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中改变农民行为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跨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在各个方面、各个行业不断取得长足的进步。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如今我国农业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若能改变农民行为使其更加适应和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无疑将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教育程度、市场因素、经济收入、社会环境等因素越来越影响农民的行为,把握新时代农民行为规律,根据需要理论、动机理论、激励理论等基本行为理论结合影响农民行为各个因素研究改变农民行为方法,以求科学有效的引导农民的行为改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行为;行为理论;行为改变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意义
  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当下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的特殊时期。这一过程中作为主要实施者和受益者的农民群体需要加以农业推广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科技的创新与进步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农民群体行为的改变是影响农业推广工作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当下农业推广中农民的行为改变规律和农民行为改变方法进行研究探索,对提高农业推广效率、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
  2    新时期农业推广中农民行为的新变化
  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施行与不断改革,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农业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民作为过去单纯的农产品生产者,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主决策权和决策能力。由于城市市场向农民的开放,农民的收入来源结构由原来的单一向多元化、复杂化转变;同时,农民的社会地位、交际模式、教育程度、思想观念都正发生着新的变化。
  2.1    农民行为受市场因素影响明显
  传统农业时期农民能够长期自给自足,其行为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土地、气候、地理环境等,而现代农业由于农业市场化,劳动力由农业产业大量转入二、三产业,农业劳动者数量快速减少,将由相对于传统农业较少的农民生产满足整个市场所需的大量农产品,因此农业产品不仅仅用于自给自足,更多的是用于市场交易,以达到利益互补的目的。这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益就成了农民关心的主要问题,其行为改变的主要目的就成为了追求一定的效益,因此市场的变化将明显的引起农民行为的变化。
  2.2    农民群体的传统观念正在改变
  传统农业时代农民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其行为受到区域历史、文化、风俗以及周围群体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长期相对固定的、难以扭转的传统观念,固有的、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对农民行为的改变来说是形成了一定的阻力的。在新时代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得到极大的改善(这极为有利于新一代农民的培养),同时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群体接触和了解外部信息更加便捷,农村同外界的沟通不在那么闭塞,这有力的增强了农民群体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传统观念在新事物的冲击下正渐渐淡化,意味着传统观念对农民行为改变的阻力在逐渐减小。
  2.3    农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变化迫使农民行为的转变
  参考罗斯托区域发展阶段理论,我国正处于第五阶段的大众消费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经济部门开始逐渐由第一、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大量高科技成果开始被生产者和消费者接受和使用,此时的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开始下降,农业产业产值占比和劳动力占比下降,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农业中农民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者,而是能够接受和利用甚至是创新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新型农民,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抗力的现代农业要求。
  2.4    经济时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发生变化
  农业产业在改革前期的让步和大力支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困扰我国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加上农业的弱质性,从事农业的收入越来越明显少于从事其他行业的收入,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农民群体普遍处于社会最底阶层,农民生产积极性也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入城市选择其他行业以谋求更多的经济收入,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农民,以至于很多农村中老年人成为主要劳动力。由于其文化程度较低所以其行为改变也更加困难。更重要的是具有相对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农民的流失,对农业推广工作的进行和新一代农民的培养无疑会有很大影响。
  3    农民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
  人类行为改变是建立在技能和认知改变基础上的,农民群体同样如此。由于農民个体的的行为会因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等而表现出差异,这是由农民群体所处的自然、历史、社会和经济环境的不同所决定的,其行为规律也会有所差异,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农民群体行为改变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其目的表现出共性:如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保护环境、达到预期目的等。
  3.1    农民行为改变的关键在于内部因素
  促使农民行为改变内部因主要包括农民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自身素质(如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经营能力)等。这些内部因素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知识、观念、技能、态度等方面,只有农民的知识、观念、技能、态度等方面转变才能诱发主动性的农民行为改变。
  3.2    外部因素促使农民行为的改变
  外部因素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包括国家国策、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市场环境等;微观层面包括基础设施、推广服务、技术供给、信贷条件、社会组织等。这些外因可以迫使农民做出行为改变。如一项被强制推行的政策或法规农民不管是否认同都只能被动接受。又或如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若不作出改变将无法适应市场获得的足够的收益时,农民就不得不改变其行为。   3.3    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农民行为改变程度
  农民以利益为目的行为改变时,如果农民有较高的收入,则其承担行为改变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改变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而且较高收入的农民具备采用新技术和增加更多生产资料的条件,更具备改变其行为的条件。经济基础不好的农民因为不具备使用新技术的经济能力,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即使在主观性上具备了行为改变的条件也较难付诸行动,或需要更大的代价和风险来完成行为改变。
  3.4    农民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农民行为改变
  如果农民素质较高,理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会较强,也更容易预测其行为改变带来的效果,行为改变就越主动;如果素质较低,理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就较差,行为改变就越被动。如当一项政策的推行时,如果农民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就能够正确地解读政策推行的意义就能够积极地配合做出适当的行为改变;如果文化素质低就很难理解政策,甚至带有抵触心理的被迫地做出行为的改变,减弱推广效果。
  4    农民行为改变方法
  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引导性(自愿)改变方法、强制性改变方法。
  4.1    强制性改变方式是指通过强制性规定或命令的方式来改变农民行为
  在过去世界各国的农业推广中大多都运用强制的手段,这一方式的优点是范围广、效果快,适用于一些推广范围大、实施周期短的项目或者周期长、要求长远效益的项目。要实现一些宏观层面上的统筹规划目标的项目通常采用这一方式,此类项目可能对单个农户效益不显著但关系国计民生问题;其缺点是农民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反馈机制,农民的建议和需求缺乏有效反馈;若规划目标与农民目标一致,采用强制性手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有利于农民的,则较容易达到农民行为改变的目的和规划目的,否则就容易使农民缺乏积极性,甚至产生抵抗性而收到不好的效果。
  4.2    引导性(自愿)改变方法是引导农民独立自主决策并改变行为的方式,其行为的改变是主观性的
  4.2.1    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如今农村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相对于城市而言存在较大差距。而要改变农民群体的知识、观念、技能、态度等以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就必须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潜移默化的引导农民认知、观念、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转变是改变农民行为的基础性工作。
  4.2.2    正确引导农民需要以改变农民行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具有不同层次的需要,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社交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要。所以在改变农民行为过程中要结合农民实际需要加以引导,根据推广目的分析农民实际需要层次,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同时要注意尊重农民的需要。
  4.2.3    用激励方式引导农民行为改变。根据行为理论当一种行为的结果是得到奖励或者利益时人们就会加强该行为,如果行为的结果是惩罚或损失利益,该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所以在农业推广中可以用激励的方式来加强农民行为的改变,在农村跟风现象明显,当看到一部分人的行为带来利益时农民会出现盲目的跟风行为,通过示范、树立榜样等方式,用良好的示范效应向农民展示行为改变带来的好处,可以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行为的改变。
  4.2.4    改变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人民共同的向往,而要改善生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经济条件的改善。农业推广者帮助农民改变其行为的过程中要关注和考虑农民的改善经济条件的期望,结合推广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兼顾推广目的和农民意愿、探索改变的办法和途径,提出实现美好景愿的关键方法和具体措施。这是农业推广中改变农民行为的重要方法。
  5    总结
  总而言之,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需要农推人员根据乡村振兴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做出科学合理地判断做出适当方法的选择,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创造实现改变农民行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高启杰.业技术推广中的农民行为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0(1):28-30.
  [2] 魏振祥.期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模式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6):60-62.
  [3] 高辉.农民对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4):41-43.
  [4] 梁明巧.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民行为改变实践[J].甘肃农业,2012(3):38-40.
  [5] 石洪景.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机理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5(2):22-25.
  [6] 任晋阳,齐顾波.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60-68.
  [7] 彭文平.農民理性行为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6):23-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8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