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桃花

  摘 要:人们素称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由于数学思维是潜在的,是隐含在现在的结论和说明之中的,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表面的结论和说明的表述上,而是要深入挖掘和揭示这些表面结论和说明的产生与形成的思维过程,并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到知识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之中去。
  关键词:中学数学;思维定势;智力
   在从事多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中如何进一步应用,将是决定学生能否学好数学课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通过情感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智力源于情感,情感支配智力。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而言,情感智力往往比通常所说的智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真诚地爱护、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要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彼此平等的地位上进行课堂内外的沟通与交流。如果教师以高高在上的一种架势给学生授课,那么学生必然感到压抑,并妨碍他们的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自己炽热的教学情感去调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美好情感,就可以进一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这样一来,就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我们都知道,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特别是一些“差生”,由于学业成绩差而有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时时处处不如别人,以至于对自身产生了消极不满、急躁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重新树立自己上进、学习的自信心。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在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他们更加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肯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对每一位学生力求做到多表扬、多鼓励,进而促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使他们能自主的产生想学、要学的欲望,同时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我去年教的一位女生在日记中写道:“我的进步与数学老师的辛勤教导是分不开的,他给了我爱,他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我永远不会忘记他,我一定要认真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产生的巨大教育力量,对他们的鼓舞,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所以,教师应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之中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对数学课产生爱学、想学、乐学的欲望,最终达到会学的思维境界。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全面实施素质教学目标的确定,使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在多层次教学、演示教学、试验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跟上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步伐,同时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增强现代科技应用的意识。在运用常规教学技术的同时,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运用电化教学和CAI技术。教师要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图形的变化及模拟某些数学问题的实际情境,让“数”与“形”相互转化,改善认知环境,启发学生思维,进一步扩大教学的信息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验数学的环境;使他们不再仅仅通过“听”“讲”来学习数学,而是在学习活动中扮演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这样一来,不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在一种操作、演练的实践氛围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三)加强数学思维批判的训练
   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就有不轻信现成的定理而大胆质疑的习惯,他的成名作《苏家驹之优数的五次方程的解法不解成立的理由》,就是发现并纠正了苏教授论文的错误,从而在数学界初露头角,而当时他只是一个初中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高创造力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在学习的目的上,对知识更多的是进行批判性的吸收,或者善于发现问题;在学习动机上,这类学生喜欢对一些疑难问题寻找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并进行批判。另外,由于数学思维的批判性,这些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更加善于提出独立见解,精细地检查等思维过程。还有,教师要做到不盲从,不轻信,不迷恋“权威”,不墨守成规,敢于冲破常规解法和常规思路的束缚;使学生的聪明智慧、潜能、才智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高效率、高质量。
   (四)创设条件,促进学生独立思维
   课堂上学生的思維是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而发展的。学生的认识和思维,由于先天素质、生活阅历的不同导致的差异性,也会使得他们在思维能力与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那么,在教学中我们除了注重个性差异外,更要把握学生心理的共性特点来组织教学,创设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的条件,以完成大纲规定的:面向全体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创设条件中,就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要教会学生思维的一般过程。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分析和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按照思维的基本过程的规律进行教学,有意识地发挥课本中蕴含的智能因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二要教会学生概括数学知识。概括是思维能力的核心部分,概括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是把事物许多共同点结合起来并加以深化的一个认识过程。要想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数学教学中的概括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三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争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智力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知识的性质、分量和结构,更重要地依赖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同时还要给予他们创造一种宽松和谐、主动自觉的学习环境,以此引导学生能够做到有条理地、有根据地研究问题。这样,必定会使学生的思维素质、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现代化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今教育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谈几点认识。
   (一)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学观点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当前的部分中学数学教师形成了一些“正确”的观念:学生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中考、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因为只有少数天才型的学生才会学好数学的应用;教师的职责就是“给予”,学生的职责则是被动“接受”,数学与日常生活毫无关系,观察、实验都是靠不住的等等。长期下来,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的思想和观念,所以必须实行彻底转变。另外,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更新教育观点,推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把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在数学教学中鼓舞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大众数学”观,即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意识;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引导他们探索、培育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观,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对学生实施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革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应用程度,更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教与学形成的和谐“共振”程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进而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强调分析与概括的过程。当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之后,学生就能使自己的学习心理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同时调动一切因素,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從而增进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促进自身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
   另外,教师还应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适学”氛围,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一种愉快、宽松的外部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受到教师的尊重和保护,或应让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见解的机会。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多提问题,相互争论,给学生创设探索未知的时间和空间,即凡是学生有可能想出、说出、做出的,教师就应该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去想、去猜测、去动手操作。还有就是课堂教学还应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构成一种立体交叉、相互辐射式的信息交流,因为它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解放思想,进行创造性思维。在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学生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可以相信,每一位数学教师只要更新数学教学观念,加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创新的思维,那么,我们创造性的劳动,必定会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
   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说过:“知识不是单方面靠教师向学生传授。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得探求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在中学数学教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独立思维、创造思维,使主导性、主体性、主动性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真正收到实效,才能培养出数学学习中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宗琴.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
  [2]陈淑英.浅论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61).
  [3]周波.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5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