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园华

  一、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材料发生兴趣,产生学的需求。”兴趣能驱使个体趋向某个目标,从而产生动机。兴趣越强烈,个体的趋向性越强,主动性、积极性就越高。尤其是六七岁的儿童,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生动程度不同,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就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经常变换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品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学生有疑,就是进步,证明他们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虑。一个好的问题,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疑问难、讨论争辩中达到“ 然回首”、 “恍然大悟”的效果。所以,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腰鼓励,要提倡,要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点燃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从小有一定的创造力。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重激励学生质疑问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饿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思维也就更灵活了。
  三、想象——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饿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以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想象,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来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教材中的想象因素,如:《想飞的乌龟》一课,小乌龟叼着棍子中间,两只小乌龟叼着棍子的两端,带者乌龟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因为小乌龟太高兴了,刚一张嘴就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教学这一环节时。要启发学生想象:小乌龟摔下来会想些什么?他还想飞吗?如果想飞,请你为他想想飞的办法。学生的情感已紧紧地和小乌龟连在一起,有的认为小乌龟可怜,有的认为小乌龟可笑……学生各持己见,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王国。
  四、尊重——孕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育家苏霍姆林撕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者一心理,在创新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的小主人,多给予鼓励,让他们绝得自己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并鼓励创新,体验到成功与快乐,这样他们才会对创新有举动、有激情。
  在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特别要创造一些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条件,:如提出“这个字你想怎么记”“这段话你准备怎么读”“学习这篇课文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在选择学习方法、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的过程中去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在学习生字“泪”时,学生说:“目代表眼睛,眼睛流出水,就是泪。”多么形象的说法,这难道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吗?
  五、操作——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年级语文内容丰富,语言简练,但只靠读,并不能转化成学生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读中学”转变为“做中学”,提供各种实践活动,如:图片、幻灯、音乐,加上语言描绘、动作演示等,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体验,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如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编故事、讲故事、表演课本剧等。这些活动,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可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动手、爱玩。针对这些特点,有的课文还可以采用做实验的方法。在演示的过程中,实验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这样成功与失败的对比,更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六、辩论——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间对不同问题的辩论或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激素。课堂教学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时间,让他们多动口、动手,并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多说。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这是必然的。要提倡学生之间的辩论,正是在他们的争论中,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才得到了尽情发挥。从争论中获得了新知。创新的欲望更强烈了。
  七、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不断进取。如学习完《想飞的乌龟》后,让各小组把最精彩的部分演出来,看谁演的好?同学们都开动脑筋,积极商量,终于在表演时,每组同学都在前一组同学表演的基础上吸取优点,改正不足,而且演艺都提高了,还加上了自己的语言……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进步的呢?是竞争!是进取心化为内驱力萌生的创新灵感。语文课上进行朗读训练时,让学生找自己的榜样,并敢于向榜样挑战。在朗读《小小的船》时,有的同学向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挑战,有的向老师挑战,就在学生一次一次的失败与成功的朗读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让他们很好的体会了课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敢于进取、不甘落后的创新个性品质。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创新的思想方法,是教育的要务。只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一定能走出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8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