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方法 选择并收集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進行输血的300例患者基础资料后开展此次研究,依照双盲均等分配模式设定病例数均为15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进行全面、系统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照组进行常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统计两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9.3%,观察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0%,观察组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血检验质量控制的全面化、系统化可有效降低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对于保障输血安全和患者生命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输血安全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02
  临床中经常通过输血来进行各种疾病的治疗,是医疗中极为重要的部分[1]。但是输血涉及的环节多、范围广,某一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容易出现输血安全事故,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交叉配血失败等,影响患者治疗,甚至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2]。因此必须格外重视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保证输血安全。本文探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以期为输血安全性的提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并收集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进行输血的300例患者基础资料后开展此次研究,依照双盲均等分配模式设定病例数均为15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照组病例中,男性、女性病例分别为86例、64例,年龄段位于25~63岁之间,平均年龄(45.1±4.6)岁,其中104例有输血史,42例有妊娠史;观察组病例中,男性、女性病例分别为82例、68例,年龄段位于27~65岁之间,平均年龄(45.3±4.8)岁,其中其中118例有输血史,29例有妊娠史。对两组患者所有临床基础资料对比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对此调查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型检测,鉴定RH血型和ABO正定型;鉴定ABO反定型,采用方式为试管法;鉴定交叉配血实验,采用方式为微柱凝胶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收集分析患者基础资料,对患者的血液情况进行细致核实,在进行血液保存时严格遵照相关规定等。
  观察组:进行全面、系统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
  (1)血液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医护人员一定要确认血液是否具有HBV、HIV等传染性病毒,确保血液指标的合格。
  (2)严格按照输血原则对输血者以及献血者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符合输血要求。
  (3)对采集到的血液标本按照规范进行处理,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对输血申请单也要进行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
  (4)正反定型验证ABO型血,确保准确性;在筛查血清抗体后再进行交叉配血,降低失败率。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输血安全事故进行比较,安全事故包括血型配型异常、输血不良反应以及交叉配血失败等。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19.0)对组间统计数值进行运算分析,对应执行t检验、x2检验用以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对应以(x±s)、n(%)的形式来表示计量、计数资料统计情况,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将两组患者输血安全事故进行比较,对照组发生输血安全事故14例,观察组发生输血安全事故3例,具体情况如表1。
  由表1可知,对照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9.3%,观察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0%,观察组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输血作为一项重要性越来越高、应用范围愈加广泛的治疗手段抢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与此同时输血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为患者正常治疗带来阻碍[3]。提高输血安全性要从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入手,从而保障患者安全[4]。本研究对比分析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与常规质量控制对于输血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9.3%,观察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0%,观察组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输血检验质量控制的全面化、系统化可有效降低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对于保障输血安全和患者生命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红卫.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探究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9,38(07):4-6.
  [2] 屈 漫.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安全输血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177-178.
  [3] 汤心怡.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鉴定临床血型及保证输血安全的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4):187.
  [4] 袁建双.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重要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9):190.
  本文编辑:董 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5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