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古文学作品应重视语言的“非字典”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左廷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029-01
  文学的基本特点是以语言为媒介来构筑形象,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句,或者作为概念的载体,依靠推论来揭示事物的共相,或者以表现概念为基础,描述客观世界和人的心理的某一现象,这就是语言的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
  我们把文学作品中语言的那种超出词句的原始内涵,融入作者的情感,作为形象载体时表现出的意义,即表现功能所揭示的意义,叫作文学语言的“非字典”意义。长期以来,作品语言“非字典”意义的分析,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古文学作品教学至今仍在低层次中徘徊。本文拟通过对古文学作品教学中语言“非字典”意义作用的探讨。
  一、分析语言的“非字典”意义,使学生与作者发生情感共鸣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篇》)移情作为一种基本的文学创作手法,千百年来,一直被广泛地运用着。这就使得文学成为一种用形象与情感再现心灵和表现生活的艺术。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充溢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所以,文学作品中的词句,可能与普通语言中的一样,但情感的心境像水一样可以使这些词句改变原来的印象,浸润在一派新鲜的涵义里,负载起不同寻常的心理内涵。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本来是悦目的,现在却勾人落泪;鸟鸣,本来是悦耳的,现在却反而使人惊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此时的花和鸟已成为作者情感流程的触媒,是其此情此景的客观对应物,它们已完全被作者伤感、悲戚的心理所浸染,因而它们要比在现实生活中负担更多的心理内涵。我们只有深入挖掘作品语言的“非字典”意义所包涵的丰厚的底蕴,才能使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作者心灵的深处,真正地进入作者所营构的情感氛围,与作者发生心理的对接和情感的共鸣。
  二、分析语言的“非字典”意义,为学生开辟广阔的想象空间
  比起其它艺术媒介,文学语言的情感功能更为直接和强烈,人的一切思想和情感甚至潜意识和细微的心绪,都可以在文学语言中得到表达。陆机《文赋》称:“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文不逮意”也就是言不尽意。刘勰作《文心雕龙·神思篇》也述说了写作中“言不尽意”的苦恼,这是因为“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原来是由意和言各自的特性决定的。意虚而言实,言不尽意是必然的。或有言意相合,“密则无际”的惬意,也有言意相隔,“疏则千里”的缺憾。但总之言意矛盾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既然“言不尽意”,那么索性寄意于言外,让读者去想象去琢磨。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开篇便告诉读者,小石潭无路可通,须“伐竹”才能“取道”而见潭。由此可知,这风景优美的石潭被长期弃置,无人问津。这就是作品字面意义提供给读者的表象。但是我们决不能仅仅拘泥于文学语言的原始意义,而要通过分析语言的“非字典”意义,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背景,激发他们合理的想象力,进行再造想象,挖掘出其更为丰富、更加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容量,从而完整地把握作品的内容。“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语》),原来,《小石潭记》中的一树一竹,一水一石,都投射着作者磊落胸襟和抑郁情怀的折光。满腹经纶的柳宗元与这秀色可餐的小石潭有着同样的遭遇。这条竹树丛生,使人步履艰难的“道”上,洒满了他报国无门的痛惜之情。这才正是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言外之意。
  三、分析语言的“非字典”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悟性,使文学作品获得更为广泛的意义
  “一种明确无误的情感和情绪都不可能由文字语言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正因如此,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就极为普遍。李煜作《相见欢》,不入前人窠臼,冲破人理智所不能逾越的藩篱,用“剪不断、理还乱”状写“离愁”,成为千古之名句。明人沈际飞说:“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句妙。”(《草堂诗余续集))妙就妙在是一种说不出滋味的“离愁”所特有的滋味,这种具有“七情所至”的确定内涵的“离愁”滋味,在艺术上是“说破”与“说不破”的对立统一,因而审美上也是模糊性和明晰性在艺术整体上的一个集成系统。它多义而宽泛,复杂而变动,是一种有明确内涵的模糊集合体。古往今来,在日常生活的经验里,心灵经历过“离愁”和经受过相思之苦煎熬的人们,往往都会在胸中升腾起一种莫可名状、无法排遣的惆怅之感,沉浸在对往事的追恋和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我们只有深入到语言“非字典”意义所揭示的广阔背景中,才能不断唤起学生对有关现实和情感的表象经验。这样,“模糊”的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就会因每一个学生悟性品质的不同而显得异彩纷呈,文学作品随之也生发出了更为广泛的意义。
  总之,分析古文学作品不能不分析语言,“透过说论者表面的含义,发掘其背后隐含的意义,是理解言语的更高水平。”(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我们只有切实重视对语言“非字典”意义的研究,才能真正进入古文学作品教学的最高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7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