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白蛇:缘起》的差异化审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白蛇传》是中国流传最广的爱情故事之一,早在明朝就有了完整的故事体系,以此为蓝本的影视作品也数不胜数。2019年初上映的动画作品《白蛇:缘起》标新立异,带给观众差异化的审美感受。动画作品中不但有写实与写意的形式反差、有前世今生的剧情反差还有爱与被爱的人性反差。同时,动画作品依然遵循了爱情的母题,体现了人类真善美的追求。总之,该作品既吸取传统文化之精髓,又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传统视觉经验的限制、积极创新,给观众提供新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白蛇:缘起》   差异化审美   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2-0132-03
   《白蛇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爱情传说之一。明代末年,冯梦龙将其整理加工为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1],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体系。在现代社会,《白蛇传》热度依旧,不断被国内外的影视作品改编。2019年初上映的《白蛇:缘起》独辟蹊径,将叙事的主体放在许宣和白娘子的前世故事上,以动画电影的方式为人们呈现了一种新的解读。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内容都给观众一种差异化的审美体验,让观众眼前一亮。
  一、差异化的审美表现
   (一)写实与写意的形式反差
   当代,随着影视艺术发展,《白蛇传》不断以一种新的生命形态走进人们的生活。故事的诞生年代已无从可考,有文学文本可考的《白蛇传》作品已流传近1400多年,以影视形式对其改編仅经历了80多年。[2]《白蛇:缘起》是我国艺术家第一次以动画电影的形式,用美轮美奂的画面,展现主人公善良的心灵和唯美爱情。无论是开篇钟灵毓秀、枫叶层林渐染的捕蛇村;还是山峦重叠,水流盘曲的航道;还是擎天一柱,直插云霄的古塔都犹如唯美的中国山水画卷,意境深远。与写实的影视作品不同,《白蛇:缘起》更具有中国传统的美学中“写意”的特色。
   虽说早在1958 年,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白娘子的传说》就被搬上银幕,但故事定位于“今生”,而《白蛇:缘起》故事定位于“前世”。在国内,江苏如艺宝动画有限公司出品动画《水漫金山》,同样取材于历史传说。该动画观众定位于青少年,重点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冲突,教育意义深刻。《白蛇:缘起》的目标观众群体为成年人,展现的是融入了现代精神的爱情神话。镜头的“形式美”和亦真亦幻的叙事结构打破了观众对动画“低龄化”的刻板印象。
   综上,《白蛇:缘起》这部“成人向动画”通过制作精良的场景、华丽饱满的画面、融入了现代审美的人物造型以及诗意的情怀展现了中国画般的审美境界。与其他的白蛇主题影视作品在形式上产生了差异化的审美。
   (二)前世与今生的剧情反差
   在众多的由白蛇传改编的影视作品中,基本沿用了冯梦龙、方成培的故事体系,设置了“端阳”“求草”“水斗”“断桥”等情节。多以白蛇报恩为主题,歌颂了世间的真善美。《白蛇:缘起》另辟蹊径,以“白蛇前传”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故事讲述了:晚唐末年白蛇为保家园、行刺国师而受伤。幸好被许宣搭救,两人也因此感情升温,最后一起打败国师和妖孽,拯救国家的故事。这样的改编可以让观众以新的视角看待这个故事,有了差异化的审美感受。既可以借助于“白蛇传”这个大IP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又可以不受原著的约束,讲出了新故事。电影中设置了“小白受伤、许宣悉心照料”“许宣为了爱变成妖”等情节。可谓是意味深长,让观众真实而生动的感受到两人的前世真情,也给白娘子后世报恩设置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整体叙事更加从容并且圆满。
   《白蛇:缘起》除了在宏观故事叙事中有创新意识,故事情节的处理中也有别具匠心的细节刻画。在原版的《白蛇传》中有一个重要情节——“白娘子误喝雄黄酒吓死许仙;白娘子不顾艰险上天求灵芝草”。从这一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宣胆子懦弱的性格特征,而在《白蛇:缘起》中许宣两次见到白蛇原形却也淡定自若。一是,在船上遭遇对手小白现原形。许宣安慰她说:“人间多的是两只脚的恶人,长了条尾巴又怎么样”;二是,小白受到法力反噬变成巨蟒时,许宣却深情表白、感化小白。
   (三)爱与被爱的人性反差
   鲁迅曾经说:“要取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是大众知道的人物,但事迹不妨有所更改。有些地方须加增,有些地方须削弱”[3]。《白蛇:缘起》增减得当、有所创新。
  首先,从外在形象上来看,我们不妨把《白蛇:缘起》与日本1958年出品的动画电影《白蛇传》中的人物造型相比较。两部作品中,白娘子都是身材细长,头发乌黑,面容姣好。不同的是白娘子的面部细节刻画:日本版中白娘子的面部较为圆润,柳叶眉、樱桃小嘴、明眸大眼,犹似一泓清澈净水;眉眼之间,有清雅高华的气质。《白蛇:缘起》中白娘子面部比较轮廓更加的分明,眼神清澈、却又眼角上扬,画师还大胆的给白娘子运用了粗眼线、深红色眼影的妆容,使其形象既有中国古典气质又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让观众在感受到白娘子善良的本性之外,也感受到她的迷茫困惑,甚至是一点“妖气”。开篇白娘子以失忆的状态出现,一直在寻根溯源、找寻自己,这种多元复杂的人物性格,使作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接受及审美期待。
   第二,黑格尔在《美学》中写到:“性格就是理想艺术的真正中心”[4]。这部动画电影对主人公的性格进行了丰富。许宣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谦谦君子形象,也不是影视剧中胆小懦弱却又痴情的角色,而是以一个捕蛇人的形象出现。许宣的出场也犹如英雄归来一般,他伸手敏捷、潇洒自若、机智搞笑、非常的亲和。作为“捕蛇人”许宣却怕蛇、他只爱钻研草药,他看上去无碌无为,却是深明大义。    笔者认为,“许宣为了和小白永远在一起,找到了宝青坊主,愿意用精气作交换,让自己变成妖”的情节为该片的点精之笔。这也是我们看过了无数了白娘子为爱献身的故事之后,第一感受到许宣能真的为这段爱情献身。原来故事中懦弱的许宣变得会“爱”;原本敢爱敢恨的白娘子变成了一个“被爱”的角色。我们姑且不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去谈论这种人物形象转化是否让白娘子的形象陷入俗套,但是就故事本身而言,这种人物设定互换式的改变使得故事很有新意。既能致敬经典、又不照搬经典,對原著进行了传承的同时还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综上,与前人作品中差异化的人物形象设定让观众体现到了新的审美趣味。
  二、引起共鸣的审美体验
   (一)遵从爱情母题
  爱情片的基本精神是爱情超越一切社会矛盾和现存价值观。[5]无论是传统《白蛇传》中白娘子是为报恩而接近许仙,坚韧善良,不轻言放弃,积极面对任何困难;还是《白蛇:缘起》中许宣为了爱情牺牲小我,都是以爱情为母题,体现了人性向上、向善的追求。爱情这种精神支柱,超越时代、超越种族、甚至超越人妖界线,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甚至是母题。
   (二)对真善美的追求
  自古以来,阐释白蛇传的故事有无数个。每个作品都源于不用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土壤,体现出了不同的审美风格,但从本质上来说,优秀的作品都有一些共性。正如宗白华曾说:“艺术的源泉是一种强烈深浓的,不可抑制的情绪,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这种由人性最底层的情感,形成了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6]他笔下这种艺术的激情就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无论是传统《白蛇传》中白娘子和许仙开设药铺、悬壶济世;还是《白蛇:缘起》中许宣、白娘子为了自救、为了拯救苍生和国师和妖怪搏斗,都体现了人性中善良的信念和大无畏的责任与担当。艺术的魅力就于使观众渐入佳境、感知自我、体会初心,从而达到净化心灵、使人向善的目的。纵观古今中外的佳作,那些正能量、体现人性真善美的作品往往更容易被记住。
  三、结语
   《白蛇:缘起》以不同以往的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大胆的将故事进行重新演绎,以亦真亦幻的人妖感情、引人入胜的情节展开、反转性的人物性格让观众拥有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在多元化的当代社会,类似《白蛇:缘起》这种差异化的审美体验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影视文化艺术中。动画作为一种较为年轻的视听兼备的艺术表达手法,既可以吸取传统文化之精髓,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传统视觉经验的限制,给观众提供新的审美体验。传承经典与积极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必将共同促进影视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清.论中国动画电影[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聂焱.《白蛇传》故事在影视中的改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年.
  [3]李斌.“有意味的形式”:改写的重要指南——以白蛇传的现代阐释为例[J].创作评谭,2018,(05).
  [4][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6]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