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改变了以往只追求解题能力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初中数学中较为基础的一项数学能力,有利于学生快速、正确地进行数学运算,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几何、代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运用能力。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为系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师们不断探索。本文主要借助了一些教学实例来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1-0083-02
  引    言
  当前社会正处于发展时期,数学在各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深入。初中数学在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处于初级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养成的习惯,能够推动理性思维的形成,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帮助。在此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不仅应注重学生的成绩,更需要从未来发展、文化修养等层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心理,不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优化备课,创新方法
  备课是初中数学一节课开始之前的必经过程,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够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这节课所要传达的信息量,只有进行准备和估计,才能够通过穿插一些互动内容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确保学生的学习状态。其次,教师也应当在备课过程中预测学生可能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推进。
  例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这一章节时,由于三角形是学生以前就学过的知识,如果没有新颖的内容,很容易使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对此,教师需要优化备课,创新方法。在让学生试着证明“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时,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预想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疑惑,学生会觉得这是一个既成的事实,无须证明。教师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先理解什么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即为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紧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三个角相等那么三条边会是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三个角相等那么三条边也必然相等,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一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变化,对其后续的数学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
  二、数字教学,创设情境
  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要注重确保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全面掌握以及理解[1]。当然,作为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教学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一些满足学生心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把握内部规律,温故而知新,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平面图形的认识”中的线段、射线、直线这些概念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PPT,再PPT中教师可以展现线段、射线、直线的形成过程。如(1)可以在屏幕上点一个亮点,然后再由这个亮点发出一条线并可以无限延伸,这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射线,从而引出结论:射线有一个端点、可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不可度量;(2)在这条射线上用另一种颜色的亮点点出来,这样可以把这条射线分成两部分,有两个端点的即为线段,不可延伸,可以度量;(3)在(1)中把亮点向左延伸,即为直线;(4)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还能继续向两边延伸,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直线没有端点,可向两边无线延伸,不可度量。这样一来,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会下意识地形成数学思维,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鼓励教学,加强互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长。而教师也应当充分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由于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当进行肯定,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也应当进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学生厌恶数学学习这一情况的发生,教师的言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带着自信心进行初中数学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认识概率”时,教师可以引入“掷骰子”这个概念,让学生思考骰子每个面出现的概率,学生会发现书本上直接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结论,往常情况下教师肯定会就直接说出这个结论。但是,要想培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就需要向学生提问“是不是指导每个面出现的概率都为1/6?”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反复掷骰子,小组成员共同操作记录,由此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发现经过掷骰子次数的增加,每个面出现的概率大约能够等于1/6。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结论,相比以往的只是通过教师灌输知识,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判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数学能力。
  四、观察思考,发散思维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束缚,将思维延伸发散。而教师将数学从抽象化转变为具体化,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是能够影响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的,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够看透一道数学题目背后多个角度的分析,并产生多种解题方式。学生在具有一定观察力的同时,也应当在学习浓厚的氛围中寻求答案,最终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们可以借助“鸡兔同笼”这一数学问题来对知识进行讲解。二元一次方程主要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于“鸡兔同笼”这一问题,学生可能在小学的时候就见过,当时可能解题步骤较为复杂,学生产生很多疑惑,但是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之后,这类问题就变得简单许多。教师可以利用PPT将鸡兔同笼的动画展示给学生看,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问题,分析数学关系。学生可以发现“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不难发现兔子有一个头四只脚,鸡有一个头两只脚。教师引导学生引入未知数x、y来表示鸡和兔子的数量,如何根据题目信息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即可求得鸡和兔子的数量。
  结    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应该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低,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通过贯彻高效课堂构建理念,努力摸索教学方法,从而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接收数学知识,通过实践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当代教学模式提供建议,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李建斌.探析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87-88.
  作者简介:许纯(1974.9—),女,江苏阜宁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0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