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模式及意义思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汤颖燕

  【摘要】主要以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模式及意义思索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科学教育现状为主要依据,以科学教材为中心,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结合实际生活,研究综合实践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分析个性化拓展课程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模式应用效率,为加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做铺垫。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 实践活动 活动模式
  对于小学科学教育来讲,科学引入实践活动模式十分重要,其不但是保证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还是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给予实践活动模式高度重视,通过新兴的手段,将其存在的作用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出来,给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提升到新高度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分析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模式及意义,具体如下。
  一、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特征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诸多教师对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模式并不注重,只是在单一的完成教学任务,甚至部分学校根本不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只在科学教育课的最后几分钟,让小学生自行活动。诸多教师认为认真教学或是依据大纲进行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即可,实际上,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小学时期的教育工作需以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为主,而并非单一的完成的教育目标。基于此,教师可以应用多元化的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方式有很多,如多媒体、计算机等工具皆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需合理应用现代教师,全面发挥其图文并茂等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加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研究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特点,如此教师便能掌握学生不喜欢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原因。尽管实践活动为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部分,但小学生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都不强,经常觉得教育实践活动十分乏味。探其根本,主要因小学科学教师很少指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致使此种现象发生。
  二、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模式及意义
  1.以科学教材为中心,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
  在科学教材中,诸多单元最后一课的实践活动设计都结合了本单元整体知识,而教学活动流程细化性不强,缺少指向性,为此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小学生较强的好奇心。小学科学教师在此类课程教学时未进行有效指导,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影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为此,相关主体需重新对此类综合学习活动进行设计,结合多种学习资源,通过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实现单元知识整合应用。
  如学生学完浮力知识以后,相关主体可以设计“用吸管造小船”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以知识为主,结合多学科技能与知识,来实现用“吸管造小船”的活动目标。之后,在班级中进行展示、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其主动改造作品,进而提升活动效果。而“用木筷做桥”的活动,也是学生学完一个单元知识后,结合多方知识与实际生活,完成的科学作品,实现知识与能力应用。在学完电路知识以后,教师设计了“趣味红绿灯”,要求班级同学应用简单的电路知识,结合串并联等有关知识,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红绿灯。还有三年级开展的“植物的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应用所学内容,收集植物叶子,且制成标本,另外引入艺术创作理念,构建成植物画,展现作品的艺术特点。小学生在制作标本时,需做好记录。之后把植物标本和记录在班级中交流分享。在此类实践活动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激发,更为主要的是学习可以在课程学习中,内化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另外,同生活实际上相结合,在具体应用中优化,实现预期效果。
  2.结合实际生活,研究综合实践课程
  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需要注重过引导学生优化生活问题,且带着学生一同实践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如六年级“环境和我们”这一单元,让学生结合生活认识垃圾的危害,在课上指引学生关注快递的包装,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新问题,还是当前出现包装垃圾较多的行业,通过此种小的方面着手,让学生同体验或是测量的方式进一步理解过度包装的浪费。应用此种方法,把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那么怎样设计新兴包装便成为了此堂课谈论的中心。如此,新型快递保证便成为了学生研究的中心,经过探讨,学生开始设计纽扣式包装、可循环包装等新型包装。学生在此过程中应用跨学科知识,通过跨学科整合优化现实问题。最为主要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高。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师只依靠教材,致使课堂丧失掉味道。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如此,才会让课堂研究更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加强课堂的灵动性。
  3.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分析个性化拓展课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已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观需求。对于爱玩的学生来讲,单一的学习方式不能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尽管科学课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但是科学教材发展远不能跟上学生知识增长的脚步,课本中的实验不能满足学生较强的好奇心。其需要直观且形象的探究活动。基于上述状况,相关主体需要学生一同进行拓展活动,展开了“探索种子的奥秘”等系列课程。而科学视频是学生录制自己观察与实验的活动片段,时间约为五分钟。此种微视频,一方面能够将学生实验过程记录下来,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记性,推动学生个性化研究;此外,通过在班级中展示,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实验活动中,进而推动学生个性化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能够发现学生十分喜欢科学微视频。在初期,主要以鼓励为主,诸多学生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作品,如“金鱼”等;渐渐的有学生开始应用此种方式记录实验,如“瓶子赛跑”等;之后研究范围渐渐变多,分析也更加深入,如“蚕的生长变化”“海浪的侵蚀”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生活质量的提升,视频录制设备几乎实现了普及。怎样让这些技术更好给學生与成长服务,变成了当前教育人员亟待优化的问题,科学微视频活动为希望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中找到一个入手点,合理应用多学科知识,完成一个科研活动,且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实现项目式学习活动有序开展的目标。在活动之中,教师不但要有效调动学生充分发挥探知欲,还需让孩子在良好的活动中获取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开发潜能、启发思维。
  综上分析,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引入实践活动模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营造轻松且自由的课堂氛围。为此,小学科学教师需给予实践活动模式高度重视,通过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以科学教材为中心,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结合实际生活,研究综合实践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分析个性化拓展课程,将其内含的作用与价值全面发挥出来,为小学科学教育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崔红霞.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研究[J].名师在线,2019,(07):8.
  [2]朱跃辉.小学科学教育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151.
  [3]吴章德.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学STEAM教育实践与探索——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拓展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09):19.
  [4]朱小琴.因为热爱所以深情——我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之旅[J].江苏教育,2018,(46):52.
  [5]梅笑漫,徐彩娣.小学全科教师视阈下高师科学教育体系的多元化构建[J].高教论坛,2017,(1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5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