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本教研在小学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校本教研在小学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逐渐显露了出来,同时问题也不断显现,如校本教研形式单一、能力匮乏及得不到相应的重视等。基于此,文章对校本教研在小学课程建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建议并为小学课程建设的发展提供正向的推动力。
  关键词:小学 校本教研 课程建设
  一、校本教研的特点及内涵
  1.特点
  与其他教研活动相比,校本教研有三大特点:第一,教学者与研究者均由教师扮演。教师一方面要在情境教学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针对遇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研究策略。第二,校本教研存在区域的局限性。研究仅能在校内完成,校本教研应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生的思想认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强调自我反思。教师通过自身学习和交流的方式来得到教学问题的对策,在此过程中,教师自我反思的作用十分明显,是策略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而言,需要校本教研加以支撑。教师只有在不断反思自我的前提下,才能有效看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达到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与改进的目的。
  2.内涵
  通俗点讲,校本教研指的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开展区域为学校内部。研究主体由教师担任,研究对象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校本教研不但将重心放在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上,而且通过不断总结来获得更多有效的经验。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为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应关注并挖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汲取前人优质的教学经验,结合学习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校本教研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视为重点,同步进行,互不耽误,旨在解决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并非理论层面上的验证。
  二、校本教研在小学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1.为调整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的所有阶段。在此情况下,课程设置迎来崭新的挑战,对于怎样设置课程、课程的搭配如何均需要进行详细考虑。针对课程的设置和调整问题,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来为其提供一定的设置调整依据,使课程设置科学化、现代化。例如,可将素质教育的规范明细结合到校本教研中,并将校本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添加到研究之中,从而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完善小学课程的体系。
  2.明确课程教学的成效
  开展校本教研工作能更好把控课程教学的效果。小学课程教学效果有好坏高低之分,若没有对其进行一个合理的把控,那么就很难掌控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无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实施校本教研过程中,深入了解课程教学效果是有必要的。通过这种了解,明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3.便于调整课程中的内容
  课程内容的调整工作可借助校本教研来完善。课程内容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实时更新调整,也就是说,根据需要添加一些所需的内容,删掉一些过时或不必要的内容,那么如何去执行就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这些都需要借助校本教研来实现。在校本教研的干预下,及时获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馈情况,对删掉过时或不适用的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针对性调整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实际的需要。
  三、校本教研在小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力度不足
  如今,仍有许多学校不将校本教研当一回事,具体表现为开展校本教研的活动极少、校本教研缺乏制度化以及常态化。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下,校本教研很难在小学课程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许多学校将教学管理放在教学工作中的首位,没有深入了解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要性。虽然学校偶尔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但只是表面功夫,缺乏系统性,导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缺乏系统的规章制度来保障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效果。由此可见,校本教研得不到学校的重视,抑制了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进程与效果。
  2.形式过于单一
  就目前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情况来看,形式化问题较为突出,如大多数学校以讲座的形式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即由一名教师针对某一教学问题进行讲解。这种单一化的校本教研形式很难激发思想层面上的碰撞,无法针对教学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阻碍了教师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抑制了校本教研效果的发挥。
  3.能力十分有限
  总体上看,大部分小学教师的教研能力均处于中上游水平,但是仍有少数教师处于下游阶段。这部分教师不但教学反思意识较为薄弱,而且当遇到教学问题时,也缺乏科学合理的处理手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小学开展教研活动次数较少,没有相关负责人或督促人,缺乏校本教研方面的培训工作等,抑制了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与进行。
  四、校本教研在小学课程建设中的对策
  1.加大对校本教研的重视力度
  在小学课程建设中,校本教研能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并支持校本教研的开展工作,增加校本教研开展的次数,使校本教研活动趋向于规范化、常态化,展现其在小学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促进小学课程建设的发展。具体措施有:第一,制定相应制度,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第二,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第三,加大教师的参与力度。其中,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而言,需要确定好每一期的主题。主题可根据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确保教研主题的有效性。
  2.打破校本教研的单一化形式
  在開展小学校本教研时,需要在形式层面上加以创新,除了单一的讲座之外,还可推广案例探讨、学术沙龙等校本教研形式,赋予校本教研形式的多样化。为教师营造舒适自由的教研氛围,使教师的教研思想能进行相互碰撞,能相互交流吸取经验,大幅度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小学课程建设的时效性。一定要打破校本教研形式单一化的弊端,根据校本教研的课题,引入更为贴切的校本教研形式,推动教师参与,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进而带动小学课程的良好建设。
  3.提高教师校本教研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要“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做到“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校本教研能力有限这一问题而言,应通过专人负责的形式来对校本教研的开展工作进行相应督促,加大教师在校本教研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加教师对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认知,明确开展校本教研所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推动小学课程建设的发展。小学可增加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次数,对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给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五、结语
  总之,校本教研在小学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校本教研并没有固定模板供教师使用。因此,小学管理者应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形式上大胆创新、在措施上大胆革新,加大对校本教研的培训力度,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进而推动小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明明.农村小学教师校本教研存在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89-190.
  [2]刘戈,周静.西宁市虎台小学课程建设刍议[J].青海教育,2018(09):14-16.
  [3]金英芝.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人文素质培育路径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09):135-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4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