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咨询台
  本期答疑嘉宾简介
  王亚珺,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长期从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家长提问
  老师您好,我有两个孩子,大女儿6岁,小儿子4岁。看到网络上各种养娃建议,其中有说要让孩子从小爱劳动,以增强责任感。我在家尝试让孩子做些家务,但孩子热情都不高,不太愿意做。带两个孩子,还要上班,一方面,平时就没有耐心每次都安排他们做事;另一方面,因为精力有限,我和孩子爸爸家务活也很少顾得上做。您认为让孩子养成做家务活的习惯很重要吗?该如何培养这样的习惯呢?
  王老师解析:
  正确认识劳动对于孩子成长的价值
  关于要不要让孩子劳动,很多家长的心理是复杂而微妙的。在不少家长看来,劳动只是道德培养的一个方法而已,或者是“学习好”基础上的锦上添花,并不是家庭教育的“刚需”。但我认为,至少从两个方面来看,劳动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劳动是适宜发展、综合有效的学习方式。
  大量脑科学研究早已证实,身体动作对大脑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经常动手做事能够给大脑带来正向刺激,有助于塑造更具活力和效能的大脑。事实上,想干好一件家务并不容易,既要动手,更要动脑,还需要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与其说是“劳动”,不如说是“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孩子做家务,不仅能锻炼身体,学会做事的方法,还能潜移默化地懂得很多道理,获得观察、思考、分析、判断、探索、创造、坚持、合作等多种能力。
  其次,劳动是学会生存、学会爱人的最佳途径。
  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曾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他们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比为1:15,犯罪率比为1:10,且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不爱干家务的孩子20%左右。此外,爱干家务的孩子在离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等方面也较低。
  孩子不参与家务劳动,便体会不到父母的辛劳,难以在情感和行动上体谅、关心父母。有能力去爱人的孩子,才能感受到被爱的美好,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和谐长久的关系。劳动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员,久而久之内化为对家庭高度的使命感。從小劳动的孩子在进入社会之后,更倾向于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而不是怨天尤人、动辄放弃,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中具有更强的同理心和责任心。这些都会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受欢迎,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1.父母要有改变自己的勇气?
  言传身教永远是家庭教育中不变的真理和制胜的法宝。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父母是孩子身边最直接的榜样,父母参与劳动的状态会对孩子的劳动意识产生重要影响。一项关于儿童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研究发现,在全家共同分担劳动的家庭中,有超过七成的孩子表示“非常愿意”做家务,远远高于那些父母一方、老人为主或花钱雇人做家务的家庭。所以,想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首先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孩子创造热爱劳动的家庭氛围。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父母自身要勤劳,家人之间不相互推诿。
  2.花对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
  和提问的家长朋友一样,很多忙碌的父母常常苦于实在“没时间”“没精力”将教育理念坚持付诸实践。我认为,衡量父母是否尽职尽责没有统一的标准,家庭和T作也不可能做到完美平衡,关键是父母在有时间的时候,是否愿意把时间留给孩子,哪怕每天只有很短的时间,哪怕每天只做一件事,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很不错的效果。有的父母思想上知道要陪伴,但和孩子待在一起时却又觉得没事可做,于是只能做一些消费性的娱乐活动,如旅行、购物、看电影、外出就餐等。我建议家长们不妨与孩子一起做做家务,做家务本身就是很好的家庭活动。父母可以一边教孩子学做家务,分享劳动的喜悦,一边给孩子讲讲“过去的故事”,说说做人做事的道理。
  3.为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
  对孩子而言,可干的劳动有很多:自我服务是劳动,如刷牙、洗脸、洗澡、穿衣、吃饭等;种植饲养是劳动,如照料动物、植物;服务他人是劳动,如承担家务、参加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等;就连一些美术活动也与劳动密切相关,如剪纸、插花、捏塑等,要不然怎么经常说是“美劳”呢。最初的劳动主要是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随后开始尝试承担一些服务他人的工作。由此可见,只要家长转变观念,善于发现合适的时机,充分利用现有环境,家庭中必然存在着大量供孩子劳动的机会。
  4.激发孩子劳动的内在动机?
  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懒,认为不爱干活是现在孩子的通病,其实不然。当孩子刚刚学会说话、走路,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有了要自己做事的强烈愿望。他们经常跟在大人身后,大人干什么,自己也要干什么。在他们眼里,干活儿不是辛苦的工作,而是像玩玩具、做游戏一样有趣的事情。假如这时家长能够因势利导,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指导,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反之,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干不了什么,让孩子站在一旁不要添乱,则会挫伤孩子的劳动兴趣。
  孩子作为家中一分子,分担家务是天经地义的。我认为不宜对孩子的家务劳动过度赞美,更不宜支付酬劳,因为表扬或贿赂都会歪曲孩子做家务的初衷。当外部奖赏取代内部动机,孩子反而更容易厌弃家务劳动,只要不表扬、不给钱,就不愿做。
  当然,父母也不能命令孩子做家务,家长可以多用“拜托”的口气礼貌地与孩子说话。例如:“我能请你帮我做……吗?”“我非常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做……吗?”多数情况下,听了这样的话,孩子会高兴地答应。   在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表达“感谢”,让他们知晓自己行为的意义,哪怕孩子所做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小袜子洗好,我们就有时间多看一本图画书。”“谢谢你把玩具都送回了家,现在看起来真整洁呀!”当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孩子能够获得对他人的贡献感,并且喜欢上对他人有用的自己,进而更乐意主动做事;同时,他们会在家里找到存在感,如此便不需要盲目地发出一些动静来刻意引起父母的注意,也不会再盲目地渴望表扬了,亲子关系也会与之前大不相同。
  5.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心理研究发现,孩子小时候的经验对长大后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影响。一个孩子如果做事总是不成功,体验到的都是挫败感,时间久了就会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就是不行,丧失继续尝试的信心和勇气。所以,在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时,不光要让孩子做事,更要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第一,家长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安排适合的家务劳动。例如两三岁的孩子能够白己用勺吃饭,大小便自理,初步学习穿脱衣服,自己拿放玩具等;小班的孩子口J^以学习系鞋带、洗漱、叠被子、白己整理图书玩具等;中班的孩子可以整理自己的衣服,摆放碗筷,学习使用筷子,清洗小件物品等;大班的孩子除了白我服务外,还可以帮助家人做一些事情。第二,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家长应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设置一点挑战,但不能太难,循序渐进,并针对孩子相对薄弱的方面,多提供一些练习的机会。第三,家长应对孩子的劳动进行指导。肯定孩子的贡献和进步,适当指出孩子劳动中的不足之处。若孩子在劳动中遇到困难或破坏了东西,则要和孩子一起认真分析原因,帮助孩子坚持做完一件事。第四,支持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既然鼓励孩子多做,就要接纳孩子的一些“犯错”“搞乱”行为,允许孩子出错,不要过于挑剔,给孩子尝试的时间。只有当孩子把動手与动脑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觉得劳动有意思,建立做好事情的自信。
  6.实践持之以恒的劳动计划。
  有一个孩子想养一只小狗,为了获得妈妈的准许,孩子保证会帮忙照顾小狗。可是没干两天,孩子就坚持不下去了。于是妈妈大为生气,以孩子说话不算数为由强行将小狗送了人。其实,并非孩子有意食言,只是儿童在行为上具有随意性的特点,难以自觉地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即便当初信誓旦旦,也很难说到做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家长应采用多种方式经常“明示”“暗示”孩子,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习惯。
  有研究显示,有家务劳动固定分工和计划的家庭,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意愿显著高于没有的家庭。孩子劳动并获得成就感,这会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如果这一联结反复出现,就会形成同定的条件反射,也就是习惯。如果生活环境缺乏稳定性和预测性,不时发生与原有联结不同的刺激,就会令孩子无所适从,不利于形成期望中的观念与行为。这就是说,家长尽量不要因为工作疲劳或赶时间,动不动就改变要求,例如对孩子说:“不要闹,今天我给你穿衣服。”“今天不用收拾了,明天再说吧。”父母之间、父母和祖父母之间也要达成统一认识,在日常教育中坚持一致且一贯的原则。全家还可以定期举行家庭会议,共同制定家务劳动计划,使劳动常态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7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