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将绘本阅读融入小学语文日常教学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优秀的绘本可以给儿童丰富的情感体验,发展儿童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教师借助日常教学之便,为儿童推荐优秀绘本阅读,可以帮助儿童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其多元智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自身阅读绘本,将优秀绘本带进学生的童年,并从备课、上课入手,将绘本阅读融入小学语文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关键词:绘本阅读;《失落的一角》;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 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112-01
  绘本是一类以图片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深受儿童的喜爱。但步入小学后的儿童,由于日常语文学习任务的负担,接触绘本的机会却不多反少。一些学生因为还缺乏阅读的定力,常常无法投入到满眼文字的阅读中,而阅读的定力又是需要借助思维的发展而提高。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穿插绘本阅读,一方面可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的耐心和习惯,继而形成良性循环,为更深层次的阅读打下基础。将适量的绘本阅读融入小学语文日常教学,是基于当下儿童缺乏情感体验的考虑,为着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为了满足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
  1.教师备课中要把绘本读“厚”
  一本书的优劣不应根据厚薄判断。绘本很薄,少则十几张图片,多则几十张图片,短短三五分钟就能看完。但好的绘本蕴藏内容,产生的效应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例如,《失落的一角》,作者讲述的是缺了一角的圆,寻找角的故事,圆最后找到了角,与角共度了一段不长的时光,却失去了最初圆满的幸福。于是,圆虽恋恋不舍,但还是放弃了小角,继续踏上自己的“寻找之旅”。绘本内容简单易懂,可真正深入阅读,再读一遍、两遍、三遍……才发现了其中所表达的大圆没找到小角时的幸福,和找到小角后的不幸福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并形成巨大的反差。究竟什么才是大圆要追求的?是寻找之旅上的幸福,是自由,是美,是更多的未知,是探索和发现……引人深思,思考再三,甚至会觉得似乎什么都是。只要沒有了那个角,就变回原来的自己,原来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就是圆想要的。这也可以说,圆根本不是在寻找角,而是在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可为什么它一开始没发现呢?关于这一点作者没说,没写,没画。也许这是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所谓“标准答案”。
  教师猜想,也许因为大圆曾经看见圆满的圆跑得飞快,很是羡慕那样驰骋的感觉;也许因为大圆觉得圆满最美丽,而自己缺失一角始终不完美,于是想要追求完美;也许还有其他原因,成为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加以补充发挥的契机。
  这样,把薄薄的绘本读“厚”,才能在课堂上牢牢把握主旋律,让课堂活动如行云流水,学生跟着教师的脚步一点点深入了解绘本的内涵。
  2.猜——人人都是小作家
  想象是绘本的特质,学生在看见绘本精美的图片时,就会产生天性的幻想。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可以极大地满足他们想象的需求;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可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参与度,好像绘本是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一样,他们也变成绘本中的人物,变成绘本的一部分。
  例如,在与学生共读《失落的一角》时,教师先给学生看书名,猜测中心词——“一角”是指什么?学生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有说是一角钱,有说是桌子的一个角,还有的说是墙角,五花八门。第一个问题就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也很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当教师揭示——这是一个圆少了一个角时,有的学生惊呼感叹,有的学生惊讶疑惑,有的不明所以,只是迫切地想要继续往下看。不论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议——群体思维的碰撞
  儿童的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培养。清泉需从泉眼里汩汩流淌,种子需从土壤中萌芽成长,一颗干净幼小的心灵,能从绘本中获得多少营养,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有效的引导和各种思维的碰撞。思维的碰撞需要合力的作用,只有经过充分讨论,才有可能发掘儿童的阅读潜力。最终,学生们虽各执己见,相持不下,却也已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
  绘本通过一幅幅丰富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往往让学生感到有趣和快乐,又充满深刻的内涵。读完《失落的一角》绘本童话,学生意犹未尽,结局有些令人匪夷所思,有些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教师把学生的疑惑“公诸于世”——圆明明一直想找到角,这个角那么合适,可为什么最后圆还是放弃了角,孤身踏上继续寻找的旅途呢?以此引发学生聚焦于读后的追寻。
  学生若有所思,沉默……还是沉默。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的空间,安静的环境更有利于思考。几分钟后,一个学生举手,“它以前滚得慢,能闻花香,能和蝴蝶一起玩,可找到小角后,滚得太快,不能闻花香,不能和蝴蝶一起玩,就不快乐了。”其他学生睁着大眼睛,望着这名同学,钦佩,恍然大悟。教师明白,学生钦佩的是这名同学说出了大多数人的想法,恍然大悟的是,原本不是很明确的想法现在变得清晰明了。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发言,他们有的说得相类似,也有些有了不一样的开放性思维。细细想来,学生说得都对。因为问题本身就是开放性的,没有必要深究所谓的“标准答案”。其实,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哪有那么多标准答案呢?只要学生喜欢,教师能接受,合情合理,自圆其说,又有什么不可呢?真正令人担心的是学生不敢想,不敢说。也许日常语文教学中,还无法为学生提供绝对自由的讨论环境,那么,绘本阅读不刚好是一个有效的平台,是个极好的契机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振兴.浅谈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2(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0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