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技击意识的培养对太极拳教学效果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进进程的不断推进,太极拳被列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重要内容,通过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讲解与示范过程中加入技击方式,切实提升太极拳教学质量与效率,增长学生对太极拳拳式及理论知识的理解水平。基于此,本文就技击意识的培养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充分发挥出技击意识在促进太极拳教学高质高效开展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出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以供参考。
  关键词:技击意识  太极拳  教学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4(a)-0227-02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tai chi is listed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adding techniques in the explanation and demonstration process of simplified tai chi in 24-style simplification,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ai chi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level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ai chi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is increas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effect of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beating consciousness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ai chi, aiming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technical attack consciousness in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ai chi teaching, and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tai chi learning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Skill awareness; Tai Chi Fist; Effect of Teaching Effect
  1  太極拳教学现状分析
  太极拳作为我国武术项目的重要分支,不仅具备强身健体的功能,还具有显著的技击作用,拳式与套路均为技击御敌[1]。在高校太极拳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讲解示范的方式,学生模仿教师动作,由教师指出学生动作错误,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上与课下时间不断练习太极拳。虽然此种教学效果能够使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拳式,但无法正确动作的形韵,更不会了解太极拳动作的技击含义与相关养生原理。学生对太极拳动作感到十分陌生,以至于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为切实提升太极拳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出技击意识培养在太极拳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采用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技击意识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系统调研,更好优化传统太极拳教学模式。
  2  技击意识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2.1 研究对象
  以该校高职一年级电子专业1为研究对象。总人数为153人,男生133人,女生20人。将此些学生依照所在班级的不同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求所有学生在入学之间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太极拳教学[2]。
  2.2 研究方式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数据实验法与问卷调查法。
  2.3 研究流程
  实验班与对照班均进行12次课时太极拳教学。在教学侧重点上,对照班以拳式动作顺序为主,为常规教学手段;实验班以技术动作与技击练习为主,在培养学生技击意识的过程中,不仅讲解示范动作要领,还向学生传授招式的技击作用,让学生进行相互模拟对抗,在后期对抗练习过程中反复练习与验证拳架,使学生能够对太极拳的拳理具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在总结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将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打乱分组,由教师采用统一评分标准为学生评分,收集学生得分数据,对比实验班与对照班平均分,以便对技击意识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深刻分析。
  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与理解程度。
  2.4 研究结果
  通过对照板与实验班学生平均成绩的对比分析可得,实验班学生太极拳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班,说明在太极拳教学中加入技击意识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理解程度与太极拳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太极拳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过程中,实验班对太极拳感兴趣的学生占54%,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占29%;对照班对太极拳感兴趣的学生人数为36%,很感兴趣的学生人数仅为11%[3]。由此可见,通过在太极拳教学中增设关于技击意识的培训内容,可切实激发出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出太极拳教学在高等院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3  太极拳技击意识的认知
  太极拳主要以绷、捋、挤、按等攻防动作为主,结合手型、腿法、手势等,形成一系列具有规律性的套路形式。太极拳技击意识来源于其自身很强的攻防技术动作,使古代人在残酷的战争中逐渐演练、发展而来。与普通对抗性很强的攻防技术性比,太极拳更加满足大众在增强体质等方面的需要,不断吸取新经验与演练方式,朝向平和的效能转移,因此套路技术与实打途径具有极大差异性。
  4  技击意识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教师在讲授太极拳知识的过程中,需结合太极拳动作的攻防特征进行讲解,分解动作攻防结构,使学生能够看清正确动作,增强自身技击意识,对太极拳的学习充满兴趣。
  4.1 太极拳基本功中积极意识的培养
  太极拳基本功的动作往往单一枯燥,教师在要求学生规范掌握太极拳动作时,也应针对动作特征传授给学生技击用法。举例而言,在学习太极拳手法与脚法过程中,不仅需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学生动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上,还要详细讲解与示范此些动作的击打方式与击打部位。在学习太极拳的步伐过程中,应重点讲解虚步的由来,在基本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身的技击意识,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太极拳内攻防的涵义。
  4.2 套路教学中技击意识的培养
  在太极拳套路教学过程中,具有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变化多、动作包含因素多等特征,教学难度较大,教学重点应放置在套路前后的衔接、连贯与精神方面。教师在设计套路教学内容的承重,应首先传授攻防技术,对太极拳内的每一处攻防动作进行细致剖析,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同时,教师还需将技击意识的培养与套路教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确保学生数量掌握套路动作,认知到每一个套路动作的原理。举例而言,在揽雀尾此动作教学过程中,需将动作分解为绷、捋、挤、按等动作形态与技击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反复练习过程中。
  5  提升太极拳教学技击意识培养有效性的具有措施
  将技击意识融入在太极拳教学中,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认知太极拳拳式及套路,专业、规范地完成动作。同时,加大攻防、推手等练习时长,也可反复验证拳式的正确性,确保太极拳的拳架与武术技击能够高度统一。举例而言,在学习揽雀尾这一动作时,因手臂与手掌的动作变化较多,学生掌握难度较大。教师可在实际讲解示范的过程中,加入动作攻防含义、手臂发力等要求,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此动作的理解力,更快掌握此动作的精髓。又如,在学习左右分脚此动作时,需要学生双手先做出十字手后分开,同时做出分脚动作。在实际练习期间,手与脚动作的配合需掌握适当的时间差。虽然此时间差对动作的规范性与美观度无直接关联,但在技击意识培养过程中,应让学生理解分手动作实为掩护,分脚动作才是进攻重点,因此在练习拳架的过程中,手与脚不可同时分开,正确掌握手脚配合过程中的关键时间差,使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地理解太极拳一招一式的真正用意,激发出对太极拳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继承意识。
  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应用双主线教学模式,即将拳架教学与技击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可切实提升太极拳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太极拳的学习应时刻秉承着贯穿体用一致的原则,在体式练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模拟与敌方打手,使拳式具有技击对象;在用式练习的过程中,应反复联想基本拳式,确保推手动作能够更好地满足基本拳式要求。通过此种将拳式到攻防、从攻防到拳式的反复训练与琢磨,使学生能够更快掌握太极拳基本动作,降低太极拳学习难度,且保证更长时间的记忆。
  6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融入技击意识可切实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太极拳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为充分发挥出技击意识的教学价值,相关教职人员需细致分析学生在理解与掌握太极拳套路中的难点,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对太极拳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切实提升学生对太极拳教学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太极拳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牛静.“健康中国”背景下太极拳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
  [2] 张恬.太极拳训练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的借鑒价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 余靖梓.陈式与杨式太极拳练习者积极心理品质差异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8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