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孕产期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指导的临床作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对孕产期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指导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孕产期女性90例,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5,常规产前检查与常规教育)及观察组(n=45,对照组基础上行孕产期保健指导),比较两组健康行为及角色适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134.95±12.64)分高于对照组的(108.65±12.72)分,角色适应性评分(64.35±5.68)分高于对照组的(51.71±5.72)分,母婴保健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期女性采取孕产期保健指导,可提高女性健康行为及角色适应性,作用明显。
  【关键词】 孕产期;保健指导;健康行为
   孕产期是女性最为重要及特殊时期,在此阶段健康保健水平直接影响着分娩的进行和母婴安全。当前我国初产妇人数较多,但缺乏对分娩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的了解,多数产妇在面临分娩或进入产褥期时,难以适应角色改变,发现心理退化现象,行为变得更加原始,更容易出现心理冲突现象,此时极易影响母婴健康。因此需做好孕产期女性保健指导,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及有系统的知识宣教,使产妇顺利度过孕产阶段。传统孕产妇在行孕期保健指导时,多是在产前检查时行健康指导,但产妇知识了解程度较低,难以顺利度过孕产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日渐提高,但其具体内容及规范仍未明确,而采取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知识保健措施,使孕产妇顺利渡过孕产阶段则十分必要。因此笔者特利用本研究对孕产期女性采取保健指导,以期提高孕产保健水平,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孕产期女性90例,于本院妇产科行产前检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按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年龄20~36岁,平均(26.27±3.49)岁;文化程度:初中11例,高中20例,大学14例;观察组45例,年龄20~38岁,平均(27.05±3.61)岁;文化程度:初中10例,高中23例,大学12例。两组妊娠女性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入组产妇均为单胎、足月、自然分娩;2)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3)产妇无精神障碍性疾病或认知障碍;4)产妇及其家属对其研究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妊娠合并症、躯体器质性病症者;2)精神障碍性疾病、认知障碍者;3)合并盆底肌功能异常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常规产前检查+常规教育叮嘱妊娠女性定期到院复查,进行营养卫生宣教,说明注意事项、哺乳指导。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孕产期保健指导。1)孕12~20周:根据孕妇营养状况,加强孕期营养补充,调整膳食结果。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以图文结合方式解释孕期注意事项、饮食禁忌、运动训练及作息习惯。2)孕21~28周:在营养补充、孕期保健时,指导家长如何进行胎教,培养对胎儿的喜爱之情。说明新生儿相关物品,掌握孕期不适缓解措施;做好皮肤、会阴部护理,开展保健操训练。3)孕29~37周:在孕妇孕晚期,训练孕妇及丈夫怀抱婴儿姿势,锻炼哺乳姿势及哺乳期间注意事项;重点介绍挤奶方法及新生儿保健,初步掌握新生儿相关疾病,学会自我心理调整方法。4)孕38周至产后阶段:产前指导孕妇模拟分娩方法,讲解无痛分娩方法及优势;产后做好会阴护理及剖宫产切口护理,进行乳房按摩及情志疏导,关注产褥期卫生;明确哺乳期饮食禁忌,锻炼盆底肌功能。
  1.4 观察指标
  1)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1]评估妊娠女性健康行为,该量表有40个条目,计1~4分,总分值40~160分,健康行为随分值增加而增高;2)采用《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2]评估产孕妇角色适应性,总有16个条目,每个条目计1~5分,标准分16~80分,分值越高,角色适应性越高;3)采用本院自制的孕产期母婴保健知识调查表评价两组产妇对母婴保健认知程度,包括饮食、母乳喂养、产后保健、婴儿护理等内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产妇对母婴保健认知的程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数据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行为
  干预前两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行为评分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角色适应性
  干预前两组角色适应性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角色适应性评分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母婴保健知识掌握程度
  两组干预前母婴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母婴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妊娠期女性在孕产期阶段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加之孕产期知识匮乏,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分娩进程,影响母婴安全。尤其是对初产妇而言,因初产妇缺乏妊娠经验,产妇在产前保健、入院分娩至出院时所经历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医护人员工作繁琐,难以顺利开展健康教育,进而影响产妇安全[3]。因此需做好妊娠期女性产前保健工作,明确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知识的需求及相关保健知识,为孕产妇提供孕产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建立健康行为,使其顺利渡过孕产期。   在孕产妇保健指导工作中,帮助孕产妇学习分娩相关知识,顺利渡过母亲角色适应的关键时期,对产后新生儿成长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意义。在对孕产妇进行保健指导干预时,需综合评估产妇具体情况,并能准确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持续、有序的健康指导,通过方便、快捷的途径获取最佳保健知识,提供全面、贴心、有效的孕期保健知识,进而提高产妇自我保健知识[4]。在产妇孕产期健康保健工作中,需改变孕产妇营养错误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孕产妇食物,并根据孕产妇实际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减少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开展新生儿护理,使产妇能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详细了解自然分娩过程及方法,以此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杨萍等[5]探讨规范性孕产期保健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证实规范性孕产期保健可降低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提升自然分娩率。因此研究肯定孕产期保健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母亲角色适应性评分及母婴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发现孕产期保健指导可提高孕产期女性母亲角色适应性,规范自我健康行为,帮助其掌握围产期各种保健知识。具体原因分析:孕产期保健指导针对女性不同妊娠时间开展相应的保健指导,明确妊娠期各种需求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健康指导,使孕产妇能掌握充足的保健知识,提高自身健康行为。
  综上所述,对孕产期女性采取孕产期保健指导,可提高女性健康行为及角色适应性,作用明显。
  参考文献
  [1] 曹文君,郭颖,平卫伟,等.HPLP-Ⅱ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03):286-289.
  [2] 周晓虹.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04):79-82.
  [3] 冯群,韩庆.孕晚期综合干预对产时认知行为、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09):1266-1268.
  [4] 杨雯茜,王龙琼,安晓惠,等.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综合干预对孕产妇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3):24-27.
  [5] 魯开庆.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作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5(05):102-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4042.htm