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其中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均为45例。其中,A组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心肌酶水平。结果 经过治疗后,B组相较于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心肌酶水平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将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酶水平和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磷酸肌酸钠;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2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疾病类型,由病毒感染而引起,多存在心肌细胞变形坏死和细胞浸润情形,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鉴于此,本文以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就诊的其中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排除严重精神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严重药物禁忌患者,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均为45例。其中,A组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8.2±5.7岁;B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为32~65岁,平均年龄为46.9±5.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叮嘱卧床休息,每日一次肌内注射α-干扰素100万~300万,静脉滴注克林霉素1.2 g/d、维生素C 2~5 g/d,口服辅酶Q10片30 mg/d、曲美他嗪60 mg/d。A组: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将磷酸肌酸钠注射液1 g(2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稀释后进行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将黄芪注射液10~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稀释后进行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
  1.3 评价指标
  显效:心悸、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检查心脏体积、心率和心律等指标恢复正常;有效:心悸、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检查心脏体积、心率和心律等指标有所好转;无效:心悸、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经检查心脏体积、心率和心律等指标无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分组例数)×100%。
  觀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a-HB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情况。
  2 结 果
  经过治疗后,B组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有效率44(97.8%);A组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有效率37(82.2%),B组相较于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经过治疗后,B组相较于A组,心肌酶水平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3 讨 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最为常见的心肌炎症,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感染所占比例最大。有医学研究结果表示在病毒感染期约有5%的患者会发生心肌炎,临床多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于休克死亡,因而如何予以患者快速有效的治疗成为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的重要内容[2]。本研究中使用的磷酸肌酸钠其主要构成为磷酸肌酸,由于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对于细胞存活和收缩功能存在密切联系,因而必须要维持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水平,磷酸肌酸钠的输注可以稳定心肌纤维膜,抑制心肌缺血部分的磷脂降解,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部分的微循环,从而限制心肌损伤和达到心脏代谢保护的目的,并且大量医学研究表面磷酸肌酸钠的使用具有极低的毒副作用[3]。黄芪注射液的主要成为之一为黄芪,含有胆碱、叶酸、氨基酸、蛋白质、核黄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的功效,并且其作为一种中成药不容易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有临床实验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屏障通透性,增加局部血流量,对于缺血患者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中B组加以黄芪注射液,充分发挥其对于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血管血流量以及心肌细胞膜中钠离子和钾离子交换ATP酶活性,有助于保护心肌细胞和改善心血管功能。在上述研究结果中发现,经过治疗后,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相较于单纯应用磷酸肌酸钠,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心肌酶水平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磷酸肌酸钠的输注速度和剂量,避免患者大量摄入磷酸盐影响激素分泌和代谢水平,加强在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和安全性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
  综上所述,将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酶水平和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蒲 毅,冉思成.miR-146b、cTnI、CK-MB、IL-10和IL-21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J].河北医药,2019,41(09):1373-1376.
  [2] 范振敏.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酶指标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9,16(06):26-27.
  [3] 齐贵彬,高健步.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miRs及Treg/Th17细胞因子的影响[J/OL].中药材,2019(04):924-927.
  本文编辑:董 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0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