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化时代对加强中职生礼仪教育的途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对中职教育来说,礼仪教育历来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未来的影响重大。5G商业元年的正式到来,信息化时代使得中职生的生活、学习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礼仪教育顺应时代变化,积极迎合学生需求,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礼仪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职 礼仪教育 信息化技术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图腾,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精神层面、民族文化的一种集中表达。礼仪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作为礼仪之邦,更应当坚持做礼仪之民。近年来文化自信的全面提出,对中职礼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中职生所接触的人生观、价值观更为多元,如何在信息化时代落实礼仪教育,就成为各个中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推动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征与实际情况来看,为有效保障礼仪教育的顺利落实,必须要要严格参考《意见》的有关要求,推动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研发,即分专业、分性别、分特征、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对应的教材、教学大纲,同时结合中职教育开展实际,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开展。具体来说,应当充分发挥中职课堂教学所具有的主渠道功能,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以专业素养教育、艺术欣赏、形体训练以及职场礼仪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同时结合职业共性、专业个性等特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使得礼仪教育能够全面渗透到中职教育体系中来。
  2利用自媒体加强礼仪教育渗透
  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各行各业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中职教育事业来说,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教育方面,同时也使得学生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中职礼仪教育也需要主动迎合学生需求变化,充分利用新兴信息化技术,加强礼仪教育渗透。具体来说,中职礼仪教育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兴信息化技术,充分结合学生需求、爱好,针对礼仪教育平台进行有效的拓展,综合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等学生熟悉的各种新兴平台,利用高度发展的自媒体打造礼仪教育平台,定期进行礼仪教育相关内容的推送,亦或是推送有關礼仪教育活动,上传礼仪教育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应的教育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元化的接受礼仪教育,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受到礼仪文化的熏陶。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礼仪教育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拍摄成视频,上传到各个自媒体平台当中,中职生能够在平台中进行反复观看,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主学习。除此之外,中职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官网论坛、微信群等等,使得教师与学生能够经常利用上述平台进行交流沟通,相互之间交换自身在礼仪方面的认知,共同探讨热点话题,实现信息资料的高度共建共享,针对课堂教育进行有效的巩固。
  3通过家校联动巩固礼仪教育成果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礼仪教育中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家庭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亦或是在礼仪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礼仪教育的效果。这就需要中职院校高度重视家校联动,充分利用当前便捷的互联网,加强家校联动,针对家长进行系统的教育,致力于提升家长群体的文明礼仪意识,同时让他们意识到礼仪教育对中职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达成共同的认知以后,教师与家长之间需要保持密切联系,利用微信、电话交流礼仪教育开展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家长进行指导,保障家庭礼仪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向家长反馈中职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双方共同商议礼仪教育的方式,针对礼仪教育进行有效的优化。此外,为进一步巩固家校互动礼仪教育的成果,中职院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一些公益类的社会活动,展示中职学校文明礼仪风采,为社会提供各种多元化的公益服务,在进一步加强亲情关系的同时,有效巩固礼仪教育成果。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对中职礼仪教育不仅仅意味着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机遇。对于中职院校来说,需要充分意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形势、学生需求变化,将信息化技术全面渗透到中职礼仪教育中来,通过推动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利用自媒体加强礼仪教育渗透以及通过家校联动巩固礼仪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中职礼仪教育质量,为学生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郭莉,潘丽丽.德植人生,礼润芳华——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深入开展礼仪教育[J].职业,2019(20):15-16.
  [2] 刘从兵.“起—承—转—合”四步法让文明礼仪教学走向高效——中职学生文明礼仪“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9(12):43-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6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