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抓住特点 提升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春林

  与面对面地在教室上课相比,线上教学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在师生交流、学习监督等方面,效果都弱于课堂教学。这些问题对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挑战。本期,我们讨论线上教学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
  笔者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为例,谈谈线上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
  一、巧用故事启迪学生思维
  在教学《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前,教师反复播放“曹冲称象”的动画,让学生感受“转化”和“等量代换”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学习《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做铺垫。
  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教师再出示课件“一个长方体药盒和一个正方体魔方”,然后问学生“怎么求它们的体积”。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体积是“长×宽×高”的答案。然后,教师出示例6中的橡皮泥和梨两个物体,问学生怎么求它们的体积。一名学生说:“可以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再计算其体积。”教师接着问:“不改变形梨的形状,怎么求它的体积呢?”学生沉默了。此时,教师提醒学生回忆“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课件播放乌鸦往水瓶里丢石子喝水的动画。学生受到启发后,有的提出把梨放到水瓶里求体积,有的提出把梨放到量杯里求体积……
  引导学生回忆“乌鸦喝水”的故事,目的是让他们进一步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改变学生的实验操作模式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例6的两个实践操作活动,要采用不同的操作模式探究。类似于橡皮泥这样的不规则物体,通过捏压的方式使之变形,转化成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再计算其体积。像梨这样不可变形的不规则物体,可以利用排水法來测量体积。笔者这样引导学生。
  师:如果家里有量杯,该怎么测量梨的体积?
  生1:把梨放入装水的量杯,看刻度变化求体积。
  师:如果家里没有量杯,该怎么测量?
  生2:用带刻度的奶瓶代替量杯。
  生3:用盛水的长方体容器来代替量杯,量出长、宽、高,也能求梨的体积。
  师:物体的体积与容器中的什么要素有关?
  生4:物体体积等于容器中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
  师:用盛水的长方体容器来测量梨的体积,猜一猜,放梨的方法有哪些?
  生5:先放入水,再放入梨。
  生6:先放入梨和水,再取出梨。梨上面可以系根细绳。
  ……
  教师用动画演示怎么用量杯测量梨的体积的方法,以及用盛水的长方体容器测量梨的体积的三种方法(升水法、降水法和溢水法),学生模仿上面的方法动手操作,很快测量出了梨的体积。
  三、练习设计层次要清楚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线上练习,可以这样设计。
  1.基本练习
  (1)如下图,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2)将两个西红柿浸没在盛了250mL水的量杯中,水位上升到600mL,平均每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综合练习
  (1)在一个长8m、宽5m、高2m的水池中注满水,然后把两条长3m、宽2m、高4m的石柱立着放入池中,水池溢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少?下面第( )种解法正确。
  ①8×5×2-3×2×4×2=32(m3);②3×2×4×2=48(m3);
  ③8×5×(4-2)=80(m3);④3×2×2×2=24(m3)。
  (2)如下图,怎样测量一颗图钉的体积呢?
  基本练习是仿例题6习题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练习形式上,学生可以全做,也可以男生做第(1)题,女生做第(2)题,通过竞赛的方式,提高练习效率。
  综合练习第(1)题可以用“溢出的水的体积=两条石柱没入水池部分的体积”来解决,难点在于理解石柱没入高度是2m而不是4m。第(2)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课件设计注重资源整合
  线上教学最怕“卡机”。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分类收集资源,然后整合到同一个课件中。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涉及“曹冲称象”和“乌鸦喝水”两个动画故事。教师可以用录屏软件将它们录制下来,根据教学进度插入到课件里,还可以录制量石头体积的三种方法的动画,适时插入到课件里。这样能减少课件切换次数,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老河口市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3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