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奥尔夫教学法,构建高效小学音乐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潇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最具影响力和独创性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对传统音乐教学方法与理念的颠覆,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有效性。将奥尔夫教学法与小学音乐课堂相结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为依据,对教学的手段及形式进行优化调整,能让学生在愉悦、宽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获得创造力及音乐素养的发展。本文针对巧用奥尔夫教学法来构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展开分析。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J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192-01
  【本文著录格式】陈潇.巧用奥尔夫教学法,构建高效小学音乐课堂 [J].北方音乐,2020,03(06):192,198.
  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音乐气质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但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只关注音乐知识的讲解与技能的训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多有忽视,加上枯燥沉闷的说教和教唱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降低了教学效果。奥尔夫教学法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将其巧妙运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提高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和特点分析
  (一)内容
  奥尔夫教学法属于新颖有趣的音乐教学方法,是以音乐的特征为依据而提出的目标性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致,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通常,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主要涉及乐器活动、动作活动、噪音活动等,其中乐器活动包括奥尔夫乐器与其他乐器,如有音高的音条乐器钢板琴、无音高的沙球等,能演奏出复杂的多声部音乐或简单的旋律;动作活动包括戏剧、舞蹈、声势、游戏活动,其中舞蹈的编排只关注音乐形象和节奏,即便是毫无舞蹈基础的学生也能轻松学会,且学生能自由发挥、即兴设计[1];噪音活动包括歌唱与节奏朗诵活动,即利用朗诵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所学歌曲的歌词,辅之以力度、速度、节奏等;在歌唱环节对学生的识谱能力无较高要求,强调从感知的角度进行歌唱。
  (二)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实践性。奥尔夫教学法倡导先实践、后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赋予音乐的成效及灵魂,以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来充分感受音乐知识。该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的感性体验加以关注,尊重学生的同时,为学生的自我发挥提供足够空间;(2)即兴性。向学生传授现有技能与知识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对声音进行探索和领略,借助语言、字词、即兴动作等所展现的想象力及敏锐知觉,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3)综合性。音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强的综合性,能整合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不同文化特点。奥尔夫通过结合原有音乐与多种艺术手段,如诗歌朗诵、演唱、舞蹈、伴奏、戏剧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与自然相接近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
  二、基于奥尔夫教学法构建高效小学音乐课堂的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及方式
  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落后等,学生在教师灌输式的教授下缺乏学习动力,甚至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或逆反心理,学习创造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好动,若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依然使用以往枯燥沉闷的教学方式,只会使课堂更加枯燥,降低教与学的有效性[2]。要想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对音乐教材进行深度挖掘,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及方式,找准学生与课堂的契合点,探索与学生心理特点相符的教学路径,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思维能力。如讲述音的强弱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走动,以走动的速度为依据敲击鼓,让学生听鼓声走动,借助降速和加快敲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音的强弱加以感受,准确分区四分音符时值、八分音符时值,即当鼓声较弱时,踮着脚轻轻地走;当鼓声较大时,随节奏跺脚走。
  (二)善用简单的游戏
  小学生对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游戏教学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奥尔夫教学法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简单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以歌曲《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为例,教师可以开展“我爱记歌词”的游戏活动,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各组选派一名成员接唱歌曲,接唱乐句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这样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识记歌词的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如对重要节奏型进行巩固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击鼓传花”的游戏,利用击打手鼓传花的方式来巩固复习典型的节奏型,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多元素的结合
  由于小学音乐的知识有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时,应该注重多元素的结合,如音乐和绘画、舞蹈的结合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例如:填写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词,辅之以简单的乐曲,让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自主编排,以此实现表演与唱跳的有机结合,生动且形象地呈现出音乐作品,获得创造力的发展[4]。如在《森林里的故事》的单元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认真听歌曲《劳动歌》和《可爱的蓝精灵》,鼓励学生表演或演唱《小猴子》,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中的歌曲,引导学生浓缩故事内容后进行创作,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上舞蹈动作,进而立体化呈现音乐课堂。
  (四)构建原本性音乐课堂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时,教师既要注重技能和知识的传授,也要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加以关注;同时对自身的教学地位有清楚认知,积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及想象的空间。奥尔夫教学法要求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音乐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发挥想象或联想对音乐的内涵用心感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强化协调能力及合作意识[5]。如讲解《种太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音乐《种太阳》,鼓励学生发挥才智来创编节奏,为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要求学生跟随音乐拍手或跑跳。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打造高效的课堂;又如学习歌曲《龙咚锵》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歌曲内容为基础,对敲锣打鼓闹新春的场景进行联想,通过欣赏和学习,利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分角色进行即兴表演,促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言之,奥尔夫教学法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与内容,将其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其内涵与思想精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及方式,善用简单的游戏活动,注重多元素的结合,构建原本性音乐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奥尔夫教学法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音乐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予.巧用奥尔夫教学法,构建高效小学音乐课堂[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2):70.
  [2]陆海云.巧用奥尔夫教学法,构建高效小学音乐课堂[J].北方音乐,2017,37(7):103-104.
  [3]郑鑫然,孟瑶.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3):167-168.
  [4]郝德伟.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11.
  [5]刘婷.奥尔夫教学法奏响小学音乐课堂的新篇章[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1):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5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