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音乐教学,彰显音乐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音乐对学生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标指引下,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首先,作为常见的教学手段,情境创设可以辅助教学工作开展,营造课堂中的艺术氛围;其次,通过合作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自主探索音乐作品;最后,通过欣赏作品方式来增强学生审美体验,唤醒学生与作者之间情感共鸣,感受作品的艺术性。综合以上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走近音乐,爱上音乐。
  【关键词】高中音乐;情境教学;合作教学;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152-02
  【本文著录格式】林剑锋.创新音乐教学,彰显音乐魅力[J].北方音乐,2020,04(07):152-153.
  受到应试教育和教学压力的影响,音乐课常被其他文化科“霸占着”,导致高中音乐课堂授课质量迟迟无法提升。作为一门艺术型的学科,音乐的价值也为充分发挥。有介于此,教师需要反思以往教学手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挖掘音乐深层次内涵,促进学生交流思考为目标改进教学方式,增加音乐课堂的活力。
  一、以情境辅助教学,构建艺术氛围
  情境教学是指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带有情绪色彩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场景中感受音乐作品内容,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与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最大不同在于,情境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进入到音乐作品情境之中,以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感受、自我实践为教学主要方法,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常见的情境教学方法有以下两种。
  角色扮演进入情境。在花城版音乐教材中,有许多音乐作品都是以生活中人物或者历史人物为素材创造的,对于这些作品的赏析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方式鼓励学生扮演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内容体会人物所经历的故事,使学生感同身受,进而带给他们最真实的体验。在《迎来春色换人间》的京剧片段欣赏中,该片段选自于《智取威虎山》,许多学生对片段中“杨子荣”的角色并不是很了解,此时教师先为学生普及了片段的知识背景,对杨子荣的角色进行分析,而后再让学生扮演杨子荣来学习该片段演唱,了解京剧唱腔以及模仿人物形象、动作,加强对具备的理解。
  利用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学生不断质疑、不断回答问题才能主动去探索音乐作品的奥妙。利用问题情境来开启整个音乐教学,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解决作品赏析中许多难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兴趣点,以此为问题突破口点燃学生兴趣。在设计问题时候,需要由浅入深地创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比如在学习《多彩的华夏之音》时候,教师并没有急著让学生欣赏该章节各种曲艺,而是以提问方式开始教学。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京韵大鼓照片和演奏视频,询问学生听过这种乐器的声音,见过这种表现形式吗?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学生回答了教师的提问,但并没有回答到位,其他学生也陆陆续续做了补充,随后教师再对京韵大鼓知识进行讲解。以提问方式学生迅速进入了课堂情境中,是课堂教学良好的开端。
  情境教学的方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则需要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化解课堂沉闷的尴尬局面,以一个个启发性的小问题,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走入到音乐课堂之中。
  二、以合作促进探索,激发求知欲望
  小组合作是另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传统的音乐课堂由于教师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因而学生缺少了自由发挥、自主探索的空间,但在合作性音乐课堂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所有的知识都应当是经过学生合作讨论、合作探究而得来。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在合作式音乐课堂中教师主要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并非活动的领导者,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大致方向,具体的探究方法和成果完全取决于学生,最后教师再将各小组探究讨论成果加以汇总,对学生合作所得加以点评。以合作探究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更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从花城版音乐教材编写上来看,编者有意识地通过音乐课程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体验,感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因此有的主题章节是以地方戏曲为内容,有的章节是以时代变迁为主题。作为学生,不仅应在课堂中学习到专业的音乐知识,更能透过作品感受中华文化。因此在“音乐与时代”的主题章节学习完毕之后,教师为学生安排了两个小组合作任务:该章节中每个小章节里面选用的音乐作品,与该时代阶段特征的联系;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代特征,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并赏析。教师在原有教材基础之上对合作问题进行了延伸,让学生在赏析音乐的同时更加了解时代发展的规律及特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理念。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看出,教师以整个章节主题为合作探究的任务目标,跳出了音乐学科知识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框架,着眼于该章节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并依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们对价值理念的探索。合作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教学模式的重要教学手段,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以需要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辩证思考、合作讨论的问题为主,在强调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三、以情感激发体验,感受音乐魅力
  情感体验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与创设情境相似,都需要学生将自己代入到作品之中。但与情境创设的不同点在于,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与表达,是在学生与作品之间构建起情感交流的桥梁,唤醒学生与音乐作品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全面且深入地体会到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因而情感体验教学法也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的方式来实现,但其目标则在于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情感的理解。情感体验最常见的教学手段是解析作者创造背景和时代,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去思考作品中体现的文化色彩。   《“第五交响曲”命运》教学,在实践中教师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在播放完该乐曲之后,便从乐理知识角度为学生分析该乐曲所运用到的乐理知识,包括节奏、曲调、曲风以及常见的演奏方法等,从较为理性的角度去解读该作品。该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许多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却让课堂顯得略微的沉闷,对音乐作品的解读也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到作品的内涵之中。学生在经历了几十分钟教学之后,只是了解了歌曲的理论知识,却未感受到情感;二是在讲解理论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赏析作品,感受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第五交响曲”命运》所表达的是贝多芬同命运顽强抗争的决心,在曲目的一开始听众就能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震撼,在聆听作品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作者与命运之间的抗争。这种对听众内心冲击较大的音乐作品,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情感带入进去,随着音乐递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变化,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与分析该首乐曲中所涵盖的乐理知识教学相比,情感体验在本节课中显得更为重要。也只有学生在情感上跟上了作者的节奏,学生才能更好地鉴赏整部作品。
  音乐与其它学科相比,艺术性较强,因而审美体验也应更强。许多教师之前正是忽略了学生在情感上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迟迟无法融入课堂,这是今后教学需要规避的一点。通过以上两位教师教学对比可见,后者在带领学生了解作品表象知识的前提下,又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内在韵味,体会到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更深层次情感,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作品的记忆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合作探索、情感体验都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本质都是符合了音乐学科艺术性特征,以唤起学生情感共鸣、营造课堂艺术氛围为教学初衷。许多教师应当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表达和价值体验,造成了音乐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生难以感受到作品内在。因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作品种类、内容的差异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将音乐作品全面、完整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感受音乐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孙冰冰.体验式教学法用于大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
  [2]熊淑萍.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研究[J].文化学刊,2015(1).
  [3]刘书艳.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1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