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能手机在视频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智能手机的摄像功能发展迅速,日趋强大。同时高校中的视频制作课程也日益增多。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便携性和易用性,让它相对于传统摄像设备具有一定的入门优势。本文尝试从提升教学效果的角度,将智能手机引入高校视频制作课程的课堂,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探究其实用性,观察实际教学效果,为相关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手机  摄像  教学工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2(a)-0236-02
  1  智能手机摄像功能的发展
  智能手机的摄影摄像功能在刚开始诞生的时候,并未被认为是艺术创作的工具。毕竟,微小的感光原件和简陋的镜头无法拍摄出与专业相机相媲美的影像。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它无可比拟的便携性,让人们越来越重视手机拍摄的可能性,毕竟,大多数人不会每次出门都带着相机,但手机几乎是每时每刻随身携带。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内容的社交网络的兴起,更推动了手机厂商想方设法提升手机的拍摄质量,多镜头、高帧率等种种高科技含量的功能纷纷加入,让手机的拍摄功能日益强大,已经成为连专业摄影师也不会忽视的拍摄工具。
  在电影领域,很早就有专业人士尝试使用手机作为拍摄工具。2011年,韩国导演朴赞郁使用iPhone4拍摄了短片《波澜万丈》,并获得了当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15年,美国导演肖恩·贝克使用三台iPhone 5拍摄了长片电影《橘色》,得益于iPhone5出色的画质和分辨率,这部作品达到了在电影院放映的标准并成功公映。2018年,陈可辛导演用iPhoneX拍摄的短片《三分钟》在互联网上播出后,不但收获了好评,且引起了大众对手机视频拍摄能力的热烈讨论。
  这一系列作品的出现,确实证明了手机这一个人人都有的平民设备具有了拍摄出质量上乘的视频影像的能力。
  从技术参数上看,当前主流手机具有的以下几个功能,对视频作品的制作具有很大意义:
  (1)高清的分辨率。主流手机已经达到了1080P的分辨率,而部分型号如2017年的iPhone8已经可以拍摄4K分辨率的影像。高分辨率已经达到了在高清电视甚至是电影院播放的分辨率标准。
  (2)多摄像头。因为手机的机身很薄,无法安装变焦距镜头,这让手机视频的创作受到了很大限制,只能使用等效约为26mm的广角镜头拍摄。但很多厂商为手机安装了具备不同焦距的多个镜头,部分解决了焦距过于单一的问题。以2019年的iPhone11pro为例,它的三个镜头的等效焦距分别为13mm、26mm和52mm,可以胜任大多数视频作品的焦距需求。
  (3)高帧率。帧率的提升,意味着电影中常见的高速摄影带来的“慢镜头”效果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如iPhone11所具有的120fps的帧率,可以拍摄5倍速的慢镜头。
  (4)智能手机的高速处理器和层出不穷的APP,让影像效果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赞叹科技发展给手机影像带来的种种提升,我们不应忘记,手机拍摄还具有一个专业摄像无法取代的好处:作为一个面对大众的消费产品,它的所有功能都设计得非常简单易用,使用者的学习成本被大大降低了。
  技术的发展与学习成本的降低,让笔者开始思考和探索:智能手机能否作为一个创作工具,运用于高效的视频制作课程中。
  2  视频制作课程的发展和困境
  网络和社交媒体推动了新闻媒体变革,让视频逐渐成为了与文字并驾齐驱的内容载体。国内各大高校也适应这股潮流,在新聞传播相关专业设置了视频制作的课程。在笔者所任教的民办本科高校,相对于研究型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开设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实践性视频制作课程,如《视频采集》、《视频新闻报道》、《纪录片创作》等。这一类课程因为其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受学生欢迎。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发现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大多数课程实际上仍然采用了传统影视类专业的课程框架和教材,对于并非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内容显得过于专业,且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条件。毕竟,影视类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都在学习和训练拍摄技能,而对于非影视类的学生来说,他们只有一两个学期的学习时间,还没有摄像机和剪辑软件的功能摸熟,课程就结束了。
  第二,大多数此类课程中要求使用的工具是传统的摄像机,购买和维护的成本都十分高昂,并且上手并不容易。一个班级50个学生,不可能配备50台摄像机,所以只能采取分组作业的形式,5~6人共用一台摄像机,借出时间和归还时间都控制得很严格(因为还要考虑到别的上课班级)。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让所有同学都得到有效的训练时间。
  第三,对于非影视类专业的同学来说,过于专业的摄影机的深度使用,未必是人人必备的技能。即使在电视台或视频团队中,大多数人员是创意和执行人员,专业摄影师肯定不是占比最多的人。大多数同学所需要的,不是操作专业摄像机,而是镜头思维,或者说用镜头讲故事的能力。所以,花费过多的时间和成本在技术上,某种程度上必要性不大。
  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滞后、设备价格的高昂、训练时间的有限,以及对教学重点的定位不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笔者的课堂上,有部分学生在作业中用智能手机拍摄了部分镜头。笔者发现,因为智能手机对于他们来说十分熟悉,所以用起来完全没有使用专业摄像机的生涩感。并且,因为智能手机对影像的自动化处理(如自动曝光、防抖等),反而让他们拍摄的画面比那些用专业摄像机但不熟练的同学拍摄的影像更加稳定美观。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决定尝试着把这能手机作为创作工具引入课堂,用来解决本章开头所述的那些在这一类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智能手机在课堂上的实际使用
  从2017年起,笔者在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多门视频制作课程中引入了智能手机作为工具,用来验证这一工具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在两年的实验和观察中,发现手机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了视频制作课程的教学效率。
  3.1 学生的易上手程度
  在面向大一刚刚入学的学生《视频采集》课中,笔者让一个班级的同学使用手机作为拍摄工具,而另一个班的同学则使用摄像机作为拍摄工具,他们共同完成课堂上的第一个作品。使用摄像机的班级的大多数学生,都用了将近两堂课的时间去熟悉摄像机的初级使用,而拍摄的作品不同程度上都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如曝光过度、焦点不准等。毕竟,摄像机是一个技术参数非常复杂的设备,对于在课堂外很少接触摄像机的学生来说,难以迅速熟练使用。而使用手机拍摄的小组,基本没有花时间在熟悉设备上,而手机智能化的拍照系统(如触屏对焦)也让学生在拍摄中出现的技术错误少了很多。结果证明,使用手机拍摄的班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而使用摄像机的班级,由于对设备的不熟悉,作品的完成度相对较低。
  可见,作为入门工具,智能手机的确降低了学习的门槛。
  3.2 设备的普及率
  由于专业摄像机价格昂贵,大多数学生自己无能力购买,在使用时必须向学校实验室租借,且必须在一定时间归还。而视频作品的拍摄往往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且面临着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如天气)而造成拍摄延誤。这让租借设备成为学生的一大难题。而在使用智能手机作为拍摄工具的班级,则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
  因为手机的普及,一些小组的学生甚至可以用多台手机进行多机位拍摄,大大提升了拍摄效率和剪辑的可能性。
  3.3 设备的便携性
  专业摄像机一般体积较大,体积较重。即使是具有视频拍摄功能的单反相机,搭配上变焦镜头,也有两公斤以上的重量,更何况拍摄时还要携带如监视器、三脚架等配件,让刚刚上手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苦不堪言。而智能手机的重量一般在两百克以下,可以轻松地放入口袋,而智能手机的显示屏比大多数摄像机的显示屏更大、更清晰,观看内容回放时效果极佳。这种便携性让学生在外出拍摄时,不必因为设备的携带而焦虑,提升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体积小的特点,甚至开发出了一些摄像机无法做到的拍摄机位和角度,例如,把手机放在滑板上拍摄“飞翔”的运动镜头,把手机用胶带固定在天花板上拍摄“上帝视角”的俯拍镜头,这些机位和角度在使用传统摄像机时都必须配备成本极高的辅助设备。
  3.4 巧用APP做出丰富效果
  为智能手机开发的诸多摄影APP,可以模拟出多种视觉或听觉效果,让学生作品的视听呈现更加丰富有趣。例如,摄影APP中内置的滤镜效果,可以让学生在拍摄时实时看到画面在“黑白”、“复古”等色调下的效果,而在传统视频制作流程中,必须在电脑上的调色软件上进行色调的变更。
  而有一些APP功能,则是传统高级摄像功能的“平民化”。比如,“慢镜头”是我们在电影电视中常见的一种手法,但拍摄这一类镜头必须使用带有高帧率功能的摄像机,价格动辄上万甚至几十万元。而苹果从iPhone5s开始,给“照相”APP加入了“慢动作”功能,使用120帧拍摄,可以获得5倍慢放的效果。这一功能让学生在拍摄某些特殊镜头时的表现力大大增强。
  虽然智能手机在视频制作课程中提升了教学效率,但必须承认,它还不是一款尽善尽美的创作工具,尚有一些遗憾之处。
  例如,虽然有了多个镜头的配置,但智能手机的焦距选择依然有限,有些需要使用长焦或特殊镜头(如微距)拍摄的画面,智能手机还无法做到;由于无法进行手动曝光,所以如“慢速快门”等需要用手动曝光完成的影像效果也无法做到;目前的智能手机虽然在分辨率上与摄像机相差无几,但在暗光条件下拍摄时,手机影像的清晰度仍然不理想,噪点很大。有些学生拍摄白天镜头使用手机,但夜晚的时候还是换成了单反相机。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课堂上实际使用,智能手机在视频制作课程中能够起到提升教学效率的作用,尤其在课程的初始阶段,避免学生因为技术和成本而对减损对视频制作的兴趣,让他们把更多的关注焦点放在镜头设计和叙事上。虽然智能手机还有一些短板,但它的易上手、高普及率、便携性和丰富的APP效果等益处,是传统摄像机无法替代的。
  有一些学生以手机“入门”,把手机的摄像功能使用得十分熟练之后,对视频制作产生了由衷的兴趣,后来逐渐转向使用专业摄像机。这种上手容易、兴趣驱动、逐渐进步的教学效果,正是笔者作为教师所希望看到的。
  参考文献
  [1] 英国Little White Lies编辑部.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M].余春娇,译.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19.
  [2] 杨晓宏,马建军,马文娟.电视摄像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 柏松,罗磊.手机摄影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4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