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小红

  【摘要】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育中的关键,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时期。本研究分析了数学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探讨了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思维培养的主要方法,旨在为推进我国以数学思维培养为目的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数学思维  思维导图  启发式教学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149-01
  新世纪以来,伴随人类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各国政府与科学家对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愈加重视。众所周知,数学专注于对模式的研究,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同时又将抽象化的问题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小学阶段处于数学启蒙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初期阶段,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与应用型的双重属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直接领悟到数学学习的精髓。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提升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难题。
  数学思维通常是指数学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归纳与综合能力等等。拥有了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即能够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般来讲,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常常利用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具体事物作为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提出问题,小明有10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几个?然后妈妈又给他买了4个,小明现在还有多少个苹果?类似的教学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并初步形成数感。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小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    采用错误的方法教学通常会让小学生认为数学是空洞的,数学就是计算,难以让小学生产生分析问题的兴趣。所以,培养数学思维的第一步,即是广泛使用生活中的素材,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形成一定的数感。善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假设能力,鼓励小学生自己构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种主动探索习惯的培养将是我们实施数学思维培养的第一步。一是,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把数学融合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将生活问题抽象化、公式化、高度凝练化,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通过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分析,加强了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让课本上的符号变得生动,不那么死板。二是鼓励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有意识的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构建小学生的分析能力。比如,小明想买一个书包,需要100元,小明做家务每天能够存5块钱,多少天能够存够钱?那么提问学生,这是一个加减法还是一个乘除法?然后再提问,如果小明周六、周日帮妈妈给花园的花浇水,可以额外得到10元,那么多少天可以存够钱?培养学生将生活的具体问题简单化、符号化,这样既解决了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灵活利用思维导图方法初建小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到众多的数学公式、概念、数学原理、定理与图形等,如何让小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与利用这些知识,形成独立的归纳分析能力成为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目标。由于小学教學的阶段性与小学生智力发育的特殊性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构建小学生的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思维导图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小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图形、图像与文字、公式的结合,强化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能力,并产生较好的学以致用的效果。另一方面,小学数学习题呈现多样化与信息量大的特点,这一趋势对小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灵活应用思维导图方式可以将学生习题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记录下来,通过总结与知识网的构建,对全班同学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纠错能力,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
  此外,合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将能更好的构建小学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众多的学科课堂教学已经数字化、媒体化了,数学教学相对比较传统。如何合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路径之一。数学思维的培养来源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生活化、现实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多方面教学资源,扩展小学生的认知范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包含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等多种信号的获取、储存与展示。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由于小学生仍然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难以接受复杂的事物,相反,对声音与图像的接受能力却很强。通过思维导图方式的引导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有助于小学生更直观地将数学原理与生活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并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三、利用启发式教学模拟构建小学生抽象与概括思维
  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目前各学科普遍采用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主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启发诱导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
  小学生通常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有趣、未知的问题。如何科学设置情景课堂,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思维培养的另一难题。数学思维也就是利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数学原理、公式、计算法则等,将具体问题抽象化,转化为数学运算。在教学活动中,将数字运算、乘法口诀、图形识别等融合到数字游戏或者趣味比赛中,将是有效避免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跟不上以及产生厌学情绪等问题。通过设置课堂情景,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逐步启发、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课堂情景联系起来。在众多的数学思维能力中,抽象与概括能力的培养最复杂,最难实现,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总结学生的学习经验,通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善于思考的习惯,最终形成较好的抽象与概括能力。
  一是合理利用目前较流行的动画片,以片中的卡通人物为主角,设定相关的情景,将教材中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数学计算、数学原理放置于情景当中,初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类比分析的能力。这种方式符合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也能够较好的提高课堂效果。二是开展课堂趣味教学与游戏教学的学习活动。比如,以儿歌的形式教学生背诵乘法口诀,并且在同学们当中开展竞赛。或者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相互之间给对方出数学题目,然后一起讨论当中的数学问题以及涉及到的数学知识。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方法改革,众多的一线教学工作者已经认可了该方法,并在很多学校推广。
  参考文献:
  [1]厉慧英.基于主动探究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 2018(8):146.
  [2]曹青燕.“互联网+”背景下的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 考试周刊, 2015(95):12.
  [3]章雪康.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探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12):77.
  作者简介:
  刘小红(1986-),女,河南南阳人,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