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导论》课程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高专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如何凸显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是本专业各门课程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以XX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导论》课程基于志愿服务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依托,提出通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专业相关性强的志愿服务达到专业认同、实践服务、技能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推进技能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方法与路径参考。
  关键词:志愿服务;技能培养;社会工作;实践教学
  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提出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水平,XX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探索基于志愿服务的课程设计与改革,将志愿服务过程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
  一、课程设计概述
  (一)课程简介
  《社会工作导论》课程是面向社会工作专业大一第一个学期新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先导课程,一期授完,共64学时,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价值观、方法体系,该课程为专业后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政策法规、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社会工作专业大一第一学期的学生,具有专业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的特点,学习内驱力强。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年级越低,参与长期志愿服务的人数就越多,大学生的年级越高参与长期志愿服務的人数就越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与此同时,大一新生专业认知度低、缺乏社工情怀和专业学习信心等方面的不足,志愿服务是引导学生接触社工需求群体、了解社会服务项目的最佳切入方式,是开展专业教育的理想实践形态,这也是本课成设计的必要性所在。
  (三)课程目标
  1.构建知识体系——知识目标
  本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全面系统认识社工专业,构建社工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
  2.培养职业技能——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社会工作服务通用过程实施的通用过程和实施要点,初步建立起社会服务的基本技巧。
  3.树立社工情怀——素质目标
  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培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怀,主动内化“助人自助”社工价值观,通过志愿服务感知、认知社会需求群体,建立同理心,以关怀之心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
  (四)课程设计思路
  1.理论与实践并重
  本课程落实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关于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的要求,在课程设计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实践教学课时略多于理论教学课时。
  2.校社资源联动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指出,规范专业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与志愿服务者简称“义工”管理,创建“社工引导义工,义工支持社工”的联动机制,是实现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社会化的新方式。《社会工作导论》课程组通过行业调研和前期对接,将课程重难点部分-社会工作工作方法教学单元以课堂理论学习与志愿服务实践教学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切入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服务项目,联动校社两类资源,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升华专业认知。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实施
  (一)课程内容
  (二)教学实施
  1.前期准备
  充分的理论准备。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前完成18课时的基础理论学习,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发展史、价值观、方法体系理论模式等方面知识,并进行阶段考核,考核合格的同学方可进入下阶段志愿服务项目实践,未合格的同学复习一周后补考,补考合格后加入第二梯队的志愿服务实践,以此类推。
  充分的学情分析。通过问卷星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学习现状、志愿服务意向等方面情况,掌握学情、吃透学情。
  积极的资源链接。通过行业走访和毕业生回访等方式实地考察社工机构和志愿服务项目,精选符合学情的志愿服务项目,签订志愿服务合作协议。
  2.任务布置
  首先进行分组,将理论考核通过的同学每5人分成一组,组内充分讨论,选出组长,做好组内分工和志愿服务计划。
  然后开展实践,分组完成后,根据志愿服务项目时间要求进行服务日期和时长安排,个案工作项目每组跟进一个个案,每个个案不低于4次服务介入;小组工作项目每组承接一周的服务,要求做好工作计划和服务主题;社区工作项目要求每组承接一个社区的垃圾分类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社工行政项目要求全班共同参与学校所在地区县级公益创投项目评审会志愿服务。
  最后总结分享,各组完成某一方法体系的志愿服务项目后,进行组内总结和讨论,并将本组的收获与感想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分享表现计入平时成绩。通过PPT分享,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PPT制作技巧,同时为下阶段社会服务项目路演技巧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过程指导
  建立“一周一段一事一指导”制度,即每周对各组进行个别指导,了解其志愿服务动态;每一阶段的服务进行一次全班性的团体辅导,总结该阶段收获与不足,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每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或陷入困境时,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提供方法论指导,构建全流程指导链,为学生顺利完成志愿服务任务提供支持。
  4.结果评估   课程结果评估按照学生自评占10%、组内和组间互评占10%、师评占40%、服务对象评价占10%、合作机构评价占30%的权重加权总分作为本门课程的最终总评分数。
  学生自评。课程结课后,学生对本课学习情况、个人收获、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自评,填写自评分数。
  组内和组间互评。各组组员就志愿服务参与情况进行相互评价,各组对其他组志愿服务情况和PPT分享表现进行评价,填写互评分数。
  教师评价。教师通过理论考试、志愿服务实践考核等方式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填写师评分数。
  服务对象评价。志愿服务项目结束时,向服务对象发放满意度测量表,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效果进行量化评价。
  合作機构评价。每组志愿服务结束时,向合作机构发放电子问卷调查,邀请合作机构参与对学生志愿服务表现的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三、教学总结与反思
  (一)教学收获
  该模式在X职业学院2016级、2017级、2018级、2019级(正在实施)四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实施至今,其一学生专业认可度和稳定性大幅提升,保持了较高的专业稳定性。其二学生的专业情怀和专业技能大幅提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项目直观、深刻体悟社会服务的技能技巧,建立起同理心、接纳等专业情怀。其三,学生精准对口就业率大幅提升,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对接,既有利于用人单位介入行业人才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实习就业,实现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三赢目标。
  (二)教学反思
  随着招生规模扩大、班级数量和班级人数的增加,志愿服务实践教学的管理难度增加,具体表现在:项目数量增加,走访难度加大;学生数量增加,分组难度加大;课程时间有限难以做到兼顾每位同学,难以做到志愿服务分享环节的全覆盖,教学效果方面保障难度增加。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2019(01).
  [2]齐秀强,赵英丽.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J].当代青年研究,2013(04):118-123.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2018级院级课题《志愿服务视角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RZYYK2018003)支持
  作者简介:欧阳珊(1986-),女,湖南耒阳人,硕士研究生,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服务理论模式、社工与义工联动机制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3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