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家庭农场开展草鸡生态养殖模式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S81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02-0030-02
   当前,我国鸡养殖的主要模式分为散养、圈养及笼养3种。圈养与笼养是当前养鸡的主导模式,其以规模化、高密度、集约化为特征,它们在丰富了我国鸡类产品供应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众所周知,畜牧业污染已变成继工业污染之后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尤其是在我国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我国家庭农场选择合适的养鸡模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养鸡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  我國家庭农场选择生态养殖模式的意义
  生态养殖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组织、调整和管理畜禽生产,以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1]。特别是在当前面对畜禽养殖造成的资源压力局面下,研究并实施生态养殖模式可以解决种植与养殖生产经营分离、鸡与人争夺有限粮食资源的情况,真正实现“种”、“养”结合,有利于草鸡养殖过程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在面对我国当前环保政策持续重压的背景下,研究并实施生态养殖模式可以解决鸡粪利用效率低下、鸡场废弃物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养殖业和家庭农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稳定供给,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农业的一种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时间短,总体数量不大,尤其是从事草鸡生态养殖的成功案例少,可借鉴经验不多。所以,很多家庭农场的草鸡养殖就是照搬普通养殖专业户的一贯做法,并未从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自身特点和生产实际需要出发,影响了草鸡产品的质量、销售和最终的效益。因此,我们应该围绕家庭农场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这三个基本特征,从剖析不同养殖模式对草鸡生产性能、疾病发生、污染控制等的影响,探讨适合于不同阶段草鸡的生态养殖模式,为促进我国草鸡生产方式转变、推进家庭农场养鸡产业的可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  适合我国家庭农场的生态养殖模式
  2.1  自然散养模式  自然散养模式是以山坡、林下、草地、果园等野外环境作为家禽的放养场地,采用现代养殖技术与传统饲养方式相结合,以实现生态环境与家禽养殖协调发展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共同提高为目标的新型养殖模式,是一种适合家庭农场生产和发展需要,适应我国生态环保需求的养殖模式。其中,林下养殖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散养模式,它是以果园、茶园、竹园和桑园等经济林园,或苗圃地、江滩林地、低山林地和丘陵地等生态林地为依托的集中养殖,可实现环保、节约粮食、提供优质有机肥、提高动物产品品质以及改善动物福利,且成本低、易推广,应用前景广阔[2]。
  2.2  种养结合模式  种养结合模式是将畜禽粪便作为农场所种植的瓜果蔬菜的有机肥,而种植的农作物又为农场所养殖的畜禽提供食源,以充分将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循环[3]。其实质是持续稳定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建立一个高效节粮型的畜牧业生产体系[4],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低污染,可以形成一、二、三产业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条,最终达到或维持尽可能最佳的生态平衡,实现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的增值增收。目前,占据我国主导家庭农场类型的种植型家庭农场,尤其是畜禽养殖型家庭农场,很多都在转型为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以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2.3  发酵床养殖模式  发酵床养殖模式是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和微生物处理技术,以实现养殖零排放、无臭味、缓解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新养殖模式。其做法是使用特定益生菌,按一定配方将其与谷壳、锯末等木质素纤维素含量较高的原料混合形成有机垫料,畜禽排泄物直接排人有机垫料内,垫料经科学养护可直接将其迅速降解、消化,从而实现了养殖粪污的零排放、无污染、无臭味[5]。发酵床技术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最早用于养猪,之后也发展用于奶牛和家禽等的养殖,因其零排放、零污染、成本低、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和使用效果好等特点,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接受和政府部门的推广。然而,由于该技术存在着成本高、操作复杂、受制条件过多等原因,一度沉寂,直到近几年,随着畜禽呼吸道疾病多发、粪污治理压力过大等问题愈发严重,发酵床养殖模式又重新得到了畜牧从业人员的关注,并在升级为异位发酵床后在全国大面积使用。
  2.4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又可细分为以沼气为核心的循环农业模式和以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为关键链的循环农业模式。前者是以沼气发酵为核心,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依据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物质分解、转化、富集、循环再生,生物共生竞争、协同进化的生态学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理论进行设计的一种资源多层次循环利用的工艺流程,畜禽粪便等废弃物收集至沼气池厌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充分分解转化成沼气、沼液和沼渣,其中沼气为可燃性混合气体,是良好的家庭生产、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则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可作为水稻、蔬菜、水果、食用菌、鱼类等动植物的肥料或养料,因而衍生出“畜禽-沼-林、果、菜、花卉、草、茶、菌、渔”等多种生态模式,沼液、沼渣还可用于饲养蝇蛆、蚯蚓等软体动物,再以蝇蛆和蚯蚓代替精饲料反过来饲养畜禽,由此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6];后者是以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最为整个循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国内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干燥处理、好氧堆制、厌氧发酵、软体动物消化分解、粪便的饲料化以及能源化再利用等技术。
  参考文献:
  [1]  田仁.畜禽生态养殖——奏响永续发展的主题歌[J].畜禽业,2004(10):32-34.
  [2]  李晓凤,夏先林,王听.林下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17,38(3):70-74.
  [3]  钱明,黄国桢.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294-295.
  [4]  侯鹏程,俞平高,莫成伟.上海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2(12):1723-1725.
  [5]  李娟.发酵床不同垫料筛选及其堆肥化效应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
  [6]  王志春.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混合干式发酵模式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386-3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1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