  [5]葛长波,王晓琼,陈文杰.大学毕业生“精细化”就业指导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79-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3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