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教学的几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毕业班的历史复习课,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历史老师的教学作用,达到互赢、共赢的目的。对此,通过多年的毕业班历史复习课教学,发现初中毕业班历史复习课的一些问题,并就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毕业班 历史复习课 有效性
  一、教师教学建议
  (一)研读《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要明确树立一个意识,即万变不离其宗。中考题目也是依据《考试说明》而制定的,其题目难度以及题目内容是不会脱离大纲要求的。《教学大纲》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给中考复习的基础,大纲之中不仅仅对于中考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和规定,还帮助学生将中考命题的方面,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深刻阐述。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复习活动需要紧紧围绕《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进行。
  (二)培养学生临场应试能力
  学生在中考的过程之中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尽可能地消除恐惧和紧张感,确保学生正常发挥。教师可以在初三学年的测试之中采用中考同步测试,中考同步估分方案,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中考的气氛,在长期以往的锻炼中学生必然会消除紧张感。同时,临场应试能力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和量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之中应当教导学生不要钻牛角尖,对于难题,占分比例不高的题目给与放弃。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面对各种题型时正确的应试心态和应试心理。其中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题目是不会太难的,与日常的测试题目或者是书本题目也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要规定学生首先确保这百分之七十的分数要拿稳,拿好,最后如若时间有所剩余,在检查完这些基础题目之后可以进行难题的攻克,实在是特别难的题目难以解决出来写出自己认为可能正确的答案,不可留白。这样的做题模式和做题习惯会让学生感觉到有章法可寻。
  (三)贴近生活进行历史教学
  要想使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就必须从教学内容中做出改变。如教师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就可以将历史内容与我国的首都北京相结合。对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件,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初中就已经了解了,如果还是按照书本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会产生厌倦感,不会主动的去学习。相反,如果教师以北京为例子,生活化历史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有时候也需要借助信息工具的帮助。往往历史课本上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的画面,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学习建议
  (一)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中考历史试卷往往阅读量是相对较大的,时间相对而言较为紧张。中考历史命题测试也在一方面考察了學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可以在平常的历史练习之中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有些题目所含有地大量背景资料,或者是专业名词是学生没有听说过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于文字的分析以及图表的分析,获得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具体题目进行作答。笔者认为在学生日常历史复习锻炼之中可以采取几种较好的培养方法:(1)指导学生将教材之中相似的文字、图标,相似的题目进行总结和归纳,快速地总结出这些内容的差异,学生可以对于这些题目进行改编,看看改编之后的题目与原来的题目的变化,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思维和考核内容。(2)快速提取有效信息,部分资料过长的资料可以首先阅读题目,再阅读材料,快速定位到自己所能够用到的材料,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节约很长的阅读时间。(3)对于图表类型的题目,一定要养成边看边标注,防止出现漏看,错看等各种细节问题。
  (二)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方便梳理历史知识
  在初三,历史课程的复习并不仅仅只有一遍,可能是很多遍,好多次的复习。那么在刚开始的阶段,学生就需要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这个体系的建设方便后期的二次复习,也能有一个很好的查漏补缺作用。同时,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可以让学生在宏观上有一个对于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应用理念,合理地与学科内知识加以归纳和调整,这样基础知识就具备系统化功能。
  (三)注重表达能力的锻炼
  历史学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学生需要在长期的复习过程中不断简化自己的表达,力所能及地使用准确并且简单的历史学语言表达历史有关的概念、活动以及规律,等等,这样在中考阅卷过程之中可以给阅卷老师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不会存在误判现象,这种适用的表达方式也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考试检查和复查,学生容易发现自己的书写错误,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综上,历史是初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课程,历史成则中考稳,所以说,初中毕业班的历史复习课需要教师不断地在实践工作中做出更改调整,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查漏补缺。
  参考文献:
  [1]肖国强.初中历史复习的教学核心:关系要素探讨[J].新课程,2015,(6) :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8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