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胡建华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古诗词教学是重点和难点。通过开展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可让学生通过深入地学习古诗词,较好地认知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因此,行之有效地应用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对策,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鉴赏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6-0062-02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古诗词中蕴含着语言的音韵美与诗词的意境美,通过对古诗词的诵读与感悟,可体会到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唯美意境,可使人们通过古诗词的鉴赏,深入地体会到古代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趣,并能够从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当中,教师可通过应用多样化的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来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课堂,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古诗词当中的主题思想与丰富内涵,有效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1.拓展学生想象力把握古诗词的丰富内涵
  古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古诗词当中具有精炼的语言与隽永的含义,同时也蕴含着古人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并较好地体现出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与社会风情。教师在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当中,可通过拓展学生想象力的方式,让学生较好地把握古诗词的丰富内涵。例如,在教学《承天寺夜游》这首古诗词时,在这首古诗词当中,诗人以赏月时的欣喜心情、漫步时悠闲自在的侧面描写,来烘托出内心对于人生的体会,在失意当中进行自我安慰的豁达心境。教师在古诗词鉴赏教学当中,可创设出启发性与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深入地进行学习与思考:请同学们从“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的诗词当中,简要说明对于其后所描写的“空明”与“交横”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学生可对诗词进行联想,并以文字来较好地进行展现。“入户”一词,通过将月光进行拟人化。以月光轻洒、悄然入户,月光犹如一位美丽温柔的少女,心事重重地缓步行走于小院之中,在徘徊来去之间,不知要将满腹的心事说与谁人听,最终悄无声息地入户进屋,此情此景,体现出一种唯美的画面感与动态感,用善解人意的“入户”月光慰籍远离家乡,独自在外旅人的孤独无依的内心。并与诗词后面的“空明”所展现出的空灵通透意境相互呼应,从而展现出那种独在異乡为异客的内心的清冷,古人认为最难将息处,天涯孤旅矣!在这样的孤身一人在旅途之中,人们的内心是最为敏感的,同时,也最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的纤细之事进行放大,并见微知著地会有许多的感悟,而想要将这样的内心感悟较好地展现出来,其中最好的方式就在于“借由诗词言说诸般心事”,因此,通过诗词来直抒心事,也许是一种最好的内心表现形式。从古人所作“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诗词当中,也可看出古人最为重视将心声付于诗歌词赋之中以酬知音。因此,在这首古诗当中,诗人也借助于将月光拟人化,恰似轻柔入户的少女,来展现出月光的灵动,同时,也较好地展现出月下寂静无声的周遭环境,而这也与诗人内心当中作为独在异乡的孤独心境是相融一体的,如果不去深入地探寻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就难以真切地感悟到“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的深层次的含义,是此时诗人心境的一种文字的体现。而将竹柏之影比喻为水中藻荇,是非常合适的,“交横”则较好地展现出藻荇柔美飘荡的外形,成为了诗人内心当中无尽的情思。此种情思或许会让诗人回忆起往昔的诸般温柔的心事,这样的前尘往事是诗人心中最为珍视的。如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这首诗是在唐乾元二年中,李白被流放途中遇赦,有回舟江陵,在南游岳阳所作,这样通过想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古诗词鉴赏学习当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能够深入理解与掌握这首古诗词当中的丰富内涵。我国古代历来有“功夫在诗外”之说,其所要表达的是写诗要从诗歌之外来写,诗歌创作是一个较为宽广的知识领域,同样,欣赏古诗词也是“功夫在诗外”。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当中,不能仅仅是依据文字来进行表层的欣赏,而是要透过诗词的文字,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在内心当中去构建古诗词的意境,并通过古诗词的意象、表征,来进一步把握古诗词的含义,展现出古诗词所蕴含的真情实感。在想象的世界当中,去逐渐深入地体会古诗词所营造出的唯美意境,并从中获得感悟。最终能够用心地去感知古诗词的主题思想与丰富内涵,用情去体会诗人在古诗词当中所流露出的真挚情感,如此才能真正地“读懂”古诗词。
  2.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诗词鉴赏水平
  在开展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影音结合的教学特点,直观形象地展现古诗词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方式,身临其境地学习古诗词内容,鉴赏古诗词之美。例如,在教学《游山西村》一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古诗词当中所具有的写作特点与蕴含意义:这首古诗词既展现出山西村在青山绿水、百花绽放的美景,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质朴纯真的传统农耕文化情怀。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分析诗词的过程当中,深入地进行诗词的鉴赏。在首句当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出了农家的酒味虽然较为淡薄,但是却体现出待客的深情厚谊。“莫笑”两字,是诗人赞赏农村淳朴待客的民风,而在诗句当中的一个“足”字,较好地彰显出农家倾其所有的菜肴来款待客人的盛情。虽然农家并无华厦居屋,也无钟鼎之家的美食,但是却有一片淳朴的待客之心,那种淳朴与真诚难道不是一种最令人感动的“爱心”吗?山乡人家固然有着物质的匮乏,但是却从来不缺精神上的富足,而从其真诚地对待外来的远客,就能够将这样的淳朴与真诚展现无遗。那种真挚的情感,对于见惯了城邑世井当中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诗人而言,是一种久违的淳朴与真诚。这样的真情也是最为难得的。因此,诗人才会用诗词来展现出这样的真情。这样的真情唯其难得,才能更显出其珍贵,而这也是让诗人倍感珍惜的缘故。而对于现代人而言,也能够对此种得来不易的情感具有更多的期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理解能力,灌输给学生要真诚地待人,唯有如此,才能获得他人的真诚相待。在次联当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写景寓理描写出湖光山色之美,既体现出诗人对于美好人生所具有的希望,也画龙点睛地体现出世事无常的哲理。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曾经指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读一字……只是要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子所言,也即是读书的要义,古人读书最为讲求聚精会神,一字不增不减,务求精到,读书用心兼以用情,方可融情入景地走进书中,以求得书中精义所在,也即是要“知书”。自文字之中,寻求文章真正的含义。这两句诗看似写景,实则寓理,让人在诵读这两句流传千古的诗句之时,可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来感悟事理,让学生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与教育,因此,通过有效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可进一步提升学生诗词鉴赏水平。   3.诗词画面之美感悟诗词当中的唯美意境
  在我国的古诗词当中能够以精炼的词句,体现出诗词的画面之美,让学生通过诗词画面之美感悟诗词当中的唯美意境,从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意识,并在诵读古诗词时,学生可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打动人心的诗句当中体会到真挚的情感。而这样的情感体验,也正是透过诗词当中的画面美,去感悟到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唯美意境,这样的“以画入境”,正是一种古诗词学习的重要途径。古诗词兼具有意境美与音韵美,其中的画面美是由诗词文字所展现出的,而意境美则是由诗词画面所营造而成的。因此文字——画面——意境这三者之间具有递进式的因果关系,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当中,应积极引导学生透过古诗词文字来感知画面美,并体会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唯美意境,通过这样的递进式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古诗词学习。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里所记载的故事: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习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深入地感悟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并让学生通过认知与了解诗词的画面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诗词内容。例如,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三》一诗时,教师可进行诗词之美的解析:“种豆南山下”是从平淡之中见真情,诗人描写出躬耕于南山下,在栽种豆蔬时,感悟到生活当中平淡与真实的美,而“带月荷锄归”,则是描写出优美的月下荷锄的意境。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负锄夜归,万籁俱寂的夜晚,呈现出一幅唯美的月夜归耕图,在其中也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从诗人所描写的这一美景,能够看出诗人陶渊明并未曾抱怨耕田种地之苦,反而能够乐在其中。在内心当中充盈着愉悦与自豪的情感。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庄子·秋水篇》当中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语意当中,来体会诗人陶渊明躬耕南山下的悠闲自在的心理状态。也许在他人看来“躬耕田野,多受其苦”的农业生产活动,却被诗人陶渊明视作一种幸福生活。古人讲求“耕读传家”,而这正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将农业生产活动与修身养性的读书并重的具体体现,对于古代社会而言,农业生产是“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这一点在古代的文学作品当中也有较多的体现。尤其是在古诗词当中也具有较多描述农村生活、农业生产活动的古诗词。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也是其中的“农诗”当中的佼佼者。另外,还有其他的如《沧浪诗话》、《瓯北诗话》、《六一诗话》、《诗薮》、《惠风词话》、《白雨斋词话》等。这些作品实用性突出,让学生通过感悟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唯美意境,较好地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轻松愉悦的古诗词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融情入景地学习古诗词内容。
  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通过采用多样化的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进行融入式学习,并深入地认知与理解古诗词当中的知识内容,体会古诗词所蕴含的唯美意境,较好地培养学生在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缪献芳.寻找有支点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7(07)
  [2]朱先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乐学四步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5)
  [3]李惠.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學周刊.2017(29)
  [4]袁丹.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诗词古韵[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
  [5]李才江.基于微课的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6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