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袁文锦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即文言文教学,而要想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就应对适当的方式以及策略进行运用。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在保证课堂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文言文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47-01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文言文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不可少。课前预习课文时可以利用工具书把文中的生字的读音和生词的词义查出来,结合注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把课余时间和课堂时间利用起来。笔者在教班固的《苏武传》时,文章中有许多生字,同学们不认识,如移(yí)、鞋(xié)、媪(?觍o)、啮(niè)等,笔者就让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把生字的读音查出来,又因为课文比较长,课堂上不可能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笔者就让学生课前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这样一来,在课堂上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适当地对情境教学法以及竞赛教学法进行运用,可对文言文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第一,竞赛教学法,竞赛教学法的应用,可使学生好胜心得以激发,使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得以集中,而且通过知识竞答,教师可更高效地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检验。但要想更好地应用竞赛教学法,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多多展开自主学习,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第二,情境教学法,实质来讲,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来对情境进行创设,有助于学生消化和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相关的研究者发现,在文言文教学时一般要创设历史场景的教学情景,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生活化的历史情境的重现;其次,语言化的历史情境的重现;最后,影像化的历史情境的重现。此外,在情境教学时,教师可对更为活泼和实用以及灵活的方式进行采用,比方说可鼓励学生在小舞台上自行组织表演历史剧,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人物心理进行揣摩,提升其参与度。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难点以及重点即文言文教学。但是,只要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便能高效地达到设定的文言文目标,保障文言文最终的教学效果。在实际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迸发出思想和灵感的火花,并教导学生如何去领会、体悟文章中表达的情感。
  3.抓好诵读
  诵读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所关注的传统教学方法。诵读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最直接、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孙犁先生学习文言文也坚持运用这种方法,全国语文教育名家韩军也说过,“诵到极致就是说”。但是诵读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带有很大个性释放空间的生命活动,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诵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去诵读(精读、略读、速读等),适当情况下教师可以示范读,播放录音,然后再让学生读,从诵读中读出意境,读出作者的情感,这样可以与古人拉近距离,走进古人的情感世界,与古人进行对话。比如笔者在教苏轼的《赤壁赋》时,让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带着情感去品读苏轼与客夜游赤壁这一部分,这样学生就把主客感情变化读出来了,特别是学生诵读到“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时,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诵读,这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就充分调动起来了,能够切身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
  4.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感悟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无论是篇章布局和造词遣句,还是情感抒发,都有独到之处。因此,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教师不能仅单纯地分析篇章以及字词句,还要让学生感受篇章中传递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领悟名篇妙处。相关的研究者发现,若学生充分地对自身想象力进行应用,可有效地抓住文言文当中传递的情感和思想,理清文章脉络。所以,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同文本展开交流,也就是在情感上、精神上,让学生同文章中的人物、作者展开交流和对话,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其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学习部分,其也是高中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应对文言文课堂教学引起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课前预习,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理解,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胜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J].教师,2017(28):152-153.
  [2]邓丽玲.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語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7(9):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8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