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中职生将如何应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党的“十九大”以后按照党和国家的部署,教育信息化2.0时代开始起航,新形势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必然围绕着培养时代新人这一目标展开,“育人为本”是教育信息化2.0的核心要义。面对教育强国建设下的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合理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大环境,更好地应对信息化的大发展,这必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问题。
  [关    键   词]  中职;能力;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232-02
   一、中职生现状分析
   中职生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他们大都是中考的失利者。伴随着多年来社会、大众认识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呈现出相应心理轻视和忽视的局面。
   但我们不可否认任何学校的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各种领域的源泉。这就希望我们着眼于中职教育,着眼于中职教育的学生。由于多年差的学习习惯导致多年低的学习能力。来到中职学校就读多半是父母的建议,由此看出学生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对学习而言无兴趣,无追求,最终生活重心从学习转入其他,忘记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反而把网络虚拟,高潮迭起的游戏、动漫、视频……代表的互联网内容作为生活中最能轻松接受的对象。
   切实有效地将其与互联网的学习互换,在学生中出其不意地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有效和快捷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拥有互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二、充分利用一切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索
  能力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时空局限。
   (一)合理应用信息化教学中多元的媒体技术
   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通过将事物变化为各种形态,多元化地打开学生的视野,刺激学生的探求欲望,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简单直观地演示。满足人的思维、记忆的网状结构。打破传统教学信息的线性化。从而调动了人的智慧与潜能,解放了人联想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且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从而用图像化、形态化、具体化的知识学习解决中职生较难理解的抽象性和理论性的知识学习。
   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存在着过于形式化的应付,并没有将信息化真正以学生为核心合理的、适度的进行应用。
   一场信息化教学评比中不难发现专业技术课最终变为产品展示,文化课似乎都转向为了美文赏析。拼凑式、盲目式的使用,本末倒置的将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转向五花八门的“信息化”手段展示。
   倘若我们从学生学情这一角度来分析,中职生学习注意力持续时间和学习接受效果并不理想,思维缜密度也不够高,此时的教师如果一味扩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简单地说将原本几张的幻灯片增加到几十张,一个又一个的变换会使学生无力应对,思维陷入混沌状态,学习内容不清晰,知识点衔接不上,对信息资源反而产生厌烦,彻底进入学习坍塌状态。
   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够给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理想的支持环境,但并不表示可以完全覆盖与替代其他形态的教学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客观真实的实验环境、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等仍然在教学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各种形态的资源优势。不同教学手段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这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各种教学手段所具有各自的功能,而信息化教学手段只是教师授课手段之一。只有灵活地将各种教学手段充分的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更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能否将先进的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到课堂中来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迅速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全面互动的教学方式
   良好的交互性是信息化教学资源最突出的特点。课是给谁讲的给谁听的?这是一个简单,但又要实时把好关的问题。最精彩的课堂不是教师的演讲而是学生反馈。不妨回忆一下是否有如此场景:一堂课下来,老师慷慨激昂地讲、学生呆若木鸡地听;老师挥洒自如地写、学生照猫画虎地记……对此反思,教师应时刻把握住自己别跑偏、别抢词。开动脑筋发挥自身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发地投入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的核心。利用信息技术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形成有所目的、有所探究、有所创新的思维习惯。
   创造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适应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技能,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上来看是不可或缺的。学生有兴趣的、愉快地享受求知的过程,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课程的记忆和消化。自主发现问题、思考和尝试的去解决问题,最终通过实践反思而形成。例如,在《Excel公式计算》这一节中,教师可创设让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学籍管理”录入实践环境。
   第一步:支配出相应的时间让学生在以工作者身份录入大量的重复信息而产生苦恼感,从中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课堂主动权留给学生)。而后学生带有疑问有针对性地接受老师即将回馈给的信息。
   第二步:观看视频讲解(教师将负责播放课前精心录制的课程讲解短视频),掌握方法解开问题的谜底。
   第三步: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第四步:课后教师可将本节视频以微课的形势发放给学生,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留出不同难度的作业。
   (三)有效地收集和使用信息化资源
   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何让学生学会选择资源、获取资源、下载资源。如何使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如何将教育信息化中的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并得到广泛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通过不断地对教学资源进行选取和利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从教师主讲模式变成学生自主建构性、发现性模式。从学生被动学习模式变成为主动学习模式,完成知识建构同时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师借助视频、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来辅助简化和巩固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效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而且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全面提升中职生的信息素养
   素养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综合体,学生素养标志着教育水平的进步。而在这个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时代里反映了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
  息的心理狀态或信息的修养,将拥有了自己强大的生
  命力。
   为了给中职生提供最佳的学习及发展机会,让他们成为有本领、能实干、有创新的社会劳动者,新时代的“蓝领精英”,在这个高效、信息沸腾的现代教育环境的今天,培养出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必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在中职学生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大多数中职生广泛存在着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模糊的信息意识
   海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体向学生更便捷的传递信息、授取信息。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多方位地激发学生的知识吸取能力。强大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信息意识强弱,将会直接影响自身知识信息的储备与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始终处于模糊状态。即便有的学生懂其重要性但事实也只能从互联网中信息搜索引擎网站或聊天软件来获取信息,有的学生甚至“挂着羊头卖狗肉”,将为其提供的网络知识搜索资源转型为聊天、游戏等,严重影响了中职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二)较差的信息采集能力
   随着教学信息化程度与现代教育环境的不断提高,促使学生必须具备能根据不同阶段,自主有效地选用相应的学习资源。但对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中职生而言,长期被动的学习习惯导致被动的获取信息能力和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信息搜索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不能够高效与精准的检索、分析、筛选出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信息。
   面对综上两方面问题,对如何跨过阻力全面提升中职生信息素养做出如下几点建议:(1)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常识,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2)利用网络传播工具高效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获取、辨别、分析及评估、探索的信息;(3)利用信息进行自我表达和同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来解决相应问题;(4)不脱离普通教学资源,与其结合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则对比使用。最终达到填充学生头脑,点燃学生智慧。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的深层变革。
   作为长期从事中职教育的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时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为提早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雷朝滋.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3.
   [2]谭积斌,曾卉玢,杨满福,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与特征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电子期刊,2018(7).
   [3]俞国良.心理健康[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