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历史新教材教学策略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教材内容多、课时少,处理不当会制约历史教学,甚至影响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指导学生先学读教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习惯,也可减轻教师整合教材的负担;划书节省出时间、结构式设计高效整合教材,为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与培养学科素养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新教材 教学策略 学科素养
  2019年9月,北京高一历史课开始使用统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当初大张旗鼓地学习新课标,老师们对新教材满怀期待、跃跃欲试。终于等到使用新教材,随之而来的却是焦头烂额、举步维艰。教学中遇到的首要难题还不是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而是讲不完课。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只有解决了使用新教材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对此,教师准备了对策:把指导学生读教材作为突破口。经过几个月教学实践和不断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对历史新教材教学策略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历史先学——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
  陶行知先生说:“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要完成新教材海量的课时内容,进而培养核心素养,需要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能动性,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要做出改变。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将成为使用新教材教学成败的关键。
  必须要求学生读教材,必须教会学生读教材。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就是教材,抛开教材的历史教学是不现实的。而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与习惯,是需要教师着力进行培养的。
  预习作为一个学习环节,加以强化称为“历史先学”。新学期第一节课,教师对学生阐明高一历史学习的内容、特点、学习方法与要求,特别强调了“历史先学”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先学是整个历史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关系到能否完成学习任务。要求每一位同学必须予以充分重视,不可敷衍了事。
  为帮助学生读懂教材,设计了“历史先学”案,每课一页。基本格式如下(以第1课为例,限于篇幅,只截取一部分):
  历史先学是上课的必要准备。学案由基础填空、疑问、能力训练三部分组成。学生逐段读书,每读完一段马上回顾,把要点填出来;如有疑问就写在右边的疑问栏里。在上历史课前一天完成,给教师留出批阅时间。
  或许有人认为,这个先学案过于简单,起不到助学作用,其实不然。第一,学生读书,是逐句逐段地读下来的,至于围绕什么核心问题,他并不清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第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历史的态度也要考虑进去。中考选历史的同学不足全班总数的1/4,有学生直言初中时历史一点都没学,这些因素无疑会制约学习的速度和难度。第三,问题难度大就需要花费时间,学生不可能拿出过多时间来学历史。第四,高一历史教学,课标只要求达到素养前两级水平。限于认知水平,学生自己想不出头绪,或者答案和教师的讲解相差甚远,会影响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此,“历史先学”要求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不能过多过难。
  “历史先学”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了解教材写了些什么?把重要的知识勾画出来,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其他问题留待课堂解决。
  二、课堂变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有了学生的先学为基础,必然会带动课堂的变革。与以往相比,课堂也做出了许多改变。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1.课初增加读的环节
  原来设想课初几分钟学生自学,研讨一下“历史先学”案,订正一下填空等,使学生对要学的内容有所了解,上课能跟上教师的思路,以进一步发挥历史先学的作用。但是,学生提出那样秩序乱而且效果不好,应改为朗读,教师接受了学生建议。上课铃响起,学生立即拿出本课“历史先学”案大声朗读一遍,然后开始上课。
  2.取消笔记
  抄笔记影响听课,还很花时间。为了提高听课效率,让学生能多一点时间思考和研讨,故取消笔记直接划。划书有规矩,关于如何划书开学第一节课就进行了指导。其要领就是把教材中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加以区别。
  其一:单一知识包含概念名称、史实叙述和主观认识。要求用不同的符号加以区别。
  概念名称用双线,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史实叙述用单线,如时间 、 地点、人物以及各种关键词 ;
  主观认识用曲线,如原因、意义等;
  其二:复合知识内容比较复杂,要求写出提示语和序号:如政治①②③;经济①②③等。
  学生划书的时机自主把握。先学时可以划书,在上课过程中可划书、写提示语、批注。以前翻开学生的历史书会发现,或者干干净净,或者满篇涂抹分不出层次,这样的划书毫无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现在随便翻开一位同学的历史书,且不论学业如何,单是面对书中分门别类的勾画,就能体会到学生的进步。
  3.关注学生的疑问
  学生读教材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构建认知的过程。学生学习的次序主要是从个别到一般,是归纳的过程。“历史先学”案要求学生边读边提出自己的疑问,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例如,第1课第一目,某班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为什么使用陶器?
  粟就是今天的小麦吗?
  什么叫多元一體?
  这个问题触及本课的核心:中华文明起源特点就是多元一体。与此相对应的是一般认识: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起源于黄河流域。考古证明,中国新石器文化中后期文化遗址较多,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文化区(不同的地方社会),对中华文明形成贡献最大的是五个区域。
  祭坛神庙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出现贫富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的疑问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上课成功的关键是找到学生认知起点,但怎样才能找到呢?每一课的先学案无疑是重要抓手。无论学生完成质量如何,教师都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先学案,尤其是疑问部分。尽管每班教学的基本结构一样,但具体内容是有侧重、有区别的,因为各班学生的问题和水平不同。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教学更有针对性。对学生的问题心中有数,上课心里才踏实。教师在备课时交流学生的问题,也是一大乐趣。正如陶行知先生说:“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三、教学设计——关注核心素养的落实
  为应对新教材课时不足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精心设计,居高临下、宏观把握,而不是非要在课堂上讲授教材的全部内容。
  1.合理整合教材
  教学要落实在每一节课。有了学生先学打基础,教师可以大胆整合,突出重点,提高效率。教材整合度越高,观念的统领作用越突出。变叙述式为论证式,观点贯穿教学始终,以具体史实作为论据,引导学生在高层次上学习、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整合教材,首先要确定主题。以第1课为例,如何确立这一课的“魂”或者主题?这是一个见仁見智的问题,大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有教师认为,这一课的魂就是“中华文明”,围绕着这一概念构思本课结构:中华文明产生的条件有哪些?中华文明产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华文明初步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依这一问题逻辑展开教学。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整合教材既要大胆也要适度。以课为单位的整合效果优于单元大整合,高一不宜对教材进行过度整合。这是因为高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且主要依据教材进行学习。如果学生不知道所学内容教材写在哪里,就会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而且教师整合的跨度越大、程度越高,可能距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越远。何况新教材、新内容,教师也未必能准确把握,勉强整合未必完全符合教材精神。
  2.设计学生活动
  在学生先学和整合教材的基础上,学生就有了课堂活动的余地。适当设计学生活动,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重要途径。以第1课为例。
  (1)直接用选择题以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例:下列文化遗存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仰韶人 D.北京人
  学生要用到南方、原始农业两个知识,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而这两个知识已在先学时解决了,不用课上再画蛇添足,直接检测效果更好,且有利于培养时空观念素养。
  (2)提出观点学生运用史实说明,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和规范表达的意识
  例如论证题:你认为夏朝存在与否?说明理由。
  认为存在(观点):夏的核心区域就在豫西和晋东南部。在文献资料方面,《尚书》《诗经》和《夏本纪》里均有记载。在考古成果方面,河南二里头遗址也很有可能被证明是夏文化遗存(证据)。所以说夏朝存在(结论)。
  认为不一定存在(观点):至今尚未发现像商周那样用甲骨文、金文来记录当时史实的材料(证据)。所以说夏朝不一定存在(结论)。
  这是先学案上留给学生的练习,批阅“历史先学”案时会发现,几乎所有同学的答案都不够完整。经过课上交流和点拨,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大家学得开心,培养素养自在其中。这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真教育”理念:“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综上所述,历史新教材内容多、课时少,指导学生“先学”读教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习惯,也减轻了教师整合教材的负担,进而为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创造了条件,所以说能读教材方可言素养。这就是教师在历史新教材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而达成的初步共识。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继续深入学习,努力探索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任晔.“历史解释”素养研究动态——以2016—2017年部分研究成果为例[ 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4):15-18.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基于结构性思维发展“历史解释”素养的高一历史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 CDDB193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3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