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味半夏白术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加味半夏白术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使用加味半夏白术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得到了有效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加味半夏白术汤与西药联合治疗方法比单一的西药治疗,更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增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加味半夏白术汤;西药;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4..01
  高血压是指人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并且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其是慢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中将其划分为继发性高血压(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和原发性高血压(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两种[1]。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胀、失眠、健忘等症状,严重时造成靶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主要以单一的西药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就是為了讨论加味半夏白术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6~74岁,平均(57.64±3.83)岁,平均病程(8.23±6.72);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5~73岁,平均(56.93±4.13)岁,平均病程(8.19±6.26)。选入标准:①无相关严重并发症;②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精神病患者;②意识不清醒;③不同意、不配合本次实验者。对比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国家医学伦理委员会规定,所有实验者需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西药治疗方法,具体内容如下:给予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使用方法为5 mg/d(初始),7天后根据治疗效果适当增加药量,最高为10 mg/d[2]。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加味半夏白术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根据加味半夏白术汤药方,进行开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各一次,每次300~400 mL。
  上述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4天。
  1.3  观察指标
  我院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收缩压下降30mmHg以上且舒张压下降20 mmHg以上;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明显下降;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更为严重,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变化甚至上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得到了有效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 论
  加味半夏白术汤是根据中医对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各种复杂因素进行分析,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原则的方法进而研制出的有效药剂。其中含有白术、枣仁、菖蒲、茯苓、半夏、天麻、远志、橘红、枳壳、竹茹及甘草[3]。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脾运不顺,水谷精微不化,聚湿生痰的症状。本实验中,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在降低患者血压的基础上,增强患者的身体情况,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加味半夏白术汤与西药联合治疗方法比单一的西药治疗,更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增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占岚岚.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v.18(64):164-165.
  [2] 聂洪涛.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J].医疗装备,2018,13(8):176-178.
  [3] 李朝红.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1(5):134-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7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