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将“生本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以生为本,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课堂,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让“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学习,确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生本教育  以生为本  兵教兵  兵练兵  自主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052-01
  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的教师,只要稍作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不太关注学生。如:教师多考虑自己如何教,未研究学生如何学;以教师为主的无效的教学活动多,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少,学生学习无兴趣,学习效益低下。这样的课堂是以教师为本的设计,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存在,考虑的是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得不到较好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生本教育”就显得迫在眉睫。“生本教育”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课堂”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课堂,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让“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呢?为此,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1.以生为本,用爱心拥抱学生
  常听到学生的家长这样说:“孩子不管什么事情,只听老师的。”听到这些朴实的话语,我就在想:既然学生把我的地位看得这么重要,如果我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宽容和理解,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信。那不就能让孩子们更喜欢我,进而喜欢我教的这门学科吗?对此我深有体会:记得一次语文课,全班同学都在专心做作业,我偶然发现一名学生神情惊慌,我没作声,悄然来到她身边,发现她在画画。为了不伤其自尊,我并未当面批评她,只是有意咳嗽一声,她听到咳嗽声,马上用语文书盖住了画纸。当孩子发现我注意她时,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课后,这位同学居然主动找我认错,我淡淡一笑,并和她畅谈诸多学习、生活方面的事。从这以后,孩子变得爱和我交流了,也爱上语文课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由此可见,作为老师,只有用爱心去拥抱学生,少一些埋怨、指责,多一些理解和鼓励,学生才有可能真心和老师交朋友,我们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学生才会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教所教的学科,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以生为本,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1)以生为本的课堂,应改变学生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我的课堂就主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充分地留给学生,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从教多年的我对这一点体会颇深: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设问:为什么不是亲人却叫他们亲人呢?记得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我提出这一问题,学生一片哑然,我可急坏了,只会大发雷霆地嚷着让学生再读课文,重问该问题,可学生有的还是沉默,有的欲言又止,于是我便生气地抽学生回答,可是学生结结巴巴还没说清楚,我便迫不及待的把答案告知学生。试问这样的教学从何体现学生自主?何来生本课堂?何来课堂效益?而在今天经过多次教学新理念洗礼的我,已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我在教学同样的这一课时,便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再展示。最后学生统一认识,明白“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是相互用生命来作代价而结成的,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热烈地讨论,欢快的学习氛围,怎能不激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呢?由此可见,同样的一篇课文,同样的问题,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
  (2)课堂上采取“兵教兵”,“兵练兵”的教学行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小主人。小組合作时,小组长负责主持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时,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补充。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在教学《草原》一课,设计了一问题让学生自主完成:第一自然段按什么顺序写的?经观察,全班学生只有个别做对,于是我紧接着让学生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不但说得出,还把阐述得理由充分清楚。由此可见,这种课堂上“兵教兵”,“兵练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的教学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何乐不为啊?这不就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吗?
  3.结语
  总之,生本教育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只要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乐学设计的教育;只要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学习,这样的课堂不正是目前我们正在实践探索的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胡庆芳,孙祺斌,李爱军,刘文艳编著.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0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